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4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243篇
林业   179篇
农学   158篇
基础科学   16篇
  475篇
综合类   1357篇
农作物   185篇
水产渔业   421篇
畜牧兽医   869篇
园艺   92篇
植物保护   58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从上个世纪开始,人们对于海洋悬浮物就予以了高度重视。悬浮物作为海洋中最普遍的污染,对海洋生物造成了很大危害。本文用海洋疏浚淤泥悬浮物对卤虫无节幼体和梭鱼幼鱼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半致死浓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不同密度的海洋生物半致死浓度相差不大。不同水温条件下的梭鱼幼鱼试验表明,水温为24℃时其半致死浓度比21℃时要低,其安全浓度也呈现相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2.
 为筛选高毒农药的替代药剂,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7类共21种杀虫剂对2006年和2007年采自南京市江浦地区的白背飞虱种群3龄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噻虫嗪、吡虫啉、噻嗪酮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最高(LC50=004~026 mg/L);烯啶虫胺、丁烯氟虫腈、吡蚜酮、啶虫咪、氯噻啉、毒死蜱、氟虫腈等也有较高的毒力(LC50<4.50 mg/L);异丙威、敌敌畏虽然触杀毒力稍低(LC50>19.85 mg/L),但两者在生产上仍广泛应用,所以把以上12种药剂作为田间药效试验的推荐品种;同时还比较了该地区白背飞虱种群对供试药剂敏感性的年度间差异,其中对毒死蜱、异丙威、丁硫克百威、速灭威这4种药剂的敏感性下降了66.7%~71.4%。对2006年南京江浦种群用吡虫啉连续筛选15代的结果表明,1~15代抗性上升433倍,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2295,存在抗性风险。另外,还讨论了白背飞虱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73.
通过体内试验研究了过氧化氢对小鼠骨髓微核率和胚胎着床及孕鼠生长发育的影响。将妊娠的昆明种(KM)小鼠分成5个处理组,分别为环磷酰胺(40.00 mg/kg)、蒸馏水和过氧化氢(500.00,125.00,31.25 mg/kg)组。于妊娠后6~15 d,每天采用灌胃给药,环磷酰胺组于妊娠后11~13 d腹腔一次性注射。每3 d称重1次,于妊娠第18 d称重后剖腹检查。另取雌雄各半KM小鼠分成5个处理组,分别为环磷酰胺、蒸馏水和过氧化氢(500.00,100.00,10.00 mg/kg)组,均采用灌胃染毒,每天1次,连续4 d,第5 d处死小鼠,取股骨髓液常规制片,计算红细胞微核率。结果表明,吸收胎和死胎数蒸馏水组为5.56%,中剂量过氧化氢组增加到19.53%(P<0.01),低剂量组增加到13.14%(P<0.05)。蒸馏水组小鼠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为0%~0.002%,过氧化氢组增加到0.017%~0.032%(P<0.01)。在本试验剂量范围内过氧化氢有明显的胚胎毒性和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74.
Cadmium(Cd)is a toxic heavy metal occurring in the environment naturally and is also generated through various anthropogenic sources and acts as a pollutant.Human health is affected by Cd pollution in farmland soils because food is the main source of Cd intake in the non-smoking population.For crops,Cd toxicity may result from a disturbance in uptake and translocation of mineral nutrients and disturbance in plant metabolism,inhibiting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However,plants have Cd tolerance mechanisms,including restricted Cd uptake,decreased Cd root-to-shoot translocation,enhanced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and increased production of phytochelatins.Furthermore,optimal supply of mineral nutrients is one of the strategies to alleviate the damaging effects of Cd on plants and to avoid its entry into the food chain.The emerging molecular knowledge contributes to understanding Cd uptake,translocation,and remobilization in plants.In this review,Cd toxicity and tolerance mechanisms,agricultural practices to minimize Cd accumulation,Cd competition with essential elements(calcium,copper,iron,zinc,and manganese),and genes associated with Cd uptake are discussed in detail,especially regarding how these mineral nutrients and genes play a role in decreasing Cd uptake and accumulation in crop plants.  相似文献   
175.
