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85篇 |
免费 | 811篇 |
国内免费 | 54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512篇 |
农学 | 676篇 |
基础科学 | 230篇 |
1318篇 | |
综合类 | 3287篇 |
农作物 | 649篇 |
水产渔业 | 647篇 |
畜牧兽医 | 587篇 |
园艺 | 238篇 |
植物保护 | 39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63篇 |
2023年 | 218篇 |
2022年 | 221篇 |
2021年 | 262篇 |
2020年 | 310篇 |
2019年 | 376篇 |
2018年 | 239篇 |
2017年 | 390篇 |
2016年 | 473篇 |
2015年 | 366篇 |
2014年 | 487篇 |
2013年 | 564篇 |
2012年 | 627篇 |
2011年 | 662篇 |
2010年 | 495篇 |
2009年 | 466篇 |
2008年 | 391篇 |
2007年 | 424篇 |
2006年 | 381篇 |
2005年 | 284篇 |
2004年 | 213篇 |
2003年 | 164篇 |
2002年 | 155篇 |
2001年 | 157篇 |
2000年 | 144篇 |
1999年 | 130篇 |
1998年 | 123篇 |
1997年 | 94篇 |
1996年 | 95篇 |
1995年 | 87篇 |
1994年 | 66篇 |
1993年 | 58篇 |
1992年 | 56篇 |
1991年 | 47篇 |
1990年 | 39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以11个春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稀植栽培处理条件下,分蘖成穗、分蘖发生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稀植处理加快了分蘖的发生速度,提高了穗层整齐程度,增加单株收获穗数;稀植栽培有效提高品种分蘖率,降低分蘖消亡率,增加群体中分蘖比例;分蘖成穗率与基本苗呈负相关,与产量呈正相关,随基本苗的降低,所有供试品种分蘖成穗率均表现为A3>A2>A1。 相似文献
992.
对蜜童无籽小西瓜种植密度及留瓜方式进行试验,采用复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重复3次,小区面积15m2,设A、B共2个因素(各4个处理)。结果表明:最优的处理为A2B4,即定植密度为400株/667m2,采用5蔓留5果的整枝方式,产量达到5818.47kg。试验中密度是影响产量的主导因素,密度和整枝留果的最佳组合是获取高产重要调节因素。 相似文献
993.
以14个稳定的品种(系)为材料,对其5个品质指标(粗蛋白含量、GMP、伯尔辛克值、沉降值、湿面筋含量)、5个产量性状(株高、穗长、有效分蘖、千粒重、单株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个品种依据其各自的最适氮肥、密度组合可以分为高密高肥、低密高肥、中密高肥等4类。依靠N肥和密度处理中品质性状的最适表现可以将不同的基因型的春小麦分开,这种分类方法为品种区划提供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994.
公共产品建设问题一直制约着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建设,文章以欠发达地区个案为依据,结合路径依赖理论,分析了欠发达地区贫困问题存在的根源,并结合实际提出来解决问题的原则与路径。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试验于1984—1986年在湖南常德县进行,获得亩产皮棉113.8公斤优化方案,其理想株型的成铃模式为:密度4000株/亩;单株成铃率27%,单株成铃数16.35个;单株果节数60.6个,总果节24.24万个/亩;单铃重4.34克,衣分38~39%;亩铃数6.54万个。研究发现,栽培条件对棉株群体与个体成铃率和成铃数有明显影响,其中以密度效应最显著,氮素次之,磷、钾肥和花铃肥施氨比亦有一定影响,且各因素之间有一定程度的互作。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筛选出培育柚木Tectona grandis小棒槌苗的最佳育苗基质和育苗密度.【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基质和育苗密度对柚木小棒槌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和结论】在不施肥情况下,6个月生和12个月生不同处理间柚木小棒槌苗的地径、根粗、地下鲜质量等指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各处理小棒槌苗棒槌度均达到规格要求(棒槌度1.57);12个月生小棒槌苗的品质进一步提高,V(黄心土)∶V(河沙)=2∶1,密度150株·m-2、V(黄心土)∶V(河沙)=2∶2,密度200株·m-2和V(黄心土)∶V(河沙)=3∶2,密度150株·m-23个处理达到了出圃造林的要求(棒槌度1.57,0.8 cm地径1.6 cm);不同育苗基质配比间和不同育苗密度水平间,地径、根粗和地下鲜质量等指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对培育柚木小棒槌苗品质的影响是密度基质.生产12个月生柚木小棒槌苗的基质以V(黄心土)∶V(河沙)=2∶1或2∶2,密度以150~200株·m-2为佳. 相似文献
999.
罗明灿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1994,(1)
林分密度控制图是按照林分测树因子中的树高(H)、胸径(D)、蓄积(M)与立木密度(N)之间相互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编制的。它是以数日的形式来表达林分密度与单位而积蓄积量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本文根据林分生长规律和密度效应法则介绍了天山云杉人工幼林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编制过程及应用示例,它可应用于定量间伐、产量预估和资源清查等,是一种森林经营图,是集约经营的重要工具,具有直观、简明、应用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00.
大学生校外网络生活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晓明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10(1):88-90
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河北某高校大学生校外网络生活现状为例,通过对全校不同院系、专业和年级大学生的随机调查和座谈,总结出了目前大学生校外网络生活特点、成因,并且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