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88篇 |
免费 | 93篇 |
国内免费 | 7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91篇 |
农学 | 126篇 |
基础科学 | 177篇 |
358篇 | |
综合类 | 1121篇 |
农作物 | 87篇 |
水产渔业 | 57篇 |
畜牧兽医 | 495篇 |
园艺 | 92篇 |
植物保护 | 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7篇 |
2023年 | 74篇 |
2022年 | 114篇 |
2021年 | 136篇 |
2020年 | 88篇 |
2019年 | 71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77篇 |
2015年 | 67篇 |
2014年 | 116篇 |
2013年 | 95篇 |
2012年 | 100篇 |
2011年 | 108篇 |
2010年 | 112篇 |
2009年 | 126篇 |
2008年 | 129篇 |
2007年 | 121篇 |
2006年 | 122篇 |
2005年 | 99篇 |
2004年 | 71篇 |
2003年 | 75篇 |
2002年 | 57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58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44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59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44篇 |
1993年 | 51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48篇 |
1990年 | 52篇 |
1989年 | 49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4篇 |
1974年 | 4篇 |
197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以60Co-γ射线辐照东方百合鳞片后组培诱导芽的发生及增殖,对增殖的不定芽进行诱导生根以探讨辐照处理对不定芽生根的影响及射线辐射的细胞学效应.结果表明:辐射处理对不定芽生根率的影响不明显,而对生根芽叶片数、根数、根长等各生长指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0.5~4.0 Gy范围内,再生植株芽高随辐射剂量升高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在0.5~1.0 Gy范围内对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表现为刺激效应,在2.0~4.0 Gy范围内表现为抑制效应;各辐照处理的畸形细胞率均高于对照,其中以2.0 Gy处理最高;辐照处理对再生植株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类型的影响程度不同,染色体桥率受辐射剂量影响最严重,其次是落后染色体率和染色体片段率,对微核率产生的影响最弱.不同形态变异再生植株在染色体水平上的变异情况不同.1.0 Gy辐照处理是百合鳞片辐照结合组培的适宜辐照剂量. 相似文献
63.
64.
65.
王海修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1,(6):33-39
概述了各种储藏物害虫检测与识别技术特点以及其工作原理,如粮食探管和诱捕器法、信息素诱集法、灯光诱集法、声测法、电导率检测法、近红外反射光谱识别法、机器视觉检测与识别法、软X-射线成像识别法等。对具有开发和应用前景的X-射线成像和机器视觉检测与识别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6.
为提高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的变异频率,筛选新的变异类型,改良品种使其更加适应生产需要,对该品种的萌芽微型薯进行了6个60Co-γ辐照剂量处理[0(CK)、10、20、40、60、80 Gy],研究辐射当代(VM1)表型变异的效应。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处理能明显延缓薯块的出苗期,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延缓效应逐渐增强;植株畸变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80 Gy处理的植株畸变率达到100%;株高、单株叶片数及茎粗与辐照剂量仅在幼苗期存在显著负相关;单株产量在20~80 Gy辐照剂量范围与辐照剂量呈显著负相关,而10 Gy处理的单株产量显著高于CK和其他处理。认为:60Co-γ辐射对费乌瑞它微型薯VM1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并导致植株性状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变,剂量越高畸变率越高、畸变类型越多;费乌瑞它的辐照剂量在20~40Gy范围较适宜。 相似文献
67.
68.
69.
70.
李春娥;武麦风;胡伟;张亚婷;赵翔 《安徽农业科学》2020,(15):230-233
利用探空资料和咸阳旬邑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对2017年4月26日的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天气形势分析与双偏振雷达产品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该次冰雹天气发生在200 hPa西风急流、500 hPa槽后冷平流、高温高湿的中低空条件及地面干冷空气的天气背景下,大气层结具有强不稳定度,垂直方向上存在较强的垂直风切变,均有利于对流运动的发展;西安探空的0℃层高度以及-20℃层高度均十分有利于冰雹在雷暴单体中的维持和增长;边界层附近有逆温层,有利于不稳定能量储存;近地层有强的干冷空气,抬升了中低层的暖湿空气;X波段雷达的反射率因子以及径向速度均表现出典型的雷暴单体回波特征,出现了明显的三体散射回波;存在与强入流和强上升运动对应的弱回波区和悬垂结构,具有明显的回波墙;0℃层高度(3 km)以上有≥50 dBz的强回波;径向速度剖面图上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满足冰雹发生的回波速度特征;X波段双偏振雷达的差分反射率因子(ZDR)、差分传播相移(KDP)、零滞后相关系数(RHV)等参量能有效地提高对冰雹的识别能力。冰雹回波的ZDR、KDP、RHV的取值范围与强降水回波有明显区别,能够有效地区分冰雹回波与强降水回波。在降雹时,2.4°仰角ZDR出现大面积0值、KDP为-1.2~0.45°/km,RHV为0.74~0.95,HCL可以直观地对降水粒子的种类进行判断。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能够较好地反映对流单体的回波特征,双偏振参量能提供更多的冰雹识别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