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13篇
  免费   1201篇
  国内免费   2058篇
林业   1219篇
农学   2467篇
基础科学   419篇
  1208篇
综合类   8318篇
农作物   2830篇
水产渔业   884篇
畜牧兽医   4414篇
园艺   2998篇
植物保护   1015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63篇
  2022年   569篇
  2021年   726篇
  2020年   811篇
  2019年   911篇
  2018年   646篇
  2017年   944篇
  2016年   1258篇
  2015年   1140篇
  2014年   1310篇
  2013年   1171篇
  2012年   1644篇
  2011年   1761篇
  2010年   1417篇
  2009年   1426篇
  2008年   1320篇
  2007年   1495篇
  2006年   1142篇
  2005年   988篇
  2004年   728篇
  2003年   622篇
  2002年   476篇
  2001年   384篇
  2000年   393篇
  1999年   318篇
  1998年   265篇
  1997年   247篇
  1996年   217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182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11篇
  1962年   6篇
  1956年   12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以本课题组选育的苦瓜新品种如玉171、1702、如玉162、1614、1613、如玉136、如玉119、如玉135、如玉146、如玉129为试验材料,以新翠为对照,开展苦瓜新品种比较试验,对苦瓜的长势、抗病性、产量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筛选出高产优质且抗病性强的如玉162、如玉171与如玉119共3个苦瓜新品种,为苦瓜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52.
"吉菜豆1号"为吉林省农科院经济植物研究所培育出的优良菜豆新品种,以其为材料,研究了肥料种类、种植密度、施肥量及播期对其产量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的栽培组合。最终确定本试验条件下,A_2B_1C_2D_1即肥料2(N∶P_2O_5∶K_2O=12∶18∶15),株距40cm,施肥量35kg/667m^2,播期4月28日为最佳栽培组合,并为"吉菜豆1号"在吉林省地区的标准化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3.
IL-1Ra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天然存在的细胞因子拮抗剂,结合于IL-1受体后不引起IL-1效应。文章通过RT-PCR从人的胎盘组织中克隆了人IL-1Ra基因,使其在大肠杆菌DH5α中重组表达。结果表明,克隆到了460bp左右的目的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18ku左右的目的蛋白,目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量占总蛋白20%左右,为IL-1Ra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4.
水稻籼粳杂种一代生育期的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生育期不同的籼型野败恢复系和保持系与典型粳稻和籼粳中间型亲本配制成80份籼粳杂种一代组合,用亚种肉品种间杂交为对照,研究了籼粳稻杂种一代生育期的表现。结果表明,以籼粳亚种间杂种一代生育期优势最强,一般都超过双亲平均值;品种间杂种一代生育期优势最弱,接近中亲值;籼或使型亲本配籼粳中间型亲本,杂种一代生育期优势介于上述两类型组合之间。籼粳杂交由于双亲的不同,组合间F1生育期优势差异很大,有的组合甚至出现负向优势.这种生育期优势差异既受双亲本身生育期的迟早所支配,如杂种一代生育期长短排列顺序为中籼/晚粳>中籼/早或中粳>早籼或早熟中籼/晚粳>早籼或早熟中籼/早或中粳;又受籼型亲本所含的野败恢、保遗传基因所制约,凡用籼型野败恢复系配制的籼粳杂种一代其生育期优势明显减弱,并与双亲籼、粳遗传距离的大小有关,杂种一代生育期优势随双亲籼、便遗传距离的扩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955.
IAA与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发育的关系及烯效唑的调节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以汕优413及其父本品种中413为材料,研究了内外源IAA在籽粒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植物生长延缓剂S-07对其强、弱势粒灌浆过程的影响。在灌浆前期,强势粒抑制弱势粒的发育,外源IAA可代替强势粒的这种抑制作用;灌浆过程中强、弱势粒内源IAA的变化动态存在差异,其中强势粒的内源IAA在开花后急剧上升,8 d左右达最高峰;而弱势粒的IAA水平开花后则有一段约12 d的“滞缓期”,在开花后20 d左右才有一高峰出现。强弱势粒对3H-IAA的合成和吸收能力差异可能是导致其内源IAA水平不平衡的原因之一。孕穗末期喷施S-07可部分抑制强势粒的发育而相对促进弱势粒的发育,提高弱势粒千粒重;孕穗末期喷施S-07溶液可降低强势粒但提高弱势粒灌浆前期的内源IAA水平。  相似文献   
956.