为推荐登记优稀水果重要病害的防治用药,有效缓解小宗作物病害防治缺药或无药可用的现状。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评价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皮炭疽病和番石榴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对黄皮炭疽病菌和番石榴叶斑病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 0.0321 μg/mL 和 2.0167 μg/mL,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嘧菌酯的抑菌效果;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 250 mg/kg 对黄皮炭疽病和番石榴叶斑病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施药处理3次后对2种果树病害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8.68%和77.45%,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00 mg/kg的处理。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黄皮炭疽病和番石榴叶斑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值得应用于两种果树病害的防治与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76.
氨氮和亚硝酸氮对南美白对虾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2  
用通常的生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了氨氮和亚硝氨氮对体长5cm南美白对虾的急性毒性试验。在海水pH8.15、水温T=27℃、盐度S=20.0‰条件下,求得了两种物质对南美白对虾24h、48h、72h、96h的半死浓度,提出总氨氮和非离子氨氮对南美白对虾的安全浓度分别为2.667mg/L和0.201mg/L,亚硝酸氮的安全浓度为5.551mg/L。氨氮对南美白对虾的毒性强于亚硝酸氮,并提出降低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7.
亚硝酸盐在水生动物体内的吸收机制及蓄积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亚硝酸盐是水产养殖系统中一种潜在的污染物,淡水鱼类通过鳃主动吸收亚硝酸盐,导致体内亚硝酸盐的浓度过高。海水鱼类对亚硝酸盐的敏感性较低,但仍可以通过肠和鳃吸收亚硝酸盐。影响亚硝酸盐在体内蓄积的因素很多,文章就亚硝酸盐在水生动物体内的吸收及蓄积的影响因素这2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8.
原油和燃油对南海重要海水增养殖生物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贾晓平 《水产学报》2000,24(1):33-36,32
测定了南海原油、0号柴油和20号柴油对3种仔虾、种仔鱼和4种贝类的急性毒性。油类对仔鱼和仔虾的毒性大小顺序为:0号柴油〉20号柴油〉南海原油;对3种贝类(文蛤除外)的毒性大小顺序为0号柴油〉南海原油。油类分散液的毒性大于其水溶性组分。在曝油的3种仔虾中,刀额新对虾对0号柴油和20号柴油的耐受力最弱,而日本对虾对南海原油最为敏感。曝油仔鱼对3种湍类的耐受力顺序为:黄鳍鲷〉前鳞鲻〉黑鲷,而七星鲈对0号  相似文献   
179.
镉对海湾扇贝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水生生物毒性试验方法,分5个浓度进行镉对日照海域海湾扇贝的急性毒性实验,以期对日照海域海湾扇贝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概率单位和浓度对数作线性回归,得出镉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irradiams)在24、48、96h的半致死量LC50,其值分别为5.85、4.52和3.45mg/L。并计算出镉对海湾扇贝的安全质量浓度为0.0345mg/L。实验证明,Cd对海湾扇贝是剧毒性的毒物,海湾扇贝发育越往后期,它对Cd的耐受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180.
在轮虫培养中用敌百虫杀灭桡足类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鱼、虾、蟹人工苗种生产中经常遇到的由于轮虫中混杂桡足类导致育苗失败的实际情况,探讨利用轮虫和桡足类对晶体敌百虫忍耐性的差异,在不影响轮虫生长、繁殖的情况下彻底清除桡足类的方法。结果表明:轮虫和桡足类对敌百虫的忍耐性有较大的差异,轮虫和桡足类的96h敌百虫安全浓度分别为2.0mg/L和0.2mg/L;致死浓度分别为3.0mg/L(96h)和0.4 mg/L(72h);在敌百虫添加浓度0.5~2.0mg/L条件下,敌百虫对轮虫繁殖率的影响随添加浓度加大而增加,但这一影响是可逆的,一般在2~3d后即可恢复正常。在苗种生产实际中,将敌百虫处理浓度定为1.0~1.5mg/L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