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9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517篇
林业   124篇
农学   686篇
基础科学   7篇
  141篇
综合类   1337篇
农作物   523篇
水产渔业   183篇
畜牧兽医   460篇
园艺   112篇
植物保护   7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不同结荚习性抗线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针对性地选育抗线大豆新品种,选取16个抗线大豆品种,分成亚有限、无限结荚习性两组进行农艺性状和产量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无限结荚习性与亚有限结荚习性两组的产量基本持平,但无限组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倒伏级别的均值均高于亚有限,而亚有限组的百粒重均值大于无限类型。无限类型大豆株高与倒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94 4,而亚有限类型这种相关不显著。两种结荚习性的大豆单株粒重均与单株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9 3和0.706 1;在亚有限大豆中百粒重与单株粒重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39 3。  相似文献   
942.
红锥家系苗期变异与初步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红锥46个家系的苗期性状进行测定,分析比较苗期性状遗传变异,并初步选择,结果表明:红锥不同家系的苗期差异主要由苗高、地径和生物量比决定,苗高、地径和生物量比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89.74%、77.66%和72.26%,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7.96%、12.92%和9.40%。利用系统聚类法将红锥家系划分出优、良、中、差4个等级组,其中优良组的家系有11个(种源均为福建华安),序号分别为22、23、25、38、39、40、41、42、20、21、24,其苗高、地径与生物量比的平均值大于群体平均值,苗高平均值29.91cm,地径平均值0.547cm,生物量比的平均值1.90,通过遗传增益计算,苗高、地径与生物量比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3.84%~69.02%、19.36%~58.80%和11.84%~44.11%。  相似文献   
943.
施氮量对不同类型夏谷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冀谷19和沧谷4号为试验材料,采取分3次施用氮肥〔m(基肥)∶m(拔节肥)∶m(孕穗肥)=4∶3∶3〕的施肥方法,研究了施氮量0(CK)、75、150、225和300 kg/hm^2处理对不同夏谷品种群体结构、农艺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能够显著改善谷子的产量性状、明显提高籽粒产量,在施氮量75~300 kg/hm^2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沧谷4号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重和籽粒产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但不同施氮水平各项指标值差异均不显著,其中在施氮量为150 kg/hm^2时所有指标值均达到最高;而冀谷19的各项指标值均一直呈逐渐增加趋势,不同施氮水平处理下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穗粒重差异不显著,施氮量为225~300 kg/hm^2时籽粒产量较高且显著〉其他施肥处理。灌浆后期沧谷4号的光合产物生产能力和茎叶中营养物质向穗部运转的能力均较强,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各项指标值和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冀谷19。在生产上,沧谷4号施肥应采取重施底肥、早追肥的措施,适宜施氮量为150 kg/hm^2;冀谷19施肥应采取底肥、中期追肥和灌浆期追肥并重的措施,适宜施氮量为225 kg/hm^2。  相似文献   
944.
为了促进娄底地区粮食生产的稳步发展,加快水稻新品种的推广应用,2013年该市引进了8个优质稻新品种进行田间比对试验,从而筛选出适宜娄底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稻新品种.结果表明,天龙1号的产量最高,达5 409.0 kg/hm2,其他依次是系选1798、美香占、农香29、农香24、农香21,而野丝占、农香28的产量低于对照玉针香.  相似文献   
945.
在大田栽培和自然条件下,通过人工模拟的方式,研究增强UV-B辐射对云烟87和红花大金元花期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期增强UV-B辐射可推迟并缩短云烟87和红花大金元的花期;较低强度的UV-B辐射(1.06 KJ/m2)能促进红花大金元的烟株增高、茎围加粗、节距增长,并可显著增大云烟87的叶面积,较强的UV-B辐射(1.83 KJ/m2)可提高红花大金元的叶面积。  相似文献   
946.
为了促进娄底地区粮食生产的稳步发展,加快水稻新品种的推广应用,2013年该市引进了8个优质稻新品种进行田间比对试验,从而筛选出适宜娄底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稻新品种。结果表明,天龙1号的产量最高,达5 409.0 kg/hm2,其他依次是系选1798、美香占、农香29、农香24、农香21,而野丝占、农香28的产量低于对照玉针香。  相似文献   
947.
粒重是决定水稻产量的三要素之一,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本研究以广陆矮4号为受体,日本晴为供体的119个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群体为试验材料,利用 SPSS软件分析了粒重与粒形性状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 Dunnett’s多重比较,测验单片段代换系与受体亲本广陆矮4号之间粒重的差异,以2年都能检测到的显著差异位点作为稳定表达的 QTL。结果表明:千粒重与粒长、长宽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粒宽、粒厚相关性不显著;以 P≤0.001为阈值,2年都能检测到的千粒重相关 QTL 19个,分布在除第10、12染色体以外的10条染色体上。其中,10个QTL的加性效应表现为增效作用,其加性效应值的变化范围为0.49~2.74 g,加性效应百分率的变化范围为2.00%~11.05%;9个 QTL加性效应表现为减效,加性效应值的变化范围为0.60~2.35 g,加性效应百分率的变化范围为2.40%~9.48%。这些QTL的鉴定,为进一步精细定位或克隆相应 QTL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8.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试验林场31年生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林木碳储量研究中非破坏性取样方法进行探究,通过对比树干1.3 m处木芯样品含碳率与树干平均含碳率数据,发现二者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利用回归分析计算出直线方程y=0.908 2x+4.379 4,R2=0.842 5,方程拟合程度达到理想水平,利用1.3 m处木芯样品含碳率推算树干平均含碳率方法可行。对不同种源长白落叶松的生长、材性、含碳率、干材生物量、碳储量等性状进行测定,结合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最终筛选出生长优良,固碳能力强的种源。结果显示:干材生物量与碳储量存在较丰富的变异,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1.33%和21.30%。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碳储量与生长性状、干材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综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相关不显著。通过方差分析与Duncan法多重比较,最终选择出小北湖与白刀山两个种源为高固碳能力种源。小北湖与白刀山种源单株干材碳储量分别为74.38 kg和69.27 kg,二者平均值高出总平均值27.83%,比对照CK高出54.45%。以现有试验林为标准,若选择小北湖种源,则每公顷固碳27 297.46 kg,比利用碳储量最小的露水河种源造林每公顷固碳量高47.85%。  相似文献   
949.
林玲  罗建 《林业科学研究》2014,27(4):557-561
正林芝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linzhiensis Cheng et L.K.Fu)是松科(Pinaceae)云杉属(Picea Dietr.)常绿高大乔木,为西藏高原亚高山暗针叶林主要、特有的建群树种之一[1-2]。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的林芝、米林、波密等地,并向西分布至朗县、错那、洛扎、隆子、工布江达。林芝云杉是云杉属中木材品质系数最高的树种[3],生长迅速,寿命持久,在水热条件优越的地区能长成罕见的巨树,胸径可达2.5 m,最大树高可达73 m,单株立木材积达到50  相似文献   
950.
利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陆地棉中221和品质优良的海岛棉栽培品系海1杂交,并与陆地棉中221回交再连续自交,结合SSR分子标记技术建立一套具有陆地棉背景并渐渗有海岛棉基因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试验对BC4F4株行的产量及纤维品质相关性状进行表型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其产量性状间、纤维品质性状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产量性状与品质相关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通过铃重与棉纤维长度的关系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