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73篇 |
免费 | 73篇 |
国内免费 | 30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8篇 |
农学 | 388篇 |
基础科学 | 16篇 |
259篇 | |
综合类 | 1148篇 |
农作物 | 304篇 |
水产渔业 | 67篇 |
畜牧兽医 | 148篇 |
园艺 | 151篇 |
植物保护 | 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53篇 |
2021年 | 79篇 |
2020年 | 60篇 |
2019年 | 81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89篇 |
2016年 | 114篇 |
2015年 | 99篇 |
2014年 | 111篇 |
2013年 | 147篇 |
2012年 | 180篇 |
2011年 | 172篇 |
2010年 | 175篇 |
2009年 | 144篇 |
2008年 | 147篇 |
2007年 | 143篇 |
2006年 | 127篇 |
2005年 | 82篇 |
2004年 | 87篇 |
2003年 | 69篇 |
2002年 | 54篇 |
2001年 | 51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3篇 |
1962年 | 4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Study on the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 of Fiber Pigments and Color Deviation After Wetting Process of Naturally Colored Cott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genetic control of fiber pigment color in naturally colored cotton was studied. The expres-sion of brown and green fiber color was controlled by incompletely dominant single genes and incompletelydominant major genes, respectively. Produc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the fiber pigment were related to specialexpression of enzymatic genes for pigment synthesis in fiber cells. At the stage of fiber lengthening, naturallycolored cotton, like white cotton, appeared purely white. But when fiber cell walls entered the thickeningstage, pigment appeared by degrees. When the fiber was completely matured (on boll dehiscence), the colorreached its darkest level. After wetting process treatment, the hues of the fiber pigment changed in regularpatterns. The hue circle for brown and green cotton changed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with wetting processtreatment. In general, the treated cotton color and luster became dark and vivid, and this trend provided the possibili-ty for enhancing the fiber quality by suitable enviromnental friendly finishing.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lor andluster of the cotton may be controlled by a series of pigments which show different chemical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72.
运用致病毒素筛选抗烟草黑胫病细胞突变体I抗毒素愈伤组织的有效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0Co-γ射线照射烟草优质感病品种的花药作为诱变手段,用烟草黑胫病疫霉菌粗毒素为筛选剂,对烟草花粉植株叶片的愈伤组织,进行抗病突变体细胞的筛选.试验表明:毒素对烟草愈伤组织的存活和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毒素浓度提高而加强,同一浓度对不同品种也存在着差异.综合毒素浓度对烟草愈伤组织抑制、增殖程度及筛选的有效性,初步认为:筛选红大和K326抗黑胫病突变体细胞的最适粗毒素浓度分别为30%和45%.所筛选出的抗病突变体细胞,其细胞水平的抗性与再生植株的抗病性鉴定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3.
拟南芥黄化突变体k60是从甲基磺酸乙脂诱变的拟南芥突变体库中筛选得到的。该突变体表现为叶色发黄,生长迟缓,叶绿素含量降低。遗传分析发现其为单基因控制的隐性突变。利用遗传作图的方法将突变基因定位于拟南芥5号染色体上CH5-6.0到CH5-6.24两个分子标记之间的231 kb区间内。本项工作的研究结果为该突变基因的鉴定奠定了前期基础,并且为研究拟南芥黄化基因的功能提供了新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74.
玉米航天诱变系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K305的7个诱变系和698-3的8个诱变系配合力分析发现,与对照相比,其多数性状的GCA效应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同时不同诱变系杂交组合在不同性状上的SCA效应与对照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部分诱变系组配的组合优于原对照组配的组合,说明诱变系有可能组配出更加优良的组合。研究还表明,诱变系与对照相比各具特点,尤其是698-3诱变系1227为具高产潜力的矮秆材料,应用时应注意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利用。 相似文献
175.
176.
粳稻秀水11经γ射线辐照诱变后获得19个类病斑突变体(xsl1~19),均属全生育期类病斑型,突变体长至分蘖期后类病斑不再变大,不导致叶片枯死,不影响植株抽穗、结实。苗期昼最高气温高于32℃后,除xsl19外其他突变体类病斑均消褪,昼最高气温降到32℃以下类病斑又逐渐显现,植株到5叶期后类病斑不再受高温抑制。分蘖期所有突变体株高在47.56~63.54cm之间,对照株高为83.75cm,但突变体的矮化现象只出现在分蘖期前,最终不影响株高;突变体与对照抽穗时间相近,突变体穗长在9.43~15.19cm之间,对照穗长为16.41cm;突变体每穗总粒数约为88.17~165.33粒,xsl19是49.50粒,对照是76.17粒。上述结果表明,除xsl19外的突变体均表现为穗短和每穗总粒数增多。类病斑突变体对稻瘟病菌表现为感病,与抗性无关。 相似文献
177.
178.
家蚕幼虫后部丝腺是合成和分泌丝素蛋白的重要器官。为从蛋白质水平探究不同家蚕品系产丝量差异的原因,应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选取3个产丝量有较大差异的家蚕品系Ndx、大造和21-872为材料,通过双向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各品系5龄第5天幼虫后部丝腺表达的差异蛋白进行鉴定,查找与丝蛋白合成相关的蛋白质。结果表明,茧丝突变品系Ndx后部丝腺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与普通丝量品系大造和高丝量品系21-872有差异,差异表达蛋白种类主要为应激反应相关蛋白、能量相关蛋白、蛋白质合成相关蛋白和一些酶类,其中核糖体磷酸化蛋白P0和P2、蛋白质二硫化物异构酶、丝素轻链蛋白Fib-L以及丝素蛋白P25等在Ndx后部丝腺的含量明显低于其它2个品系。推测在茧丝突变品系Ndx的后部丝腺中,上述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其不能正常吐丝结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9.
水分胁迫对4种草坪草光合色素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水分胁迫对4种草坪草光合色素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前中期,草坪草的光合色素Chla,Chlb,Car变化不大;胁迫后期,除盆景2000(Bonsai2000)上升外,其他3个品种(Award,Starlet,Accent)均下降,说明草坪草具有一定的抗旱适应能力。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Fo,Fm,Fv,Fv/Fm,Fv/Fo的变化趋势不是单一的上升或下降,不同草坪草,其变化过程和变化幅度也不一样。相关性分析表明,草坪草叶片Car和Chla的含量变化对荧光具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0.
用二步法生产天然食用栀子蓝色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微生物发酵和酶促反应分开的方法(二步法)制得色泽鲜明的栀子蓝色素。结果表明,栀子果粉中与京尼平甙共存的α-藏花素是影响色素色泽的主要因素之一。用一种大网孔树脂栀子水浸液过柱吸附,可将京尼平甙与藏花素分离。氨基酸种类对二步法形成色素的色泽影响甚大。其中亮氨酸,精氨酸和苯丙氨酸所形成色素的色泽最佳,呈美丽蓝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