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6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599篇
林业   325篇
农学   490篇
基础科学   588篇
  1040篇
综合类   1854篇
农作物   221篇
水产渔业   284篇
畜牧兽医   300篇
园艺   93篇
植物保护   21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测定菜籽油中芥酸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多通道PDA型近红外光谱仪,应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菜籽油中芥酸含量与近红外透射光谱的校正模型,讨论多项式求导及平滑的窗口宽度和相关系数法筛选有效波长对校正模型的影响,并对10个预测集样品利用预测相关系数Rp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指标进行了预测精度分析,结果发现:在使用全谱数据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时,一阶7点求导及平滑的预处理方法结果最佳,此时建模效果为:Rp=0.739,RMSEP=1.659;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系数法筛选波长后的建模效果为:Rp=0.958,RMSEP=0.963。后者Rp提高29%,RMSEP减少42%。由此可得出多项式求导及平滑法和相关系数法相结合对校正模型稳健性,预测精度都有较大提高的结论。研究证明:多通道近红外光谱仪快速测测菜籽油中芥酸含量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2.
苹果跌落冲击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果品跌落冲击力学特性的研究是表征其流变性能、跌落损伤机理以及设计作业件的基础。构建果实自由跌落冲击力学参数测试系统,对“富士”苹果进行不同高度的单次自由跌落、同一部位的多次跌落试验。在测试获得冲击力-时间数据的基础上,基于运动学原理进行理论分析计算,得到加速度-时间、冲击力-变形量、应力-应变以及跌落冲击弹性恢复系数等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跌落高度、跌落次数的增加,苹果冲击力、加速度峰值、冲击最大变形、冲击结束后的残余变形逐渐增大。苹果跌落弹性恢复系数随着跌落高度而逐渐降低,随着跌落次数增加而逐渐增大。跌落次数对跌落变形量增加的影响不显著,随着跌落次数的增加残余变形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33.
通过系统采集土壤和油菜作物样品,研究了铜陵矿集区土壤锌含量的分布特征,影响土壤锌生物有效性的因素,油菜不同部位锌的富集规律。结果表明,由于成岩成矿活动导致成土母质中锌的富集,铜陵矿区周围耕作土壤锌含量普遍较高。矿业开发活动进一步加剧了土壤锌污染,其中污染程度最重的是矿区残坡积母质上发育的旱作土壤,其次为矿区下游引用污水灌溉的水稻土。土壤有效锌含量主要取决于全量锌的含量,其他影响因素主要是pH和有机质含量。土壤锌的DTPA提取率与土壤pH呈负相关,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油菜籽实中锌的含量显著高于秸秆,二者平均含量分别为44.8mg·kg~(-1)和24.2mg·kg~(-1)。且秸秆锌含量受土壤有效锌含量的控制比较明显,而籽实累积锌的效率随土壤锌含量升高而递减的趋势明显。在较高的有效锌水平(>20mg·kg~(-1))下,油菜籽实中的锌含量不再随有效锌含量升高而增加,甚至出现降低的趋势。因此,虽然研究区的土壤锌污染现象十分普遍,但并不致于导致油菜籽实中锌的过量富集。但锌污染对油菜作物生长和籽实产量的影响以及对于其他作物食品安全的影响,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4.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氮流失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212.69km^2的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氮素在大尺度范围内的流失规律。结果表明,雨季中、雨季后氮的流失量明显高于雨季前,分别为雨季前的2.9倍、2.36倍;位于下游的监测点氮的浓度偏高;随着雨季的到来旅游景点、果园径流中氮的浓度会明显增加;各项污染物的季节变异系数较大的点,位于农业活动比较剧烈和径流季节变异较大的区域,而在水库或塘坝污染物的季节变异较小。不同水文期,河流水体中氮素的主要形态不同,各监测点雨季前、雨季后以溶解态氮为主,雨季中溶解态氮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在部分河道以颗粒态为主。雨季前径流中氮的流失以NO3^--N为主,约占总氮的65%,随着雨季的来临所占比例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5.
