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44篇 |
免费 | 703篇 |
国内免费 | 22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4篇 |
农学 | 91篇 |
基础科学 | 48篇 |
164篇 | |
综合类 | 873篇 |
农作物 | 90篇 |
水产渔业 | 4326篇 |
畜牧兽医 | 336篇 |
园艺 | 4篇 |
植物保护 | 2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39篇 |
2023年 | 135篇 |
2022年 | 121篇 |
2021年 | 212篇 |
2020年 | 285篇 |
2019年 | 337篇 |
2018年 | 252篇 |
2017年 | 343篇 |
2016年 | 275篇 |
2015年 | 201篇 |
2014年 | 241篇 |
2013年 | 391篇 |
2012年 | 283篇 |
2011年 | 312篇 |
2010年 | 222篇 |
2009年 | 195篇 |
2008年 | 182篇 |
2007年 | 203篇 |
2006年 | 170篇 |
2005年 | 173篇 |
2004年 | 151篇 |
2003年 | 129篇 |
2002年 | 97篇 |
2001年 | 140篇 |
2000年 | 117篇 |
1999年 | 94篇 |
1998年 | 54篇 |
1997年 | 77篇 |
1996年 | 84篇 |
1995年 | 71篇 |
1994年 | 62篇 |
1993年 | 54篇 |
1992年 | 45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根据2010年2月、5月、9月和11月对舟山渔场禁渔线以外海域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调查中共捕获鱼类80种,隶属于13目,49科,59属,其中以鲈形目最多(30种)。Simpson多样性指数(C)、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呈现出9月以后逐渐升高、随后下降、5月基本达到最低点的趋势,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在5月较高,表明5月鱼类种类丰富度较高。资源生物量曲线(ABC)的结果受优势种影响较大,2月质量优势度曲线位于数量优势度曲线之上;5月质量优势度曲线与数量优势度曲线相交;9月和11月数量优势度曲线位于质量优势度曲线之上。营养级-平均体质量关系曲线斜率的绝对值5月最小,9月最大,表明经过伏季休渔以后,9月鱼类平均体质量有所增加,特别是高营养级鱼类,而经过持续捕捞以后,至5月鱼类平均体质量整体降到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82.
83.
不同光照周期下鲇幼鱼的日摄食节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温(23±1)℃,研究了鲇幼鱼自然光照、持续光照(自然光或日光灯作光源)和持续黑暗条件下的日摄食节律.试验结果表明,3种光照周期下,鲇幼鱼昼夜均有连续摄食特性,期间具有明显的摄食高峰(夜间)和低谷(白天),鲇幼鱼有明显的日摄食节律;持续黑暗与自然光照周期下的鲇幼鱼日摄食节律基本一致,持续光照与自然光照周期下的鲇幼鱼日摄食节律有所差异.研究证明,鲇幼鱼在3种光照周期下均属于典型的夜晚摄食类型;光照周期的改变对鲇幼鱼的日摄食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84.
鱼粉的全球性缺乏已成为制约水产增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作者综述了近年来在非肉食性鱼类日粮中用动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替代后造成的负面影响(生产性能下降,生理和免疫机能降低,肉质品质劣化等)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原因和对策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探讨,旨在为非肉食性鱼类低鱼粉乃至无鱼粉日粮的开发提供思路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5.
南沙岛礁周围水域主要鱼类食物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南沙岛礁周围水域收集了43种主要鱼类,共940个胃含物,根据对它们的食性分析,并依其食料生物的生态类群以及消化器官特点,一般可划分为浮游生物食性、底栖动物食性、游泳动物食性、浮游生物兼底栖动物食性、底栖动物兼游泳动物食性等5种食性类型。根据食物网中各营养级的相互关系,初步划分为4个营养级,即初级生产者(海洋植物)、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低级肉食性动物和中级肉食性动物、高级肉食性动物。并根据这些营养级的划分,南沙岛礁周围水域43种主要鱼类可分低级肉食性鱼类,中级肉性鱼类和高级肉食性鱼类,它们的比为28105。灰裸顶鲷是南沙岛礁周围水域三重剌网举足轻重的捕捞对象,从食物网的观点出发,应加强灰裸顶鲷幼鱼期敌害鱼和其竞食者的捕捞,为低级肉食性经济鱼类除害,灰裸顶鲷就有可能增加资源量。 相似文献
86.
