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69篇
林业   160篇
农学   63篇
基础科学   32篇
  195篇
综合类   298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372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01.
监测条子泥垦区养殖尾水净化河道内的水体和沉积物,以探究河道内的细菌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河道内水质在不同月份间的差异显著,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在不同位点间的差异显著。依总氮(TN)和总磷(TP)判断,河道水体处于富营养化水平,但满足江苏省池塘养殖尾水排放二级标准。碳酸氢钠可提取磷(Olsen-P)表明沉积物不处于高营养水平。水体和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组成的变化同理化性质一致,两环境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丰富度和组成均存在显著差异。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是水中的优势菌门之一,在9月份水体中的相对丰度高达39.33%。蓝细菌属(Cyanobium_PCC-6307)在水体(13.34%)和沉积物(8.15%)中均占据最高丰度,对细菌群落的影响最大。水体中水温(T)、TN、可溶性活性磷酸盐(SRP)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与细菌群落显著相关(P<0.05)。除TN外,其余3项指标均与蓝细菌属呈正相关。沉积物中水溶性磷(WSP)、易解析磷(RDP)和总碳(TC)与细菌群落显著相关,WSP和RDP与蓝细菌属呈正相关。应加强对养殖尾水中磷的控制,以限制蓝细菌属在河道中的富集。本研究为沿海垦区水产养殖的尾水调控和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2.
水盐时空特征及耦合关系是盐渍化土壤治理和区域生态保护管理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选择黄河三角洲代表性濒海区域——垦利区,采用野外实测与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筛选相关性较高的土壤水盐光谱参量,基于敏感光谱参量构建土壤水盐定量遥感反演模型,利用经典统计分析、耦合度模型、缓冲区分析、支持向量机分类等方法,分析研究区土壤表层水盐时空分异特征及其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基于水分敏感光谱指数LSWINDII和盐分敏感光谱指数SI-TNDSI建立的各季节土壤水盐估测模型,验证集R2均大于0.650,RMSE均小于7,Sig<0.001;研究区土壤水盐含量总体较高,含盐量以中度盐渍化为主;不同季节土壤含水量排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土壤含盐量排序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水盐耦合度排序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排序为荒草地>光板地>耕地>林地,土壤含盐量排序为光板地>荒草地>耕地>林地,水盐耦合度排序为光板地>荒草地>耕地>林地;由近海到内陆,研究区土壤表层含水量、含盐量以及水盐耦合度呈现逐步递减的趋势,但土壤含盐量在距海>40~50 km处、含水量在距海>30~40 km处明显上升,耦合度也有所提高。本研究提供了濒海区域土壤水盐及其耦合关系的高效定量时空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可为滨海盐碱土改良利用与资源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3.
防城港东兴市万尾金滩约10km的滨海护岸公路是生态防护、景观步道、旅游集散、防灾避险和渔船停泊等多种功能协调统于一体的滨海防护工程。通过实地调查测绘,基于园林景观的角度从海岸生态防护、水文特征、景观特性三个方面探讨了万尾金滩滨海护岸公路的合理性与不足。指出了滨海护岸工程如何在抵御风浪侵蚀的基础上体现场地的观赏性、便利性、生态性和安全性,以实现滨海护岸工程景观、功能和生态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4.
对江苏沿海地区的地理状况以及牧草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的描述,同时针对沿海地区滩涂土地后备资源丰富的特点,从当地农村产业结构、养殖业、牧草经济价值以及东部沿海开放型牧草业的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阐述。在江苏沿海地区,利用滩涂资源丰富优势,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滩涂牧草种植业,能够促进当地畜牧业的良性循环,改良滩涂土壤,提高滩涂的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05.
为探究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对滨海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的富集迁移效应,为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依据,在山东省日照市黄家塘湾滨海湿地选取不同互花米草入侵年限的斑块,以5 cm为间隔采集0~30 cm沉积物样品和互花米草样品,分析沉积物和互花米草不同部位中重金属元素Cu、Zn、Pb和Cd的含量,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生物富集系数及转运系数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湿地沉积物重金属Cu、Zn、Pb和Cd 的含量范围为5.94~31.94 mg(kg-1,18.59~56.87 mg(kg-1,4.76~30.36 mg(kg-1,0.021~0.083 mg(kg-1,整体低于研究区域重金属环境背景值;但Cu、Pb在0~15 cm内存在轻度污染;与光滩湿地相比,互花米草入侵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增加,且随互花米草入侵年限增加,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呈增加趋势,在上层(0~15 cm)表现尤为显著;互花米草不同部位对重金属的累积存在一定差异,大致表现根>叶>茎;不同重金属在根部的富集效应表现为Cd > Zn > Cu > Pb,互花米草对重金属转运效应为Pb > Zn > Cu > Cd。相关分析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累积与互花米草入侵对湿地沉积物粒度组成、有机质含量及pH的改变密切相关。不同重金属在沉积物-植物体系的迁移转运差异则主要与互花米草各部位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06.
在对莆田沿海地区的农业自然条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Kassam光热生产潜力的估算方法,结合田间定位试验和大田抽样调查结果,对当地主要作物和熟制的光热生产潜力及其开发的理论潜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光热生产潜力的开发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