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82篇
林业   119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61篇
  136篇
综合类   317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82篇
畜牧兽医   102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9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1. Updated distribution ranges are crucial for conservation status assessments. Comprehensive analyses combining published literature and available data on historical catches and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 (SDMs) are effective tools that could improve the prediction of more realistic scenarios for some species, especially those with limited information available and facing multiple threats.
  2.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at generating an updated distribution for the smalltail shark Carcharhinus porosus, one of the most threatened and understudied shark species of the western Atlantic Ocean. Estimates of the key areas for this species conservation based on the SDMs, and trends in catch probabilities throughout its distribution range are provided.
  3. Four algorithms (BIOCLIM, Domain, Mahalanobis, and Maximum Entropy) were used to model the distribution of C. porosus and calculate its habitat suitability based on marine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To assess historical catch probability trends, we built a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 from published and grey literature data. This analysis was used to estimate catch probability as an indication of population trends.
  4. SDMs suggest that the northern coast of South America (NCSA) harbours the most suitable habitats for C. porosus in the world, which was expected given its historically high catch rate in this region. In addition, there was a continuously declining catch probability trend starting in the 1970s. However, the decline was smaller for the NCSA as compared with the Gulf of Mexico and the eastern South America coast.
  5.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CSA should be considered the currently most important area in the world for this species conservation. Furthermore, the lack of data throughout Central and South American marine regions hampers the evaluation of extinction risk throughout its updated distribution. Thus, research in these areas is urgently required for a more comprehensive conservation status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52.
采用Levins公式和王刚生态位计测方法,分析了奇台荒漠草地自然保护区16种植物在土壤pH值,土壤总盐含量和土壤有机质维上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按照各资源维上生态位宽度的平均值大小可以把16种植物分成3类,第一类群的物种是该荒漠区植物群落中的建群种,对荒漠环境有很好的适应性,包括白梭梭(0.421)、沙拐枣(0.458)、角果藜(0.641)、琵琶柴(0.569)等;第二类群的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物种有沙蓬(0.326)、对节刺(0.304)、旱麦草(0.221);第三类群的对沙漠的适应能力较弱,生态位平均值均小于0.2,包括盐穗木、梭梭、猪毛菜、假木贼和驼绒藜。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越大相应的生态位重叠值也越大,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表明优势种在对荒漠的环境适应上都趋于相似性。  相似文献   
53.
利用物种分布模型估计物种的真实和潜在分布区,已成为区域生态学与生物地理学中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然而,到目前为止,这项技术的理论基础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一些关键的生态过程未能被有效纳入到物种分布模型的理论框架中,从而为解释物种分布模型预测的结果带来了诸多困惑。鉴于此, 总结了物种分布模型的理论基础;系统探讨了物种分布模型与物种分布区的关系;特别指出了物种分布模型研究中存在的理论问题;重点阐述了物种分布模型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认为,物种分布模型与生态位理论、源-库理论、种群动态理论、集合种群理论、进化理论等具有重要的联系;正确理解物种分布模型的预测结果与物种分布区的关系,有赖于对影响物种分布的3个主要因素(环境条件、物种相互作用与物种迁移能力)做出定量的分离;目前物种分布模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未能将物种的相互作用和物种的迁移能力有效纳入到模型的构建过程中;未来物种分布模型的发展应该加强模型背后理论框架的研究,并进一步加强整合物种相互作用过程、种群动态过程、迁移过程和物种进化过程等内容。研究还认为,从更高的理论层次模拟功能群和群落结构将是未来物种分布模型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4.
响叶杨次生林树种多样性及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贵州省中部和东南部两地典型的响叶杨次生林样地为材料,对木本植物的多样性、生态位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响叶杨次生林不同群落乔木层树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高度正相关,不同群落乔木层、灌木层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差异分别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树种多样性受海拔、坡向、土壤性质影响,多样性与海拔呈负相关,南坡、硅铝质黄壤的多样性指数最大;响叶杨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与林内其它树种的生态位重叠度相对较小,能与其它迹地先锋树种形成稳定的次生混交林群落.  相似文献   
55.
依据福建省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福建省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指数法对1996~2006年福建省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变化做出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6年资源生态位总体上是在较高水平上呈现波浪式上升,环境、经济、社会生态位总体上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综合生态位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从1996年的0.28上升至2006年的0.66,上升了1.36倍.  相似文献   
56.
