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45篇
  免费   944篇
  国内免费   1860篇
林业   2712篇
农学   1770篇
基础科学   1071篇
  2461篇
综合类   9954篇
农作物   1433篇
水产渔业   671篇
畜牧兽医   1826篇
园艺   934篇
植物保护   1017篇
  2024年   183篇
  2023年   461篇
  2022年   863篇
  2021年   901篇
  2020年   851篇
  2019年   994篇
  2018年   614篇
  2017年   1025篇
  2016年   1244篇
  2015年   1009篇
  2014年   1370篇
  2013年   1190篇
  2012年   1762篇
  2011年   1736篇
  2010年   1400篇
  2009年   1324篇
  2008年   1052篇
  2007年   1104篇
  2006年   865篇
  2005年   713篇
  2004年   475篇
  2003年   436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281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苹果高酸品种绿宝的茎尖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酸苹果品种绿宝(G reen-gem)为试材,用MS BA 1.2mg/L NAA 0.8mg/L做启动分化培养基,进行茎尖培养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 BA 1.0mg/L IBA 0.5mg/L和MS BA 1.0mg/L IBA 0.3mg/L,增殖系数达5以上;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 0.2mg/L IAA 0.4mg/L,生根率达100%。生根苗经严格的驯化锻炼和过渡移栽后移栽于大田,成活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2月,从荷兰引进19个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L.)品种,栽种于昆明翠湖公园,通过其适应性和开花特点观察,筛选出世界真爱(World s Favourite)、莺者(Inzell)、奥莉丝(Ollioules)等10个适宜于昆明地区冬季栽种,且开花性状表现较好的郁金香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中日水稻品种的食味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日本稻米品质和食味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中国,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稻米食味研究逐渐展开,为了给中国优质食味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从1998年开始对中日品种进行食味比较研究,以食味理化特性及品尝鉴定试验研究结果为依据,分析了中国水稻品种食味特性,即低直链淀粉含量和低蛋白质含量兼备的品种很少,结果导致食味品尝试验各项目的平衡性不好,综合评价不如日本优良食味品种。  相似文献   
14.
据最新调查数据,云南省石漠化草原主要分布于曲靖、昆明、红河等5个州( 市),总面积 37.97 万hm2,占岩溶土地面积的3.53%,其分布最广的海拔区间为1 500~2 500 m,占比47.85%, 基岩裸露度分布区间为30%~94%,以植被盖度为10%~19%的分布区间面积最广,占比37.85%, 绝大部分分布于土层薄甚至极薄区域,占比达92.10%。根据石漠化草原空间分布特征,在充分衔 接各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规划基础上,统筹考虑岩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 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将云南省石漠化草原区划为6个分区,分区阐述石漠化草原生态保护 与修复策略。  相似文献   
15.
