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3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189篇
林业   131篇
农学   151篇
基础科学   56篇
  965篇
综合类   1074篇
农作物   121篇
水产渔业   261篇
畜牧兽医   351篇
园艺   105篇
植物保护   7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Mountain closure, considered an effective and economic measure for natural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forest ecosystems, has been widely carried out in the karst region of southwest China.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microbial aspects of soil quality after mountain closure by analyzing soil microbial biomass, basal respiration, metabolic quotient, and relationships with basic chemical properties in Guizhou Province, a karst region of the upper Yangtze River. Soil quality was considered poor from the low levels of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MBC), nitrogen (MBN), and microbial quotient (MBC/total C and MBN/total N), but high metabolic quotient (qCO2). Soil pH, showing marked variation from 4.1 to 7.9 in this karst region, was proved to significantly affect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activity. Soil microbial biomass, microbial quotient, and soil basal respiration declined significantly with decreasing soil pH, while qCO2 showed an apparently increasing, but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rend. The changes in microbial biomass and activity following the change in soil pH could possibly be because of a change in soil microbial composition, and more detailed research is necessary. Compared with soil pH,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was another, more important, factor that directly restricted microbial growth because of the serious loss as a result of disturbance. As a practical application based on microbial aspects, introduction of some N-fixing tree species may be an active and effective measure to improve soil fertility and thus to accelerate restoration of the forest ecosystem in the karst region.  相似文献   
92.
南方雨水多导致土壤偏酸和电导率低,原生土一般不可直接用作园林种植土。如何提高土壤的 pH 值与电导率,成为南方园林绿化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广州市生态景观林带项目——广河高速凤凰山隧道绿化工程采用增施无机肥的方法来改良种植土,是改良南方酸性种植土电导率低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93.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和pH值对卡拉白鱼消化组织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温度和pH值范围内,各消化组织内淀粉酶的活力均随着温度和pH值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温度和pH值对卡拉白鱼消化组织内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较大(P〈0.05),肝胰脏、前肠、中肠与后肠中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均为40℃;肝胰脏、前肠、中肠与后肠淀粉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7.4、7.4、7.0和7.8。  相似文献   
94.
分别在不同培养温度、培养基pH值、培养基含水量条件下培养金福菇Tg-505菌株,比较其菌丝的生长速度及生长势,探讨不同温度、酸碱度和培养基含水量对金福菇Tg-505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15~35℃范围内,金福菇Tg-505菌丝均能生长,以25℃时菌丝生长势最佳,日平均生长速度最大为5.99 mm;酸碱度在pH 5.0~10.0范围内菌丝均能生长,以pH 7.0~8.0时菌丝生长势最佳,生长速度最快;培养基含水量在50%~75%范围内菌丝能够生长,含水量为65%~70%时,其菌丝洁白、粗壮、长势好,生长速度最快,达到3.77 mm/d以上。  相似文献   
95.
以嗜热链球菌FJAT-7928、干酪乳杆菌FJAT-7929为菌株,以黄豆为基质,发酵得到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研究其在4℃保存条件下菌落数以及酸度和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保存30d内,两菌种混合发酵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的乳酸菌可高达到3.5×109 cfu.mL-1,高于单独发酵的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中的活菌数。混合发酵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的最终酸度为109.0°T,pH值为3.58;FJAT-7929单独发酵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最终酸度为114.0°T,pH值为3.65;FJAT-7928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酸度为60.0°T,pH值4.09。4℃保存3种发酵处理的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30d内乳酸菌活菌数和酸奶的理化性质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96.
