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0篇
  免费   470篇
  国内免费   693篇
林业   389篇
农学   1358篇
基础科学   333篇
  641篇
综合类   3845篇
农作物   662篇
水产渔业   692篇
畜牧兽医   794篇
园艺   174篇
植物保护   255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317篇
  2015年   310篇
  2014年   430篇
  2013年   486篇
  2012年   603篇
  2011年   613篇
  2010年   494篇
  2009年   499篇
  2008年   434篇
  2007年   495篇
  2006年   414篇
  2005年   414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科学的耕地评价是耕地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的前提,耕地资源认知的深化引领耕地评价研究发展。为明晰耕地评价研究的发展历程、热点动态和未来前景,系统梳理1949—2023年引领耕地资源认知变化的理念、事件和政策,探讨耕地资源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借助文献调查、文献计量分析、理论分析等方法,对不同阶段耕地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政策支撑、技术方法与代表成果等进行总结,并提出面向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耕地评价研究展望与关键问题。研究表明:1)耕地资源认知按时间顺序可划分为资源本体、资源平衡体和资源综合体3个阶段,认知对象由耕地数量单一维度向耕地数量与质量、数量-质量-生态、实体耕地与虚拟耕地等多维度转变,研究范围也由宜耕地、耕地等实体资源向近远程耦合框架下的全球虚拟耕地拓展;2)各阶段耕地评价的研究重点围绕耕地数量、耕地质量和耕地综合利用展开。在资源本体阶段,侧重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关注本底要素宜耕性;在资源平衡体阶段,注重耕地质量提升,对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潜力进行评价。在资源综合体阶段,评价对象向全球粮食贸易中的虚拟耕地拓展,评价内容关注耕地多功能及功能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因此,未来耕地评价的研究内容需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耕地本体评价需兼顾实体和价值量,耕地质量评价需匹配人类福祉需求,耕地综合评价需考虑多元对象和指标。在评价理论与方法层面应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充分利用新调查监测手段,丰富精细化耕地资源数据,为进一步拓展资源认知、丰富评价范式、优化耕地保护制度等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2.
为促进落实我国食品召回制度,有效应对食品安全危机后消费者信任和购买意愿降低的问题,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采用情境模拟实验的方法,基于全国1 053份消费者调查问卷,研究食品召回策略对消费者信任和购买意愿的影响,探究信任违背类型和消费者信任倾向在食品召回策略影响信任之间的作用,并验证信任在食品召回策略与购买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食品召回策略对信任和购买意愿具有显著差异影响,主动召回最优,责令召回次之,不召回最差;并且,主动和责令召回对信任修复具有积极作用,而不召回对信任修复没有积极作用;2)信任违背类型在食品召回策略影响信任之间起调节作用。企业违背诚信时,责令和主动召回后的能力信任没有显著差异;企业违背能力时,责令和不召回后的正直信任没有显著差异;3)信任倾向在食品召回策略和信任之间起调节作用。对于高信任倾向的消费者,责令召回后的能力、善意和正直信任显著高于不召回;对于低信任倾向的消费者,责令召回后的善意和正直的信任与不召回后的无显著差异;4)信任在食品召回策略和购买意愿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因此,一旦发生食品安全危机,企业应积极主动实施召回,如果企业消极拖延,有关部门应严格监管...  相似文献   
163.
“两藏”战略是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之策。为梳理“藏粮于技”概念缘起和内涵,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技术创新与技术变迁理论、制度与技术的关系为理论基础,分析了“藏粮于技”战略的理论逻辑和内涵演变。结果表明:1)“藏粮于技”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重要实践,其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双向互促特色鲜明。2)“藏”的内涵包括市场和产量调控、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精准、科学合理的粮食调控体系,并解决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农民增收等可持续问题。3)“技”的内容扩展为全要素、全产业链、多学科技术集成和应用,技术扩散呈现多主体交互、反馈,农业技术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本研究从科技自强自立、摆脱路径依赖、内涵式发展道路和创新体系效能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明确“藏粮于技”战略未来取向和实现路径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4.
