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9篇
  免费   832篇
  国内免费   626篇
林业   24篇
农学   112篇
基础科学   64篇
  189篇
综合类   1159篇
农作物   677篇
水产渔业   4877篇
畜牧兽医   357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246篇
  2021年   345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406篇
  2018年   288篇
  2017年   387篇
  2016年   352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381篇
  2013年   512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437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目的】从海洋生物和环境中分离鉴定出产消化酶代谢产物的芽孢杆菌,为微生态制剂的研制提供益生菌种。【方法】从雷州半岛近岸海域采集样品,用高温处理、富集培养和分离培养的方法获得分离菌株;通过菌落形态、细胞结构、染色特征、生化试验和16S rRNA基因测序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淀粉-碘比色法和橄榄油乳化法测定分离菌株代谢产物中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结果】从22份样品中初步鉴定出疑似芽孢杆菌43株,筛选3种消化酶综合活性最强的8株,经生化试验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有蜡样芽孢杆菌3株、暹罗芽孢杆菌3株、特基拉芽孢杆菌1株、解木糖赖氨酸芽孢杆菌1株。其中,解木糖赖氨酸芽孢杆菌BC1产脂肪酶活力最高,为52.13 U/mL;蜡样芽孢杆菌BC3产蛋白酶活力最高,为4.78U/mL;暹罗芽孢杆菌BC6产淀粉酶活力最高,为2.35 U/mL。【结论】成功筛选出产消化酶代谢产物的海洋源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942.
控制我国海洋捕捞强度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削减过剩的捕捞能力已成为世界渔业管理面临的一大任务大陆0年代以后我国的海洋捕捞强度迅速增长,主要是:捕捞效率高的渔具渔法迅速增长,海洋机动渔船数量和功率膨胀,渔民数量迅速上升,为控制捕捞强度,我国逐步采用了一些渔业管理措施,然而效果不明显,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我国控制海洋捕捞强度所面临的问题:1、我国渔业管理措施的局限性;2、渔区产业结构单一;3、大量“非渔业劳动力”入渔;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调整渔业产业结构;2、严格执行国家海洋捕捞强度控制指标。3、实施渔船报废制度与赎买计划;4、加快实施捕捞限额制度;5、发展渔民组织。  相似文献   
943.
本文测定了鳙,团头鲂和乌鳢三种养殖淡水鱼即杀死后在5℃贮藏过程中糖元,乳酸含量和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鳙,团头鲂和乌鳢的糖元含量比海水鱼的低,并在24h内全部分解完毕。乳酸含量在死后24-60h达到且维持在高位。三种淡水鱼即杀的pH值与海水鱼的接近,但死后量低的pH值比海水鱼的高,pH值的低值阶段出现在死后36-60h间。  相似文献   
944.
7种淡水鱼肌肉和内脏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对鲢鱼(Hypephthalmichtys molitrix)、鲤鱼(Cyprinus carpio)、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鲫鱼(Carassius cuvieri)、黑鱼(Channa striata)和鳊鱼(Megalobrama amblycephale)7种淡水鱼肌肉和内脏中脂肪酸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鲢鱼肌肉和内脏中脂肪酸组成与其他淡水鱼相比有较大差异。鲢鱼肌肉和内脏中含有较高的EPA(icosapentaenoic acid:二十碳五烯酸)和DHA(docosahexaenoci acid:二十二碳六烯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达到了54%以上,其中n-3(ω-3)与n-6(ω-6)脂肪酸的比值分别为1.7(内脏)和1.9(肌肉),而其他内种淡水鱼的EPA和DHA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945.
鱼头和鱼内脏为鱼类在加工过程中废弃的主要组织,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等有益成分,有必要进行回收利用。双鳍舵鲣鱼的头部和内脏约占其鱼体重量的30%,富含蛋白质(14.4%-22.6%)。为了将这些废弃物中的蛋白质进行回收,分别采用双鳍舵鲣鱼内脏本身含有的内源性蛋白酶(自溶)和四种外源性的商业蛋白酶Papain W-40(E1),Pancidase NP-2(E2),Sumichiimu FP(E3)和Protease M(E4)对废弃物中的蛋白质进行水解(50℃,1~4h),考察自溶和不同酶解方法对蛋白质的回收率以及对回收液氨基酸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自溶法对废弃物中蛋白质的回收效果最好。当水解温度为50℃,水解时间为2h时,自溶法的蛋白质回收率最高,达到76%;其次为E2酶解法,回收率达到70%;E3酶解法效果最差,回收率为63%。进一步研究表明,自溶回收液(AE)的氨基酸总量也最高,达到11756 mg/100g,而采用E1、E2、E3和E4水解方法得到的酶解回收液(EE1、EE2、EE3和EE4)中氨基酸含量分别仅为10294、10642、8750、10121 mg/100g。感观评定结果表明,自溶回...  相似文献   
946.
