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2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207篇
林业   123篇
农学   201篇
基础科学   35篇
  123篇
综合类   1052篇
农作物   87篇
水产渔业   146篇
畜牧兽医   693篇
园艺   116篇
植物保护   18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陆文渊  成浩  王丽鸳  周健 《茶叶科学》2008,28(2):147-151
研究了茶氨酸生物合成基因工程菌重组质粒pET32a-GGT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基因工程菌在连续传代100代后,质粒的目的基因片断没有缺失,具有结构稳定性;但在无抗生素选择压力下,连续传代20代后开始出现质粒丢失的细胞,连续传代100代后18%的细胞含有正常质粒,因此,表现出一定的分裂不稳定性。该基因工程菌在优化培养基和优化条件下的整个发酵过程中,始终表现出良好的结构和分裂稳定性,γ-谷氨酰转肽酶的活性为4.64U/ml,催化合成茶氨酸的产量为35.18g/L。  相似文献   
993.
利用GS基因构建茶氨酸生物合成工程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高效合成茶氨酸,本研究通过将荧光假单胞菌GS基因转接入pET32a质粒中,再将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 BL21中,构建了一种生物合成茶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工程菌株经0.1mmol/LIPTG,28℃诱导表达,湿菌体的酶活达到41.79U/mg prot,大约是出发菌株E.coli BL21的126.64倍。工程菌催化L-谷氨酸钠和盐酸乙胺反应生成茶氨酸的产量达到6.2g/L,其催化L-谷氨酰胺和盐酸乙胺反应生成茶氨酸的能力较出发菌株E.coliBL21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94.
旨在研究牛种布鲁氏菌Ⅳ型分泌系统(T4SS)对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深入探究布鲁氏菌的分子致病机制.本研究以牛种布鲁氏菌疫苗株A19及其T4SS启动子缺失株A19ΔVirB侵染小鼠巨噬细胞,分别在侵染的6、12、24 h收集细胞RNA和总蛋白,通过qRT-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标...  相似文献   
995.
微生物的生长与代谢是其自身特性与外界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中,很多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微生物的的生长,包括内因和外因。为了探寻最适合同步脱氮除硫菌种的生长环境,本试验研究了影响微生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即对pH、温度、碳源和氮源四个影响菌体生长的主要外部因素进行了综合测试。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 onas fluorescens)的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30℃,初始pH 7.5,最适碳源为苹果酸,最适氮源为KNO3+NH4C l;确定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 onas aeruginosa)的最适生长条件为:培养温度35℃,初始pH 7.0,最适碳源为苹果酸,最适氮源为KNO3+NH4Cl,从而为优化菌体的生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6.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显微镜观察,研究了咪鲜胺对水稻恶苗病菌Fusarium fujikuroi生长发育及菌丝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咪鲜胺对水稻恶苗病菌敏感菌株及其抗药性突变体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芽管伸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产孢量无影响。当咪鲜胺浓度为0.5 μg/mL时,能够完全抑制敏感菌株菌丝的生长,而不能抑制不同抗性水平抗性菌株的菌丝生长。随抗性倍数从24倍增加到112倍,药剂对抗药突变体菌落扩展的影响逐渐减小。咪鲜胺对敏感菌株菌丝生长的EC50 值为0.047 μg/mL,最小抑制浓度(MIC) 为 0.5 μg/mL。 20.00 μg/mL咪鲜胺可完全抑制亲本敏感菌株的孢子萌发,而对不同抗药突变体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4.1% ~89.0%和58.5% ~65.8%,表明抗药突变体在菌丝生长、孢子萌发、芽管伸长等阶段对药剂的敏感性与亲本菌株相比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10 μg/mL咪鲜胺处理菌丝12 h后,亲本菌株菌丝顶端膨大畸形,抗药突变体的菌丝顶端膨大,并在菌丝上长有许多细小分枝,表明药剂对抗药突变体次生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7.
为建立和完善禽腺病毒(FAdV)标准毒株库,针对FAdV不同种的纤突(Fiber)和六邻体(Hexon)序列设计引物,对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保藏的FAdV 12个血清型代表毒株进行PCR扩增和遗传进化分析,完成了对毒株的分型鉴定,再结合同种不同血清型病毒Hexon序列上酶切位点的特征,用酶切法验证了毒株不存在同种中不同血清型之间的交叉污染。试验结合遗传进化分析和酶切法对FAdV 12个血清型毒株进行了系统分型鉴定,明确其遗传背景、血清型信息及纯净性,建立了系统完整的FAdV代表毒株毒种库,为FAdV鉴定及相关生物制品的研发和评价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98.
对山东省某地区初诊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on and respiatory syndrome,PRRS)的猪病料采用RT-PCR进行鉴定,获得1株PRRSV并命名为SD18.对该分离株的第2代细胞培养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与其他参考毒株比较同源性并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SD18毒...  相似文献   
999.
沙地云杉内生真菌拮抗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4株沙地云杉内生真菌中筛选出对8种植物病原物具有拮抗效果的沙地云杉内生真菌。本研究初筛采用皿内对峙法筛选,复筛采用打孔法筛选。两种方法相结合筛选出了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效果的沙地云杉内生真菌。初筛后具有25株沙地云杉内生真菌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复筛后具有4株沙地云杉内生真菌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效果。本研究通过以上两种筛选方法筛选出具有拮抗作用的沙地云杉内生真菌,为下一步深入研究代谢产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从克隆的cDNA拯救狂犬病毒HEP-Flury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狂犬病毒基因的结构,将狂犬病毒HEP-Flury株全基因组cDNA与N、P、L、G4个基因的辅助质粒共转染BHK-21细胞,于体积分数为5%CO2培养箱中培养6d,以狂犬病毒N蛋白荧光抗体染色。结果显示,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狂犬病毒粒子,表明已建立了狂犬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