为研究海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的游泳续航能力和游泳过程中的物质代谢规律,以深水网箱养殖的3月龄海鲈为研究对象,采用游泳续航时间和生化指标作为评测海鲈游泳能力和代谢规律的方法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海鲈的游泳续航时长为200 min,其续航能力强于大黄鱼而弱于美国红鱼。在游泳过程中,海鲈血糖浓度升高,但差异性不显著(P>0.05),肌糖原随着时间的增加显著减少(P<0.05),且肌糖原浓度在海鲈疲劳时接近于0。当鱼接近100%疲劳时,其肝糖原浓度也接近于0;当海鲈以不同疲劳程度游泳时,其肌肉乳酸脱氢酶浓度会显著升高(P<0.05)。表明海鲈的续航游泳过程伴随着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相似文献   
165.
结合专业特点与强化工程素质培养目标要求,从构建工程类课程群体系、搭建工程素质培养实践性教学平台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6.
农产品追溯标识双向转换设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条码、RFID等已成为追溯系统中产品标识的重要手段,实现不同标识间的快速转换已成为追溯环节无缝衔接的基础。在分析现有追溯系统标识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集成工业控制器、RFID读写模块、嵌入式打印模块、条码扫描模块的农产品追溯标识双向转换设备,突破了RFID-条码转换中的二维条码动态加密技术,构建了条码-RFID转换中的控制流程,实现了标识读取、双向转换、标识打印、状态监测等功能。利用设计的设备进行了不同转换内容和转换数量下的双向测试,结果表明在RFID-条码的转换中转换成功率均达到了100%;在条码-RFID的转换中随着转换数量的增加、转换内容的增多,转换成功率存在下降趋势。2种转换方式下,转换时间均随转换数量和转换内容增多存在增加趋势。设备可满足加工包装过程中不同包装载体标识跟踪与信息记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7.
提高土壤抗蚀性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抗蚀性是影响土壤侵蚀最基本的因素之一。提高土壤抗蚀性的措施主要有:提高土壤胶体的含量和质量 ;改良土壤结构;采用少耕法 和免耕法耕作;采用秸秆、砂石、作物残茬、 地膜、青草等覆盖耕作法;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  相似文献   
168.
硒从土壤向食物链的迁移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硒是生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 ,已经得到公认 ,硒从土壤向食物链的迁移状况直接关系到动物和人的健康。通过食物链 ,动物和人获得适合于健康需求的硒是最为安全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9.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ulture methods, cold acclimation and desiccation on the supercooling point (SCP), the melting point (MP) of fluids and the quantity of water freezing (osmotically active water) was investigated in individual cocoons of Enchytraeus crypticus and an undescribed Enchytraeus species using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techniques. Both species can be easily cultured in the laboratory in agar where the development and hatching of the worms can be observed. Culture methods (agar with nettle leaves or oats as food and wet filter paper without food supply)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fresh weight and SCP of E. crypticus cocoons. The water content (as a proportion of fresh weight) was slightly lower in the cocoons from the wet filter paper cultures. Acclimation at —3 °C did not affect the supercooling ability of E. crypticus cocoons, whereas the SCP of E. sp.1 cocoons was lowered from a mean of —8.7 to —12.4 °C. The supercooling ability of cocoons of E. crypticus was only slightly increased by desiccation and cold acclimation, but the quantity of frozen water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with acclimation and desiccation (2 and 3 min)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MP values of the cocoon fluids reflected these changes in both species. No cocoons of E. crypticus and E. sp.1 survived desiccation and freezing in our experiments and no worms of Enchytraeus albidus, E. crypticus and Henlea perpusilla survived freezing to —10 or —20 °C.  相似文献   
170.
同位素溯源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疫病等对食品安全管理带来新的压力,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给疫病发生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带来社会恐慌。同位素溯源技术是国际上目前用于追溯不同来源食品和实施产地保护的有效工具之一,在食品安全污染物溯源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开展此领域的研究。本文阐述了同位素溯源技术的基本原理,比较了同位素溯源技术与其他溯源技术的区别与联系,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了我国在同位素溯源技术方面应开展的研究工作,旨在推动我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保障食品安全,保证消费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