采用模拟咪唑乙烟酸土壤残留,以油菜盆栽试验研究萘二甲酐对咪唑乙烟酸土壤残留的解毒效果和解毒机理。结果表明,咪唑乙烟酸25g ai/hm2用量下对油菜有较重药害,可使油菜苗的株高、鲜重等生长指标和谷胱甘肽(GSH)含量、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力、氨基酸含量等生理指标明显降低。用种子重量0.5%萘二甲酐(NA)湿润拌种处理油菜种子能减轻咪唑乙烟酸对油菜苗的药害。萘二甲酐+咪唑乙烟酸处理的油菜苗株高和鲜重明显高于咪唑乙烟酸处理。萘二甲酐和咪唑乙烟酸都能导致油菜苗的氨基酸含量发生变化,并对GSH含量和GST活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咪唑乙烟酸25g ai/hm2处理相比,萘二甲酐加入咪唑乙烟酸后,使16种氨基酸含量升高,只有脯氨酸含量降低,氨基酸总量升高;GSH含量略有增加,但GST活力有显著提高。可以认为提高油菜苗氨基酸含量和GST的活力是萘二甲酐对咪唑乙烟酸解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57.
For the two-line hybrid rice system, pol en sterility is regulated by recessive gene that responds to temperature. The recessive gene controlling thermo-sensitive genetic male sterility (TGMS) is expressed when the plants are grown in conditions with higher or lower critical temperatures. To transfer tgms gene(s) control ing TGMS to Thai rice cultivars by backcross breeding method, a male sterile line was used as a donor parent while Thai rice cultivars ChaiNat 1, PathumThani 1, and SuphanBuri 1 were used as recurrent parents. The BC2F2 lines were developed from backcrossing and selfing. Moreover, the 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 markers were developed for identifying tgms gene and the linked marker was used for assisting selection in backcrossing. The identification lines were confirmed by pol en observ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e success of introgression of the tgms gene into Thai rice cultivars. These lines will be tested for combining ability and used as female parent in hybrid rice production in Thailand.  相似文献   
958.
【目的】 研究水稻EARLY STARVATION1 (OsESV1)基因对水稻淀粉代谢的影响。【方法】 通过CRISPR-Cas9技术获得osesv1突变体,考查osesv1的表型及胚乳淀粉的理化特性,分析OsESV1的表达特性及相关功能。【结果】 OsESV1蛋白在植物界中十分保守。osesv1突变体株高、穗长、每穗粒数低于野生型,分蘖数显著多于野生型,叶片中淀粉含量显著下降,籽粒中的直链淀粉含量上升,而总淀粉含量无明显变化。OsESV1呈组成型表达,并且具有昼夜节律表达的特征。OsESV1蛋白定位在叶绿体内且呈点状分布。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结果表明OsESV1蛋白可以与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小亚基(OsAGPS) 2a和OsAGPS1互作。【结论】 OsESV1基因影响水稻叶片的淀粉合成途径,而对胚乳淀粉合成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59.
五个水稻籼粳杂种一代与其双亲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990年和1991年 在13 3 m2 群体条件下,5个水稻籼梗杂种一代稻谷产量为7.61~ 10.61 t/hm2,具明显的杂种优势,超中亲值13.96%~84.26%。 籼粳杂种在生物学特性上主要表现为:由于每穗颖花大而使库容量超中亲值27.68% ~71.15%;叶面积指数大和叶面积延续时间长导致作物生长率较高,而使得生物学产量超中亲值11.79% ~41.27%;经济系数不表现优势。在栽培和育种上宜将高而稳的结实率作为高产主要目标,稳定经济系教,保持适宜群体叶面积。  相似文献   
960.
以甬优12在居于5 300℃积温线的浙江中部新昌县的试验实践为基础,提出了1 000 kg/667 m2手插栽培的基本技术思路、群体生育指标及主要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