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60篇
  免费   1329篇
  国内免费   1301篇
林业   3192篇
农学   1554篇
基础科学   1294篇
  1738篇
综合类   11432篇
农作物   1048篇
水产渔业   1276篇
畜牧兽医   2091篇
园艺   780篇
植物保护   985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66篇
  2022年   568篇
  2021年   688篇
  2020年   704篇
  2019年   790篇
  2018年   367篇
  2017年   634篇
  2016年   751篇
  2015年   768篇
  2014年   1209篇
  2013年   1223篇
  2012年   1961篇
  2011年   1868篇
  2010年   1462篇
  2009年   1565篇
  2008年   1373篇
  2007年   1598篇
  2006年   1298篇
  2005年   1117篇
  2004年   807篇
  2003年   735篇
  2002年   572篇
  2001年   544篇
  2000年   479篇
  1999年   341篇
  1998年   277篇
  1997年   234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计算机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课堂。计算机实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所用知识种类较多,实验方法多样,是促进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902.
运用生态系统组合模型,对2005-2009年漓江流域生态系统的生态供需状态、生态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系统多样性与发展能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近年来,漓江流域流经市县生态赤字现象严重(除市区外);万元GDP生态足迹呈现小幅度上升,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生态系统多样性不足,经济系统发展能力不高。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保护上游水源林、建设生态防洪补水工程、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创造合作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建立生态补偿与旅游经济互动发展机制等措施来保护漓江流域,从而实现其“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03.
在对三峡库区自然环境及生态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类比方法估算了三峡库区农业系统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结果显示2008年三峡库区耕地CO2,CH4,N2O的排放量分别为10,7,0.5万t/a。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山地综合立体开发模式、立体生态渔业养殖模式、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模式、特色循环生态农业复合模式4种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及相应的减排对策。  相似文献   
904.
中国土地资源安全评价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许国平 《水土保持研究》2012,19(2):276-279,284
土地资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载体,其安全关乎粮食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对区域土地资源进行安全评价研究,既有利于落实国家土地保护政策,也可为区域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提供现实参考。近些年来,在土地资源安全理论研究、耕地与粮食安全研究、基于承载力的土地资源安全研究、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等研究领域均取得显著进展。论文着重分析土地资源安全研究的新进展,对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安全研究最新成果及其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成效和前景进行评析,对我国土地资源安全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提出了新时期土地资源安全研究的主要方向和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905.
生态滤沟对城市路面径流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路面径流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运用工程措施对其实施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在西安理工大学露天试验场设计和建设了6条不同配置方式的生态滤沟,通过试验分析生态滤沟对城市路面径流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所选的基质中粉煤灰的净化效果较好,其对铵氮、总氮、可溶性正磷酸盐、总磷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30%~45%,25%~30%,90%~95%,60%~90%;较无植被情况,在有植被条件下生态滤沟对总氮的去除率可提高5%~30%,而对磷的净化效果相差不大;随着入流水力负荷的增大,生态滤沟对污染物的去除率会降低,铵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在高水力负荷和低水力负荷时相差10%左右,可溶解性正磷酸盐和总磷的去除率在高负荷和低负荷时相差可达30%左右;随着进水污染物浓度的增大,COD、可溶解性正磷酸盐、总磷的去除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铵氮去除率呈现增大趋势,总氮去除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随着入流时间的延续,生态滤沟对入流流量、入流水量、入流污染负荷的削减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906.
The threat imposed by increased sediment loading rates ranks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stressors affecting coral reef ecosystems worldwide. This study represents an effort to quantify the effects of unpaved roads on erosion rates in a dry sub-tropical area of Puerto Rico and is intended to aid in developing scientifically-based erosion mitigation strategies. Hence, the specific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1) measure sediment production rates from unpaved roads; (2)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recipitation, rainfall erosivity, slope, plot length, and vegetation cover on sediment production rates; and (3) compare measured sediment production rates to published surface erosion data from roaded and natural sites in the Eastern Caribbean. Sediment production from nine abandoned road segments with varying slopes and plot lengths were measured with sediment traps in southwestern Puerto Rico from August 2003 to September 2005.  相似文献   
907.
通过野外放水冲刷模拟试验,以神府煤田为例,对比分析煤田建设中扰动地面和原始地面的水沙动态过程,探讨煤田建设中人为扰动地面的产流产沙规律。结果表明:1)土壤入渗率、径流含沙量、土壤剥蚀率均随放水流量和坡度的增大而增大;2)放水流量在5~25 L/min时,扰动地面的平均土壤入渗率(0.14~0.51 mm/min)、径流含沙量(62.16~118.66 g/L)和土壤剥蚀率(19.38~202.58 g/(m2.s))分别是原始地面(0.31~0.61 mm/min、1.61~12.05 g/L和0.24~21.75 g/(m2.s))的0.44~0.73倍、10~39倍和9~79倍;3)坡度在5°~18°时,扰动地面的平均径流含沙量(36.19~155.96 g/L)和土壤剥蚀率(0.79~2.70 g/(m2.s))分别是原始地面(3.27~9.62 g/L、0.05~0.19 g/(m2.s))的11~23倍和14~22倍;4)原始地面与扰动地面的土壤剥蚀率与放水流量和坡度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研究结果对矿区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及水土流失测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08.
山东省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关系日益密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制约着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的质量影响着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以山东省作为研究区域,建立城市化指标体系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权值法和引进耦合协调模型,计算全省17个地市的城市化和土地集约利用指数及二者的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结合计算结果综合分析各市城市化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情况.结果表明:(1) 城市化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之间关系密切,二者相互作用.(2) 山东省17个地市中大部分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相匹配,且处于较低水平或低水平的城市协调发展阶段.(3) 城市规划者和管理者必须将城市化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909.
甘肃西部地区的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十分丰富,对当地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利用率极低,已经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农业和经济发展。因此,在甘肃西部地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对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调查和研究表明,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为了合理利用甘肃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促进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加强政府部门监督和合理开发并重的原则。  相似文献   
910.
广西乡土阔叶树种资源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广西乡土阔叶树种资源现状、主要功能分析及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大叶栎(Castanopsisfissa)、木周木(Lithocarpus thalassica)、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西南桦(Betula alnoides)等最具前途乡土树种的介绍,提出应加快乡土阔叶树种遗传改良技术研究,提高乡土阔叶人工造林良种化率;重视乡土阔叶树种造林技术研究,提高阔叶树种经济效益;制定配套政策措施,鼓励发展乡土阔叶树种种植与林产品加工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