采用光照、pH值、盐度和温度等生态因子对缘管浒苔N、P吸收速率的影响进行研究,试图探讨缘管浒苔用于优化虾塘养殖环境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光照、pH值、盐度和温度等生态因子对缘管浒苔N、P吸收速率的影响显著。在0~1000lx光强范围内,缘管浒苔对DIN、DIP的吸收速率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大,1000~5000lx光强范围内,其对DIN、DIP的吸收速率较大,平均为(0.00030±0.0012)μmol.g-1.h-1,(0.00156±0.0011)μmol.g-1.h-1,超过5000lx时,其对DIN、DIP的吸收速率显著下降;在7.0~9.0的pH范围内,缘管浒苔对DIP、DIN的吸收速率较大,平均为(0.00012±0.0012)μmol.g-1.h-1,(0.00168±0.00142)μmol.g-1.h-1,而在这个范围之外,其对DIP、DIN的吸收速率下降显著;在15~25的盐度范围内,缘管浒苔对DIP、DIN的吸收速率较大,其对DIP、DIN的吸收速率均在盐度为15时最大,分别为(0.00021±0.00005)μmol.g-1.h-1,(0.0055±0.0006)μmol.g-1.h-1;在20~35℃范围内,缘管浒苔对N、P的吸收速率较高,35℃时对P的吸收速率达到最大值(0.00056±0.0026)μmol.g-1.h-1,30℃时对N的吸收速率达到最大值(0.02456±0.00011)μmol.g-1.h-1,而在这个范围之外,其吸收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7.
采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研究了pH和C/N对污泥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并利用回归方程对其产气量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当pH 6.50~8.00时,C/N 20~30之间变化时,产气量随之发生明显变化,当pH 7.25和C/N 25时,污泥单位产气量最高;以pH为因素A,C/N为因素B,单位产气量为响应值R1,进行响应面分析,建立模型得到二次系数方程,根据方程预测,当pH 7.09和C/N 25时,其理论最高产气量可达345 m L/g,而实际验证试验的产气量结果为(348±6)m L/g,与预测值相差仅0.8%,可见该方法确定的最佳条件合理,可以很好地用于污泥厌氧发酵条件的优化。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不同条件下复合菌系的秸秆分解能力和酶活性,评价该复合菌系的功能稳定性及适应性,为进一步完善该复合菌系的筛选技术及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复合菌系GF-20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连续继代培养,测定所得复合菌系的滤纸分解特性、玉米秸秆降解率、发酵液pH值、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以评价复合菌系的功能稳定性。【结果】在温度4~30℃、pH 6.0~9.0时,经过15代的继代培养,复合菌系GF-20在培养的108~140h可分解滤纸纤维素,玉米秸秆降解率保持在30%以上,发酵液pH值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趋近于中性,pH调节能力良好,纤维素酶活性为1.22~2.34 U/mL,半纤维素酶活性为12.82~14.23U/mL。【结论】复合菌系GF-20可在较大的温度和pH范围内保持较高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酶活性,能发挥秸秆降解作用,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
梁润霞  高宏  石辉文  刘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073-5074
[目的]开发利用玉米秸秆资源,解决造纸黑液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方法]通过用不同方法使玉米秸秆与造纸黑液混合发酵,对其混合的比例、发酵时间、pH值、玉米秸秆粉的细度等因素进行研究,确定混合发酵的最佳配比、最佳中和时间和最佳发酵条件。[结果]造纸黑液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将玉米秸秆与水按质量比1∶1混合在常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4周,然后将造纸黑液与所得的玉米秆发酵产物按质量比15∶1混合在常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4周,可得到pH值在6.0~7.0富含腐殖酸的有机绿肥。[结论]该研究对有效利用玉米秸秆资源和治理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刘爽  王宇欣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229-6230
简述了微肥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美国土壤公司开发的微量元素肥料种植者2号的营养成分、肥料特性及施用效果。种植者2号肥料以天然矿物为原料,含有铁、锌、钼、铜、锰、硼、钴、氯等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具有酸碱耐受性、生物活性,所含矿物营养可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种植者2号不仅适用于传统农场、牧场及普通作物、转基因作物,也可用于有机认证农场与有机农作物的生产,对粮食作物、豆类作物、水果、林木、牧草、畜禽等均可实现较好的增产效果。实践证明,种植者2号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