诺氟沙星在鱼类细菌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锂细菌出血性败血病致病菌强毒力菌株对诺氟沙星(Norfloxacin)等7种抑菌药物进行体外敏感性测定。其中诺氟沙星高度敏感,最小抑菌浓度〈0.2ug/mL。体内抗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kg鱼体重注射1mg诺氟沙星和口服10mg/d诺氟沙星均能有效杀灭致病菌,提高感染鱼成活率,诺氟沙星的药动学研究表明,混饲给药后0.75h至24h,血药浓度在0.2ug/mL以上,据此确定给药方案:口服给药剂量为 相似文献
87.
不同驯食方式对鳜鱼胃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国英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8,(2)
在水族箱中,对用建立摄食条件反射过渡法驯化和饥饿后直接驯化法驯化的鳜鱼胃肠道中消化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表明: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的活性随投饲和摄食活动而变化.投饲后,鳜鱼体内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活性缓慢上升;而摄食后,食物进入消化道,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活性则迅速升高.在摄食条件下,消化道类胰蛋白酶的活性高于胃蛋白酶.条件反射组的类胰蛋白酶活性、驯化率和生长比速均显著高于直接驯化组,从而说明采用条件反射法驯化比较符合鳜鱼的生理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8.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dding fish oil (FO) to ruminant animal diets increased vaccenic acid (VA; t11 C18:1) accumulation in the rumen. Therefor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ietary FO amounts on selected strains of rumen bacteria involved in biohydrogenation. A single‐flow continuous culture system consisting of four fermenters was used in a 4 × 4 Latin square design with four 9 days consecutive periods. Treatment diets were as follows: (i) control diet (53:47 forage to concentrate; CON), (ii) control plus FO at 0.5% (DM basis; FOL), (iii) control plus FO at 2% (DM basis; FOM) and (iv) control plus FO at 3.5% (DM basis; FOH). Fermenters were fed treatment diets three times daily at 120 g/day.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each fermenter on day 9 of each period at 1.5, 3 and 6 h post‐morning feeding and then composited into one sample per fermenter. Increasing dietary FO amounts resulted in a linear decrease in acetate and isobutyrate concentrations and a linear decrease in acetate‐to‐propionate ratio. Propionate, butyrate, valerate and isovalerate concentrations were not affected by FO supplementation. Concentrations of C18:0 in fermenters linearly decreased, while concentrations of t10 C18:1 and VA linearly increased as dietary FO amounts increas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c9t11 and t10c12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were not affected by FO supplementation. The DNA abundance for 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 Butyrivibrio vaccenic acid subgroup, Butyrivibrio stearic acid subgroup and Butyrivibrio proteoclasticus linearly decreased as dietary FO amounts increased. In conclusion, FO effects on trans fatty acid accumulation in the rumen may be explained in part by FO influence on Butyrivibrio group. 相似文献
89.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广大池塘养鱼的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改善其生态环境。本试验在武汉新洲973项目实验基地9个陆基鱼池中进行了三种不同混养模式鱼类生长和效益的比较研究,每种模式设3个重复。模式Ⅰ中放养草鱼、鲢、鳙和高背鲫;模式Ⅱ中放养草鱼、鲢、鳙、匙吻鲟和高背鲫;模式Ⅲ中放养草鱼、鲢和高背鲫。
结果表明:通过122d的养殖试验,模式Ⅱ中草鱼的生长不仅显著高于模式Ⅰ和模式Ⅲ(P<0.05),而且其经济效益模式Ⅱ同样高于模式Ⅰ和模式Ⅲ。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