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0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13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55篇
畜牧兽医   16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In this study, the activities of 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 (PAL), polyphenoloxidase (PPO), and peroxidase (POD) were assayed in cucumber seedlings (Cucumis sativus L.) at 0, 6, 12, 24, 48, 72, and 96 h after they were infested by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using spectrophotometric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herbivore infestation increased the activities of PAL, PPO, and POD. The enzymes showed different activity levels at different times after the infestation. The PAL activity reached the first high peak by 23.1% at 6 h and the highest peak by 29.1% at 48 h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The PPO activity reached the first high peak by 22.7% at 6 h and the highest peak by 52.6% at 24 h, and the POD activity reached the highest peak by 213.2% at 6 h and another higher peak value by 135.2% at 96 h.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nhanced activities of the enzymes may contribute to bioprotection of cucumber plants against B. tabaci infestation.  相似文献   
72.
KCl诱导虾夷马粪海胆幼体变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KCl对于虾夷马粪海胆幼体变态的诱导作用及对变态后个体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KCl对虾夷马粪海胆是一种极好的变态诱导剂,0.05 mol/L的KCl作用5~10 h诱导效果最佳,在提高变态率的同时,大大地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73.
混流式水轮机部分负荷叶道空化涡不稳定特性已成为制约水电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发展、扩大水轮机稳定运行范围急需研究的技术难题.该研究以HL702低水头混流式模型水轮机为研究对象,通过非稳态数值模拟技术及涡流可视化试验,对部分负荷工况下的叶道空化涡不稳定涡流演化及压力脉动特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叶道空化涡在水轮机转轮内为...  相似文献   
74.
非洲菊离体叶培养诱导不定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寻非洲菊离体叶片培养的不定芽再生条件,完善非洲菊离体叶片的不定芽再生体系,以不同解离方式(叶自株丛基部撕脱、叶自株丛基部剪切、叶柄剪半)的离体叶为外植体,进行不同激素浓度配比的试验。结果表明,除叶柄剪半的外植体无不定芽再生外,另2种离体叶在叶柄基部均有器官型再生不定芽和器官发生型再生不定芽。自株丛基部撕脱的离体叶于1/2MS+KT 5 mg/L +NAA 0.1 mg/L +蔗糖30 g/L的培养基中,器官型不定芽的直接再生率最高达60%~70%。再生比例为1~2,器官发生型再生率20%~30%,再生比例1~2。器官型不定芽再生主要集中在接种后4~12天的时间段内,而器官发生型不定芽形成主要集中在接种后12~24天的时间段内。若将KT换成BA的不同浓度,则仍以自株丛基部撕脱离体叶的器官型再生率最高达60%~70%,再生比例4~5,器官发生型再生率为50%~60%,再生比例为2~3。试验表明:BA和KT二者同属细胞分裂素类物质,二者浓度上的变化对不定芽再生影响不大,而二者种类不同对不定芽再生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75.
为了提高家兔繁殖力,使用不同剂量的FSH对家兔进行了超数排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剂量FSH处理母兔的平均排卵点数与平均卵泡发育数显著(P〈0.05)高于低剂量FSH组,两种处理方法的平均卵泡囊肿数与平均卵泡数则差异不显著(P〉0.05)。家兔早期胚胎发育观察结果表明:母兔交配后24h采胚所获取的胚胎大多处于1细胞期,交配后30h胚胎多处于2细胞期,交配后35h胚胎多处于4细胞期。采用52IU FSH进行超数排卵处理,对家兔的胚胎发育无影响。  相似文献   
76.
从采取的新鲜麋鹿血液中提取麋鹿基因组DNA,通过PCR的方法从麋鹿基因组中扩增麋鹿PrP蛋白核心片段的DNA,并分别在引物的5′和3′端引入EcoRⅠ和HindⅢ两个酶切位点,下游引物将原序列TATTAC突变为TAAT从变成两个终止密码子。通过两个酶切位点将麋鹿PrP蛋白核心片段DNA连接到pET-32a(+),转化DH5α,通过酶切鉴定和PCR鉴定,筛选出阳性克隆送菌液测序,从测序结果分析阳性克隆是否符合要求。测序正确后将核心片段基因连接到pET-32a(+),阳性质粒命名为MPrP-pET-32a(+),阳性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蛋白质纯化鉴定。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以CRP配套系母猪系猪为材料,研究其排卵与胚胎活力。结果表明:母系猪排卵数24.14个,比我国地方猪种平均排卵数21.58多2.56个;28-30d胚胎成活率80.35%,大于大约克的69.55%,小于二花脸猪的85.96%。母系猪的高排卵特性和较高胚胎存活量,为品系14.74头的高产仔数提供了生理前提。  相似文献   
78.
本文报道了经不同剂量60 Coγ射线辐照对姬松茸菌丝生长、扭结和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 0 2~ 0 5kGy低剂量辐射后的姬松茸菌丝 ,细胞壁比对照厚 ,而且细胞出现重度质壁分离。随着辐照剂量增大其细胞壁则变薄 ,而且细胞出现轻度质壁分离。经高剂量辐射后 ,姬松茸菌丝生长速度减缓 ,菌丝生长呈稀弱状 ,但与对照相比 ,采用低剂量辐射则有利于促进菌丝生长和提前扭结 ,其子实体增产率达 34 8%。  相似文献   
79.
菊花辐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52-10253,10262
综述了辐射诱变的方法及变异机理,探讨了当今菊花产业中辐射诱变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以辐射诱变、组培和分子标记相结合的复合育种的思路。  相似文献   
80.
天山马鹿胚胎移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培育特别优秀、经济价值高的种用公鹿,选择4头天山马鹿作供体,经过CIDR+FSH+PG诱导发情、超数排卵、人工授精,采集胚胎,获得13枚可用胚胎,将其移植给经CIDR+PMSG+PG诱导同期发情的13头天山马鹿,结果7头受体马鹿受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