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70篇
林业   160篇
农学   63篇
基础科学   32篇
  195篇
综合类   299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372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依据平潭县资源调查数据及典型样地的实验分析结果,采用LY/T 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的评估方法以及影子工程法等对福建省平潭县海坛岛主要防护林即木麻黄林、台湾相思树林、湿地松林、黑松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海坛岛4种树种构成的防护林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是157485.39万元,其中木麻黄提供的价值量最大,为70626.12万元,其次分别为台湾相思和黑松,价值分别为49999.52万元、35659.58万元,湿地松提供的价值量最小为1200.17万元。4种树种各项服务功能价值的贡献大小顺序依次为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森林防护涵养水源。可为沿海防护林生态系统的管理、保护以及为生态补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泥质海岸防护林土壤微生物、酶与土壤养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可以反映土壤的肥力状况。本文研究了东营泥质海岸不同林分下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土壤微生物、土壤酶和土壤养分主要分布在0-20 cm的土层,20-50 cm的较少;②不同林分微生物数量差异显著。白蜡林微生物数量最多,柳林、枣园数量较少,柽柳林数量最少。③不同林分土壤酶的活性表现出差异性,各种酶之间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④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柳林土壤养分含量相对较高于其它样地,白蜡和桑园土壤养分含量次之;⑤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3.
基于土壤电导率时空变异性的管理分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 Yan  SHI Zhou  LI Feng 《土壤圈》2007,17(2):156-164
A coastal saline field of 10.5 ha was selected as the study site and 122 bulk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b)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thrice in situ in the topsoil (0-20 cm) across the field using a hand held device to assess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and temporal stability of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 to identify the management zones using cluster analysis based on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of soil EC, and to evaluate the probable potential for sitespecific management in coastal regions with conventional statistics and geostatistical techniqu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high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for topsoil salinity over all the three samplings.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salinity variability remained relatively stable with time. Kriged contour maps, drawn on the basis of spatial variance structure of the data, showed the spatial trend of the salinity distribution and revealed areas of consistently high or consistently low salinity, while a temporal stability map indicated stable and unstable reg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cluster analysis divided the site into three potential management zones, each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hat could have an impact on the way the field was managed. On the basis of the clearly defined management zones it was concluded that coastal saline land could be managed in a site-specific way.  相似文献   
994.
滨海盐渍土适宜土壤盐碱改良剂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滨海盐渍土特点,进行利用土壤盐碱改良剂改良盐渍土的研究。引进了4种土壤盐碱改良剂,通过在中度和重度盐渍土上的试验,分析化验土壤含盐量和测定作物产量,对所测定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适宜于滨海盐渍土的最佳改良剂。试验分析结果表明,4种土壤盐碱改良剂都能降低土壤含盐量,其中盐碱土壤修复材料效果最好,是滨海盐渍土适宜的土壤盐碱改良剂。  相似文献   
995.
996.
采用逐步回归法对黄河三角洲沿海蝗区近26a的东亚飞蝗调查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筛选适合的气象预报因子,分别建立东亚飞蝗夏、秋蝗发生面积和夏蝗发生密度统计预报模型,上述预报模型均通过0.05显著性统计检验。对建模内预报值和2009年预报应用效果进行验证,各预报模型预报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997.
Wind velocity reduction of coastal shelterbelt system was monitored for 1 month in 3 weather stations in Nanhui,Shanghai,and the benefits of shelterbelt system and trunk shelterbelt forest were compared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showed the wind velocity at the first weather station(W1),which located in front of trunk shelterbelt forest by the seaside,was the biggest,with the average of 9.36 m/s;the wind velocity at the second weather station(W2) was lower than that at W1,with the range of 0 to 18.2 m/s and ...  相似文献   
998.
土壤盐渍化是制约滨海新围滩涂围垦区土壤质量的最主要因子,严重抑制了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试验设置了对照处理(CK)、有机肥(OM)、聚丙烯酰胺+有机肥(PAM+OM)、秸秆覆盖+有机肥(SM+OM)、秸秆深埋+有机肥(BS+OM)和生物菌肥+有机肥(BM+OM)6个处理方式,研究不同改良方式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盐渍化的调控效应,明确改良过程中土壤盐渍化程度变异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表层土壤含盐量、钠吸附比和碱化度随着燕麦生育期的推移逐渐上升,而pH随着燕麦生育期的推移逐渐下降。与CK处理相比,PAM+OM、SM+OM、BS+OM和BM+OM措施能够显著降低0—20cm深度的土壤含盐量、pH、钠吸附比和碱化度。其中,SM+OM措施对土壤含盐量的抑制效果最好,达到68.0%~73.6%;而BM+OM措施对pH、钠吸附比和碱化度的调控效果最佳,分别降低4.5%~8.2%,61.5%~80.8%和55.5%~79.4%。主控因素分析表明环境因子中的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和蒸发量对表层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而风速和降水量的影响则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999.
以玉米为试材,于2017—2018年在天津市滨海盐碱土进行了膜下滴灌试验, 分析了覆膜和灌溉对玉米盐分离子质量分布特征、玉米干物质的变化规律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覆膜和灌溉对玉米离子分布的影响显著,显著减小了根部Na+吸收质量,成熟期FI20处理比LI10小56%,从而减少了盐分对叶片的伤害;显著增大了茎部K+的积累质量,成熟期FI20处理比LI10高24%,提高了植物的耐盐性;显著增加了叶部Ca2+质量,苗期FI20处理比LI10高96%,促进作物幼根的生长和根毛的形成,改善了玉米体内的离子平衡,减轻了盐胁迫作用;显著增加了叶部Mg2+质量,拔节期FI20处理比LI10高136%,增强了植株叶片的光合作用,提高了植株的耐盐性。(2)玉米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质重均随着生育期进程而增加,覆膜和灌溉改变了植物体内盐分离子质量,对玉米生物量的积累影响较大,成熟期FI20处理比LI10高1%~46%;对玉米根冠比(R/S)有显著影响,使生物量分配比例显著改变,成熟期根冠比(R/S)FI20处理比LI10小48%~52%。(3)利用2017年玉米试验数据采用Logistic曲线建立了干物质生长模拟方程,引入了盐分离子修正系数,拟合方程显著。利用2018年玉米试验数据对建立的玉米干物质盐离子模型进行了验证,各个处理的拟合曲线与其实测值都较接近;建立的干物质生长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盐碱地玉米干物质的累积过程。综上,覆膜和灌水定额为20 mm的FI20处理对植株的盐离子调节作用最显著,提高了玉米的耐盐性,改变了生物量的分配比例,获得了适当的干物质累积量,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00.
海涂围垦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颗粒分形特征是表征植被与土壤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因子。本研究以江苏沿海条子泥垦区长期撂荒地和水稻田两种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样地,探讨了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及其与土壤粒径分布、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海涂围垦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在2.16~2.21之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分形维数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荒地土壤大于稻田土壤,农业垦殖降低了海涂垦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黏粒、细粉砂粒和粗粉砂粒的颗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极细砂粒、细砂粒和中砂粒的颗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粒径0.05 mm是影响海涂围垦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变化的临界粒径。荒地土壤电导率和可溶盐阳离子含量均高于水稻田土壤,水稻种植有利于降低围垦区土壤盐分含量。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粒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可以较好地反映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及变化过程,可以作为评价海涂围垦区盐渍土发育和演变规律的定量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