箱式路面体系车辆通过性机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评价机械化路面器材对车辆安全通行的保障能力,根据箱式路面器材的结构和受力特点进行结构简化,探讨铰接箱式路面体系与土壤相互作用模型。在沉陷计算的基础上分析集中载荷和均布载荷条件下行驶阻力和挂钩牵引系数的计算公式,提出铰接箱式路面体系车辆通过性评判方法,分析了附着系数、地基参数、结构尺寸对路面器材车辆通过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在暖通空调(HVAC)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中,调节阀口径大小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自控系统的调节特性,从而影响到空调系统的节能效果和设备运作效率。文章以南京禄口机场物流中心空调自控系统为例,介绍如何选择空调自控系统中阀门口径。  相似文献   
37.
透水性铺装地面是雨水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文通过建立透水砖铺装地面物理模型,采用3种透水砖铺装形式(垫层由不同厚度的无砂混凝土、碎石、中砂组合而成)和1种不透水砖铺装(对照),研究不同垫层结构的透水砖铺装地面在降雨条件下的产流与入渗规律。结果表明:3种透水砖铺装地面系统对地面产流均具有明显的削减作用;在模拟降雨强度为59.36 mm/h的情况下(相当6年1遇1h降雨量),无砂混凝土10 cm和石子15 cm垫层结构的入渗效果最优,此时无地面产流,其径流系数比不透水性铺装对照处理减小85%。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灌浆初期高温胁迫对水稻籽粒活性氧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为耐热水稻种质资源的筛选和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普遍推广种植的8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在灌浆初期进行高温胁迫(38 ℃/32 ℃,昼/夜),研究各水稻品种在灌浆初期高温胁迫下的ROS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产量及其构成要素以及稻米品质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相比,灌浆初期高温胁迫导致水稻籽粒O-2·和H2O2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增加。在不同水稻品种中,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对灌浆初期高温胁迫的响应具有差异性。高温胁迫下,产量损失较大水稻品种的O-2·和H2O2含量增幅较大,淀粉合成酶活性受高温胁迫影响也较大。灌浆初期高温胁迫导致水稻结实率、千粒质量、收获指数和产量显著下降,其中黄华占和湘两优900的产量损失较小,在灌浆初期的耐热性较强;粤王丝苗、泰优390和湘两优2号的产量损失较大,在灌浆初期的耐热性弱。灌浆初期高温胁迫导致糙米率、精米率和淀粉含量显著下降,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增加。高温胁迫下,产量损失较大水稻品种的淀粉含量下降幅度较大,稻米品质受高温胁迫影响也较大。在高温胁迫下,水稻产量与ROS含量显著负相关,而与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正相关。产量、籽粒加工指标、淀粉含量和淀粉合成酶活性的抗逆系数与ROS含量的抗逆系数显著负相关,而与抗氧化酶活性的抗逆系数显著正相关。【结论】灌浆初期高温胁迫导致水稻籽粒ROS过量积累是降低淀粉合成酶活性和淀粉含量,进而导致产量和稻米外观加工品质下降的重要因素。ROS的增加量可作为灌浆初期水稻耐热性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9.
利用座落于江都市小纪镇良种场的FACE平台,研究了FACE条件下,不同氮素水平水稻土壤的生理生化指标及微生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高N水平下,FACE圈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基础呼吸作用、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氨化作用及放线菌数量都比对照高,而低N水平下,除真菌、放线菌数量以及氨化作用外,其他指标均比对照低。FACE条件下,高氮处理与低氮处理相比较,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基础呼吸作用、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氨化作用以及细菌数量分别提高610.57%、56.55%、24.32%、9.43%、1.09%和225%,供氮水平对FACE条件下水稻土生理生化指标以及微生物群落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0.
采用造林技术于冻结滞水理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树木根系发育分布与冻结滞水的相关性,为防治荒漠,提高造林成活率提供理论技术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苗木和高秆造林树木根系主要分布在地表以下20 cm~75 cm深度内,即冻结滞水富水带内,含水量达40%~50%,春季冻融水满足苗木生根成活的要求.80 cm~160 cm深度分贫水带,含水量〉5%,高杆造林树木根系极少.到160 cm~200 cm含水量增加,发育,第二层根系。冻结滞水资源是提高苗木成活率,生存繁的重要水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