发展深水网箱养殖是保障我国粮食及食品安全的长远战略,也是缓解近海网箱养殖环境胁迫力、拓展食物生产空间的必然选择。发展深水网箱养殖首先需要面对的突出挑战是养殖设施在外海恶劣海况下的安全性问题。网衣是深水网箱的主体结构,由于其自身具有高柔性、小尺度的特点,在波浪和水流作用下易出现大位移和大变形的极端响应。当前,网衣结构分析技术已成为我国深水网箱养殖工程技术的薄弱环节,一定程度上制约当前海上养殖网箱向大型化和深水化发展。因此,网衣水动力特性研究对于深远海网箱养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系统介绍了计算网衣水动力荷载的主要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同时,对网衣动态响应数值计算中的主流建模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最后,根据目前网衣水动力特性研究中存在的热点问题,提出了网衣流固耦合分析、生物污损分析、数字孪生技术等前沿发展方向,为网衣水动力学分析向数字化、精准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进水流速的智能调控,可降低饵料残留,避免水质恶化。为此,本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了进水流速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流场特性的影响,并基于该研究设计出一套确定进水流速调控的实验方法。首先,通过对比Standard k-ε、RNG k-ε和Realizable k-ε 3种湍流模型及多种壁面函数的仿真效果,确定RNG k-ε模型和标准壁面函数作为仿真配置。同时,针对多相流模型,对欧拉多相流模型和DPM离散相模型进行对比,为提高计算准确性选用DPM离散相模型,并基于上述模型进行网格无关性验证、制定网格划分方案。其次,以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养殖为例,模拟不同进水流速下养殖池流场、排污和水温调节的效果。最后,针对仿真结果提出进水流速调控方案。结果显示,日常采用1.0 m/s的进水流速,可有效提高适宜流速区面积并控制水处理成本;投饵前,采用0.2 m/s的进水流速可以解决循环水养殖中存在的饵料浪费问题;进食结束后,采用1.2 m/s的进水流速可快速排出残饵避免水质恶化;水温异常时,采用15 ℃的水、以1.2 m/s的进水流速注水230 s,可使20 ℃的水下降到正常水平,精准化控制水温。采用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可针对不同养殖生物和养殖环境设计进水流速智能调控策略,可用于解决循环水养殖过程中饵料浪费、水质变差和水温异常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依据土壤水动力学理论,基于室内一维土柱入渗试验,选用稻壳、玉米秸秆、河沙3种材料作为添加物,分别将添加物以不同掺量与土壤均匀混合对苏打盐碱土进行入渗试验,从累计入渗量、入渗速率、湿润锋运移距离等方面研究苏打盐碱土在不同添加物及不同掺量下水分的入渗特性.结果表明:对照组土壤入渗量为3 mm·d-1,混掺1%稻壳、玉米秸秆...  相似文献   
18.
对中华绒螯蟹血淋巴的血清、血浆和血细胞裂解上清液(HLS)中酚氧化酶(PO)的活力以及该酶最适pH和温度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血清和HIS中都有PO活力,而血浆中无PO的存在,血清中的PO来自于血细胞;以L—Dopa为底物,中华绒螯蟹PO活力的最适pH值为6.5,最适温度为40℃。采用SDS、Ca^2+、Mg^2+以及SDS与Ca^2+联合和SDS与Mg^2+联合分别对酚氧化酶原(proPO)进行激活试验,血清和HLS中的PO活力都有显著的增加,其中SDS的激活作用最强,Ca^2+、Mg^2+的激活作用最弱,SDS与Ca^2+联合和SDS与Mg^2+联合的混合激活作用介于SDS和Ca^2+、Mg^2+之间,激活试验表明中华绒螯蟹的PO主要以酚氧化酶原(proPO)形式存在于血细胞中。  相似文献   
19.
以超高产小麦兰考矮早八和豫麦49为材料,研究了开花期旗叶光合与水分利用对光强的响应。结果表明:开花期,随着光强的增加,旗叶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率(WUE)均表现不同程度增大,超过一定的光强后反而下降;但胞间CO2浓度(Ci)随光强的增加而降低。与豫麦49相比,兰考矮早八在较高光强下旗叶仍表现出较高的光合特性与水分利用。  相似文献   
20.
A GIS-based plant prediction model for wetland ecosystem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n existing non-spatial model for the prediction of response of wetland plant species on ecological factors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a GIS-based prediction model which produces spatial output at the landscape scale. The input,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ecological factors, were constructed with geostatistical spatial interpolation (kriging). With this GIS-based model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78 wetland plant species are predicted for an area with wetlands in the Netherlands of approximately 500 square kilometers. The GIS-based model has been validated, and the estimated uncertainty of the input has been propagated through the model. At the species level the output shows spatially coherent and non-random patterns. The validation is affected by the propagation of input errors through the model. The number of valid predictions declines approximately 10–20% when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are used in the validation. This study shows that it is feasible to use a geostatistical interpolation method to construct spatial patterns of ecological factors on a landscape scale and to use these patterns as input for a GIS-based prediction model. The added uncertainty on the input values however, affects the number of valid predictions of the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