千岛湖水源涵养林优势树种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以群落样地作为资源状态 ,以树种的重要值作为树种对资源位计测依据 ,用Shannon Wienner、Levins和Schoener的生态位计测公式 ,分析了千岛湖水源涵养林 2 6个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重叠指数 .结果表明①该地区主要乔木树种以马尾松、苦槠、青冈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 ,其Bsw 值依次为 0 6 3、0 5 7、0 5 6 ,BL 值为0 6 4、0 5 0、0 32 ;灌木树种以木、格药柃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 ,其Bsw值为 0 6 0、0 6 1,BL 值为 0 5 7,0 76 .②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数较高 ,生态位重叠与资源竞争有一定的关系 ,但不能等同起来 ,水平空间上的重叠而垂直空间上的分化并不够成竞争 ,反而是一种互惠关系 .该文的研究结果可望为千岛湖水源涵养林的种质资源和景观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目标管理以及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  相似文献   
57.
 【目的】从四倍体圆锥小麦中克隆ramosa2(TtRa2),分析其序列特征、组织表达特异性和体外活性,为阐明ramosa2与麦类作物穗形态建成关系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ramosa2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将其重组到pET-21a-MBP载体并在T7 Express菌株中诱导表达。利用Amylose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通过凝胶阻滞试验对其DNA特异结合能力进行鉴定。【结果】TtRA2含有LOB和RA2结构域,属于Ⅰ类LBD蛋白家族成员。TtRa2在幼穗中高丰度表达,而在根、茎、叶、种子中未检测到表达。融合的TtRA2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其表达量占总蛋白的68.6%。重组TtRA2可与包含核心序列“GCGGCG”的DNA探针特异性结合,两者形成的复合体的解离常数约为10 nmol?L-1。【结论】TtRa2参与圆锥小麦穗形态建成,其编码产物具备RA2-like转录因子的典型特征,具有类似拟南芥LOB的DNA结合特性。  相似文献   
58.
以湖南省凤凰县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天然种群分布相对集中的9个样地作为资源位,按重要值总和排序确定主要植物种,应用Levins、Shannon–Wiener、Pianka和Schoener公式分析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总计29个主要植物种的生态位。结果表明:在乔木层中,刺楸的重要值总和最高(1.345),杉木、柞木、刺楸的生态位宽度较大;乔木层多数种对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较高,对环境需求存在较高的相似性,高重叠种对的相似度为69.23%,高相似种对的相似度为52.75%;刺楸和其他物种的生态位重叠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呈正相关;灌木层种间生态位分化不明显,在资源不足时极易产生竞争;生态位宽度值与生态位重叠值、生态位相似比例值关系复杂;刺楸生态位宽度较宽,当资源不足时,刺楸在竞争中不占优势,其种群更新会受到其他物种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多花木兰人工生态恢复植物群落种群竞争及其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掌握常吉高速公路边坡多花木兰人工生态恢复植物群落的种间竞争和生态位等生长状况,运用Hegyi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Shannon-Wiener公式和Shoener公式对多花木兰人工植物群落的种内与种间竞争强度、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花木兰种内竞争能力与个体的地径径级成正比,多花木兰竞争能力大于刺槐、小叶女贞,原有配置的马尾松等植物已经死亡;群落各种群生态位宽度的大小顺序为:多花木兰>刺槐>小叶女贞,分别为2.271、2.147、2.088;群落各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多花木兰和刺槐的生态位重叠值最大,为0.793,多花木兰和小叶女贞生态位重叠值最小,为0.632。多花木兰能够很好地适应高速公路边坡环境,群落中已经被淘汰的其他竞争力太弱的树种不适合与多花木兰混植。  相似文献   
60.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包容性生态规划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作用,指出其能够推动社会治理范式的转换。生态规划是中国正在推行的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沟通自然与社会生态系统的桥梁,通过生态规划过程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是区域国土空间规划能够取得成效的关键。本研究基于2000年以来的研究和实践,分析生态规划中基层政府及其部门、公众、规划师、其他社会力量等各方在生态规划的编制、实施、监测与评估等交互合作过程中的作用,将生态规划面临的两种社会治理范式进行了比较,指出生态规划包容合作的治理范式有能力助力社会治理范式转换。通过对包容性生态规划过程的描述,指出可以通过其具体过程中协调主体间性的方式助力社会治理转变为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多方合作的治理体系和多元协商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