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76篇
农学   72篇
基础科学   60篇
  46篇
综合类   417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8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Within aquaculture, genetic engineering (GE) is emerging as a powerful method for breed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nd for developing alternative sources of feed and vaccines to combat diseas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use of GE in aquaculture raises ecological, ethical and economic concerns. For instance,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feed could be spread to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and consumed by other marine organisms, and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may conceivably occur from DNA in feed or vaccines to a recipient genome or by faeces to the environment. Numerous reports have described beneficial effects such as viral disease resistance following DNA vaccination. However, side effects, such as activation of other genes than those which are central in immune defence mechanisms, may occur and warrant further investigations. In order to achieve sustainable introduction of GE, it is crucial that appropriate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s and ethical considerations are done prior to large-scale introduction of GE products such as DNA/GE vaccines and GM feed in commercial fish farming. This may result in a solid basis for the avoidance of potentially undesirable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If GE can help make aquaculture a sustainable industry, this opens the possibility of positive market and consumer responses. This can best be achieved by involving the stakeholders from the conceptual stage to the commercial stage by facilitating a transparent process whose purpose is to inform research, to identify decision stakes, and to influence design, adop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o-active policy.  相似文献   
42.
为了解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水质的变化特征,于2015-2020年对三峡库区长坪小流域开展水质监测,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水体中的总氮(Total Nitrogen,TN)、硝态氮(NO3--N)、氨氮(NH4+-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可溶态总磷(Dissolved Total Phosphorus,DTP)和颗粒态总磷(Particulate Phosphorus,PP)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识别流域内主要氮磷污染源,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污染防控策略。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氮磷输出浓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村庄、坡耕地、林地和水库,其TN平均浓度分别为8.29、2.88、1.57和1.43 mg/L,TP平均浓度分别为0.25、0.13、0.09和0.07 mg/L。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质在汛期和非汛期存在差异,村庄氮磷输出浓度为非汛期高于汛期,坡耕地、林地和水库则表现为汛期高于非汛期。3)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林地和水库的污染程度均为清洁水平,坡耕地污染程度为轻污染水平,村庄受散养生猪数量的影响,污染程度从污染水平转变为重污染水平。4)长坪小流域TN和TP年输出负荷总量分别为4 278.59和364.93 kg/a。畜禽养殖源是小流域氮磷最主要的污染源,其TN和TP的输出负荷分别占流域总负荷的45.69%和71.77%。坡耕地的TN和TP单位面积污染负荷分别是村庄的7.58%和1.79%,与村庄相比,坡耕地具有显著的低污染特征,因此,以坡耕地消纳村庄污水和畜禽粪便,可促进流域内粪污的就地消纳,达到多源共治的效果。基于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质特征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将流域划分为林草水源涵养区、村庄污染控制区和坡耕地水土保持区,并进行分区协同防控,促进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系统高效治理。  相似文献   
43.
石漠化是我国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所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问题之一。参考贵州省已进行的生态系统恢复和石漠化治理经验,综述了近年来该省所建立的石漠化3S监测体系,基于不同喀斯特生态环境所构建的综合治理的模式,所采取的林草、农业、工程等治理技术措施以及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44.
董事会是公司内部治理的决策机构,董事会特征影响公司内部治理的资本结构。债务作为资本结构的组成部分,对上市公司的管理者有潜在的制约。因此,采用因子分析以及多元回归的方法,对57家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特征与资本结构选择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与负债水平正相关;独立董事占全体董事成员的比例与负债水平正相关;董事激励与负债水平正相关;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兼任与负债水平负相关;董事会会议频率与负债水平负相关。  相似文献   
45.
廉洁政府的一般本质是:政府权力主体不滥用公共权力侵害公利以谋取私利的一种社会关系。它有四个基本要素:政府权力主体、不滥用公共权力、维护与实现公利、社会关系。现代政治学理论中与廉政建设有关的政治学理论主要是善治理论和廉政体系理论。国家廉政体系由三部分构成:目标系统、制度系统和价值系统等。明确廉洁政府的构成要素在廉洁政府构建中作用主要表现在:明确廉洁政府建设的方向、步骤和重点。  相似文献   
46.
针对闽台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围绕物流信息自动采集、集成共享,开展物流信息互联和共享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研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现代物流互联平台。建立闽台物流配送信息库,研究基于物联网物流配送管理,提供物流资源配置和管理、物流配送调度管理、物流业务动态监控、物流信息查询、物流实时决策支持等服务。利用射频识别、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通用无线分组业务等技术,实现基于物联网的货物配送动态路径规划和导航、信息查询、指挥与决策等功能。研究闽台经贸合作信息标准,实现闽台经贸交流的"书同文,文同意"。建立闽台经贸合作协同服务基础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运营闽台电子物流协同服务系统,为闽台经贸合作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47.
旨在建立一个运用多维度定量指标判断经理报酬激励强度的评价方法,有利于全面认识各上市公司经理报酬的激励程度。根据评价结果把经理报酬激励强度分为激励不足、适中、过度,并实证研究不同激励强度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进而提出改进经理报酬激励公平和效率的有效手段,提高对不同类型企业高管薪酬管理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48.
构建和谐农村权力格局是有效农村治理的关键环节。作为一种理论架构,善治理论打破了"国家-社会"两分法的传统思维,追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耦合。以"善治"为分析框架和目标追求,从价值性、目的性、战略性三个维度厘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和谐农村权力格局的内涵,可以为实现国家与农村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提供理念支撑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9.
宣威市石漠化治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宣威市土地石漠化的成因主要为地质、气候等自然因素以及陆地开垦、过度樵采等人为原因.根据石漠化土地具有的区域性特征,提出了分区治理的基本思路及针对不同治理区的具体治理措施,对封山育林(草)、混农林业、生态型薪炭林营造等石漠化土地治理模式进行了阐述,并列举了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50.
讨论了基于网络和VR技术的协同设计在机电产品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构造了这项技术的体系结构,指出了这一研究领域中关于MAS和应用集成技术等几个关键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