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63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12篇
  10篇
综合类   173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8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为探明扬州市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越冬习性及其种群年动态变化规律,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测定对2014—2015年扬州市杭集镇韭菜田韭菜迟眼蕈蚊的越冬时间、抗寒能力及种群年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扬州市韭菜迟眼蕈蚊主要以4龄幼虫虫态、以韭菜鳞茎内为场所进行越冬,越冬起止时间为12月初至次年3月中旬;越冬之前、越冬前期、越冬中期,幼虫的过冷却点分别为-5.5、-6.6和-7.8℃,均低于当地当年冬季的月最低温度-3.5℃,表明韭菜迟眼蕈蚊在扬州市能顺利越冬;单层、双层棚内越冬幼虫的发育进度观察发现,越冬幼虫可顺利发育至成虫,表明扬州市韭菜迟眼蕈蚊以休眠方式越冬。扬州市韭菜迟眼蕈蚊成虫在3—6月、9—11月中旬各有3个高峰,夏季虫量较少。  相似文献   
522.
春小麦品系‘MY002894’和‘YJ006793’对小麦条锈病具有成株期抗性?本研究分析了这2个品系成株期抗条锈病基因遗传规律, 促进其有效利用?通过‘MY002894’与‘Taichung 29’(T29)抗-感杂交和‘MY002894’与‘YJ006793’抗-抗杂交构建F2∶3代分离群体, 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小麦条锈病自然病圃进行了两年的抗病表型鉴定?遗传分析结果显示, ‘MY002894’与‘T29’ F2∶3杂交群体卡方测验符合7R∶9S的抗感分离比, 表明‘MY002894’中含有2对独立作用的隐性成株期抗条锈病基因; ‘MY002894’与‘YJ006793’F2∶3群体卡方测验符合55R∶9S的抗感分离比, 表明‘MY002894’与‘YJ006793’杂交F2∶3杂交群体对条锈病的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2对隐性基因独立控制?由于‘MY002894’中有2对独立作用的隐性成株期抗条锈病基因, 推测‘YJ006793’中可能含有1对显性成株期抗条锈病基因?  相似文献   
523.
旋毛虫3日龄成虫cDNA文库的免疫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旋毛虫感染猪血清为抗体探针 ,对旋毛虫 3日龄成虫 c DNA文库进行免疫筛选 ,将获得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 ,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所得 c DNA序列进行序列分析。结果从 4× 10 5个重组噬菌体中共获得 33个阳性克隆。序列分析结果显示 :共发现新 c DNA序列 16个 ,已知 c DNA序列 4个。其中阳性克隆 Zh8,9,10 ,12 ,13,14 ,2 0 ,2 6 ,2 8,2 9,36 ,5 4 ,6 8,70编码丝氨酸蛋白酶。通过免疫学筛选直接获得了具有免疫反应原性的阳性 c DNA克隆 ,为旋毛虫病诊断抗原及保护性抗原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24.
东方平腹小蜂Anastatus orientalis是斑衣蜡蝉Lycorma delicatula的一种卵期寄生蜂,明确不同光温条件下成虫活动行为的日节律,可为改进寄生蜂的人工饲养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在低温短日照、标准条件和高温长日照3种光温条件下,采用群集饲养的方法,分别对东方平腹小蜂成虫的取食、寄主搜索、静息、寄主检测和产卵5种活动行为的日节律进行了连续5d的定时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饲养条件下东方平腹小蜂成虫的5种活动行为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静息行为所占比例最高,寄主检测行为占比最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光期时间的延长,取食和寄主搜索活动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而静息、寄主检测和产卵行为则逐渐减少。光期下成虫的取食、寄主搜索、寄主检测和产卵行为的频率均高于暗期,而静息行为显著低于暗期。此外,成蜂各种行为发生频率也受日龄影响,即随着日龄的增加,寄主搜索的频率逐渐下降,静息行为逐渐上升;取食、寄主检测和产卵行为的频率均在2~3日龄较高。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饲养条件对东方平腹小蜂成虫活动行为的日节律存在显著影响,不同日龄成虫的日行为节律也具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25.
526.
The cover image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Article Large-area field application confirms the effectiveness of toxicant-infused bait for managing 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 in maize fields by Liying Wang et al., https://doi.org/10.1002/ps.7756 .

  相似文献   

52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