为开发以鱼粉为原料的优质饲料蛋白源以及相关保健食品,开展了用不同鱼粉为氮源发酵枯草芽孢杆菌生产蛋白酶及其酶解效果的研究,比较了不同菌种的发酵效果,确定了最佳发酵时间.通过蛋白酶活性测定和氨基态氮含量测定分析了不同菌种的产酶能力和酶活性大小及其酶解效果.结果表明,用罗非鱼鱼粉和处理过的鳕鱼鱼粉发酵商业化的工业菌种枯草芽孢杆菌产生的酶活性显著高于鲢鱼鱼粉(P〈0.05),发酵后上清液中的氨基态氮含量也显著高于鲢鱼鱼粉(P〈0.05),即工业化的枯草芽孢杆菌对不同鱼粉的发酵效果不同,罗非鱼鱼粉和处理过的鳕鱼鱼粉发酵效果显著优于鲢鱼鱼粉.  相似文献   
947.
根据海洋微藻显微图像的特点,利用图像处理技术给出了自动统计海洋微藻数量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微藻图像进行小波去噪,并对去噪后的图像通过形态学的膨胀运算进行增强;然后利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和形态学的开运算对增强后的图像进行分割;最后对分割后的二值图像进行微藻区域标记,统计出在图像中的微藻数量,进而计算出水体中微藻的浓度.利用本文中所给出的方法编写了海洋微藻数量自动统计软件,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948.
300 W型绿光LED集鱼灯的光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高光谱剖面仪Hyperspectral profilerⅡ对国产300 W型绿光LED集鱼灯的光学特性进行了测量,并与国产1 kW型金属卤化物集鱼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kW型金属卤化物集鱼灯的光谱范围不仅包含整个可见光(波长为380~760 nm),并有部分紫外和红外光线,而绿光LED集鱼灯的光谱辐射量主要集中在绿光波段(490~560 nm),没有紫外线;绿光LED集鱼灯和1 kW型金属卤化物集鱼灯在空气中的衰减系数分别为0.2527和0.2494;当绿光LED集鱼灯总功率为9 kW(30盏×300 W)时,其0.01 lx照度分布的最深距离为85 m,而金属卤化物集鱼灯总功率为62 kW(62盏×1 kW)时,其0.01 lx照度分布的最深距离却仅为50 m.本研究表明,绿光LED集鱼灯具有良好的水中穿透性,且不会对船员的眼睛和皮肤产生负面影响,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49.
鱼粉的全球性缺乏已成为制约水产增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作者综述了近年来在非肉食性鱼类日粮中用动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替代后造成的负面影响(生产性能下降,生理和免疫机能降低,肉质品质劣化等)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原因和对策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探讨,旨在为非肉食性鱼类低鱼粉乃至无鱼粉日粮的开发提供思路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50.
Experimental culture of the native Amazonian fish tambaqui, Colossoma macropomum, in fixed cages was carried out over a period of 8 months, in Lake Urubu (Rio Grande do Norte, Brazil), to assess the viability of fixed cage culture of tambaqui and to test the influence of diet on growth rates. Nine synthetic net cages (1 m3) were each stocked with 45-day-old fish (mean weight 3 g; mean total body length 51 mm) at a density of 34 fry m–3. During the first 2 months of culture, fish were fed a balanced formulated feed on an as-fed basis at the rate of 5% body weight day–1. During months 3–8 this continued for fish in treatment 1 while those in treatment 2 were fed tropical regional fruits, on a wet weight basis at the rate of 5% body wt day–1. Fish in treatment 3 were given no supplementary feed. Monthly biometric measurements were made on all fish. Fixed cage fish culture was shown to be a viable and simple technique. Survival in all treatments was 100%. With balanced supplementary feed, production was 14.4 kg m–3, compared with 4.9 kg m–3 and 2.1 kg m–3, respectively, in the treatments where fish were fed with fruits and were not given any supplementary fe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