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2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林业   74篇
农学   89篇
基础科学   5篇
  39篇
综合类   528篇
农作物   88篇
水产渔业   235篇
畜牧兽医   1135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35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3 毫秒
991.
从福建省十个花生产区收集花生荚果样品,分离花生黄曲霉菌,对其产毒力、感染率和感染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黄曲霉菌不仅形态、生长速度有差异,而且产毒力、侵染力、感染指数之间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92.
首次报道了内生菌在我国热带旱稻种质幼苗中的分布情况。采用改良的苯胺蓝染色法对我国热带早稻种质进行内生菌活体检验,并对其进行分离和体外拮抗病原菌的活性初步评价。结果发现,在热带旱稻种质中可见到被染成蓝色的内生菌菌丝体或孢子体。供试的408份旱稻种质中,内生菌侵染率为69.6%;其中国内348份种质中的内生菌侵染率为69.0%,国外引进的60份种质中的内生菌侵染率为73.3%。采用组织块法从部分种质中分离到内生细菌与内生真菌,初步的抗性对峙试验结果表明,部分内生菌菌株具有明显的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993.
为探索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日本沼虾免疫防御系统中的作用,实验利用RACE方法克隆了日本沼虾SAA(MnSAA)基因cDNA全长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其在日本沼虾不同组织、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以及溶壁微球菌、嗜水气单胞菌和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后MnSAA在血淋巴细胞和肝胰腺中的表达情况,同时还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检测了MnSAA基因沉默后,日本沼虾再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其肝胰腺中激活子蛋白-1(AP-1)和B类清道夫受体(CD36)基因表达变化及虾的累积死亡率变化。结果显示,M n S A A基因c D N A全长649 b p(G e n B a n k登录号:MK292888),包含21 bp 5′非编码区,232 bp 3′非编码区,369 bp开放读码框,编码131个氨基酸残基;氨基酸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MnSAA蛋白属于急性期血清淀粉样蛋白A蛋白(A-SAA),在进化上与无脊椎动物香港牡蛎的亲缘关系最近;mRNA表达分析显示,MnSAA基因在日本沼虾的各组织和各生长阶段均有表达,分别在肝胰腺和成虾阶段中的表达量最高;病原体感染实验表明,在日本沼虾感染溶壁微球菌、嗜水气单胞菌和白斑综合征病毒后12~72 h,其血淋巴和肝胰腺中的MnSAA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RNAi实验显示,MnSAA基因沉默后,日本沼虾肝胰腺中AP-1和CD36基因分别在其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12~72 h和6~72 h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日本沼虾累积死亡率在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研究表明,MnSAA参与日本沼虾的抗病原体感染的反应,在日本沼虾的免疫防御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病毒感染后杂色鲍部分血清免疫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杂色鲍(HaliotisdiversicolorReeve)进行病毒悬液和PBS(对照)注射感染,研究其血清免疫因子SOD、ACP、AKP、MPO活性的变化,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1)注射病毒悬液组SOD活性变化为逐渐上升,至8h后达到最高点,然后逐渐下降;对照组SOD活力呈下降趋势,8h后上升,12h后恢复至初始水平,二者结果差异均为显著或极显著(P<0 05或P<0 01)。(2)注射病毒悬液组ACP与AKP活性的变化为:36h前变化不大,48h后明显上升;对照组ACP和AKP活性变化不大,二者结果除了第48小时外,差异均不显著(P>0 05)。(3)注射病毒悬液组MPO活性在第1小时内上升,然后逐渐下降,第8小时下降到最低点,随后逐渐上升;对照组在第1小时内下降,然后逐渐上升,第12小时升至最高点,然后逐渐下降,48h后与正常鲍活性基本一致。t检验显示,这两组结果在第1、4、8、24、36、48h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 05或P<0 01),在第2、12小时差异不显著。结果显示,在人工感染病毒48h内,杂色鲍体内的免疫因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血清中SOD活性降低,ACP及AKP活性显著升高,MPO活性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995.
人工感染的刺激隐核虫各期虫体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黄玮 《水产学报》2005,29(5):635-642
从天然感染的卵圆鲳鲹(Trachiruotus blochii)分离到1株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再经人工感染的方法收集各期虫体,制成电镜样品,对虫体进行超微结构研究。刺激隐核虫质膜的基本结构与淡水的多子小瓜虫的质膜相似,分为3层;外限制膜、外胞膜和内胞膜。刺激隐核虫的质膜小泡内充满大量电子致密物质(EDM)。幼虫、幼体和滋养体均具有复杂的口器,由胞咽、口肋、双动基体口纤毛和线带等组成,但不具备膜口类纤毛虫所具有的独特的细胞器:Lieberkuhn氏器。单动基体的体纤毛存在于幼虫、幼体和滋养体,但在包囊期,体纤毛和口器消失。各期虫体的胞质中具有线粒体、高尔基体和脂肪体等细胞器,有的阶段具有粘液囊、伸缩泡、食物泡、共生细菌等。粘液囊在大小、形态和分布上与多子小瓜虫的不同。文中分析了刺激隐核虫在形态上与多子小瓜虫的诸多差异,认为刺激隐核虫的分类更适合归于原口类(Promotome),而不是膜口类(Ophryoglenina)。  相似文献   
996.
997.
南美白对虾人工感染细菌后肝胰脏中主要变化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采自汕头的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运用病原菌人工感染、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MALDI-TOF/MS)、生物信息学和免疫印迹(Western-blot ting)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探索和鉴定对虾感染后肝胰脏中的主要变化蛋白。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人工感染溶藻酸弧菌6h之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肝胰脏的SDS-PAGE图谱出现12条明显差异条带,其中分子量分别为75kDa(命名为p75)和73kDa(命名为p73)的两种蛋白变化最为明显,进一步研究显示,p75和p73分别为血蓝蛋白的两个不同的亚基。提示,肝胰脏中的血蓝蛋白可能在对虾抗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本试验首次以体外培养的小鼠胸腺淋巴细胞为实验对象,加入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肌幼虫ES抗原做刺激物,通过对鼠胸腺淋巴细胞DNA损伤、凋亡水平的检测,进而证明旋毛虫肌幼虫ES抗原能够诱导鼠胸腺淋巴细胞发生调亡。掌握这种免疫细胞凋亡(apoptosis)发生的过程,对分析免疫应答的特点和调控,以及探索旋毛虫病(Trichinosis)的发病机制和提供防治对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为了解年龄、季节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的影响,以及PRRS在云南省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用RT-PCR方法对秋冬季云南省不同地区32个规模猪场552份抗凝全血样品进行PRRSV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猪只,以仔猪带毒的阳性率最高,为78.5%(113/144);秋季比冬季的感染率相对偏低,秋冬季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64.86%和75.36%;从区域看,滇东最高(73%),其次为滇南(72.7%),滇中(72.2%),滇西(67.2%),滇北(65.6%)。  相似文献   
1000.
2004年4月以来,广西的桂林、玉林、南宁、崇左、贵港、来宾6市共8个规模化猪场均发生以肺部严重病变、淋巴结肿大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疫病。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的基础上,采用已建立的诊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RTPCR技术和诊断猪圆环病毒2型的PCR技术,从这几个规模化猪场的病料中均扩增出特异的目的基因片段,证实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