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88篇 |
免费 | 93篇 |
国内免费 | 7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91篇 |
农学 | 126篇 |
基础科学 | 177篇 |
358篇 | |
综合类 | 1121篇 |
农作物 | 87篇 |
水产渔业 | 57篇 |
畜牧兽医 | 495篇 |
园艺 | 92篇 |
植物保护 | 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7篇 |
2023年 | 74篇 |
2022年 | 114篇 |
2021年 | 136篇 |
2020年 | 88篇 |
2019年 | 71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77篇 |
2015年 | 67篇 |
2014年 | 116篇 |
2013年 | 95篇 |
2012年 | 100篇 |
2011年 | 108篇 |
2010年 | 112篇 |
2009年 | 126篇 |
2008年 | 129篇 |
2007年 | 121篇 |
2006年 | 122篇 |
2005年 | 99篇 |
2004年 | 71篇 |
2003年 | 75篇 |
2002年 | 57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58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44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59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44篇 |
1993年 | 51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48篇 |
1990年 | 52篇 |
1989年 | 49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4篇 |
1974年 | 4篇 |
197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能混合粒子场诱变小麦的细胞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11
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直线加速器E2束流打靶产生高能混合粒子场,以0、109、145、1952、84和560Gy的剂量处理两个冬小麦品种ZY9和ZH7,并与相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相比较,研究其细胞学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粒子场辐照小麦种子可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诱发染色体出现单微核、双微核、多微核、环状染色体、落后染色体、游离染色体、染色体断片等多种畸变类型。混合粒子场与γ射线诱发的微核畸变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但混合粒子场的损伤效应明显高于γ射线。混合粒子场可诱发高频率的环状染色体和染色体断片,显示出混合粒子场处理小麦具有比γ射线处理更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22.
以黑胡桃木材为对象,采用X射线扫描含水率分布测试方法,分析、比较了微波干燥与常规热风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含水率动态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微波干燥和常规热风干燥过程中,木材内层含水率均高于表层,存在着整体性的内高外低的含水率梯度场;在接个微波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虽然出现了部分内层含水率低于外层的情况,存在着含水率分布的局部不均匀,但并未出现与常规热风干燥相反的含水率梯度;在微波干燥中,木材内部各层与表层含水率的差值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随着干燥过程的进行,常规热风干燥中木材芯层与表层含水率差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3.
24.
25.
文章从分析双高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平台共享、能力递进”课程体系入手,引出双高和“1+X”证书制度背景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模块化课程体系,旨在提高学生“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的通过率以及综合实践能力,为区域产业经济培养更多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26.
27.
用60 Co C射线辐照文蛤幼贝, 研究其对文蛤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A 组预试验结果表明: 低剂量60 Co C射线辐照对促生长有效, 高剂量辐射抑制了文蛤生长。B组正式试验辐照剂量(低剂量) 3. 23 @ 10- 7 ~ 25. 80 @ 10- 7C / kg。低剂量辐射试验结果表明: 46 d后, 试验组平均壳高及平均体重均高于对照组, 分别增加15% ~ 21% 和16% ~ 26%; 276 d后, 试验组的平均壳高较对照组增加17% ~ 23%, 且试验组文蛤的抗病性远优于对照组。61 45@ 10- 7 ~ 19. 35 @ 10- 7 C /kg 低剂量为促进文蛤幼贝生长、提高抗病性的有效剂量范围。 相似文献
28.
利用60Co-γ射线与HNO2复合处理辣椒种子,结果表明,M1代的损伤效应随着复合处理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发芽势、根长表现累加效应,成株率表现协和效应,但对最终发芽率影响很小;复合处理最优诱变剂量为30(1×10)Gyγ射线与0.05mol/L的HNO2浸种70min;复合处理最优诱变剂量的早期形态预测指标是M1根长为对照的54%;诱变处理对发芽势、成株率、株高和根长的效应趋势一致,其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据此认为,发芽势、成株率和株高可作为早期测定复合处理生物学效应的可靠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9.
浙江白术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药材气味为指标,准确区分不同产地、不同炮制品种白术样品;研究浙江白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电子感官Alpha M.O.S传感器矩阵系统,对不同产地及不同炮制品种白术样品的复杂气味基质进行定性;常规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白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核磁共振和X-射线衍射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不同产地及不同炮制品种的白术样品其气味间存在显著差异,相对比而言,炮制工艺对样品气味特征的影响远比产地差异的作用大。白术内酯I的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a=8.756(1),b=12.012(2),C=12.555(1)h,V=1320.5(2)A^3,Z=4。Dx=1.169g/cm^3。最终可靠因子R1=0、041,wR2=0.1219。独立衍射点为1391个,可观察点(IFl^2≥2σlFl^2)为1328个。结果表明白术内酯I由2个反式联接的椅式六元环和1个五元内酯环组成。晶态下不存在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联系,分子间以范德华力维系其在空间的稳定排列。结论: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对不同白术样品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能够有效的区分具有细小差异的样品;白术内酯I首次从浙江白术中分离得到,白术内酯I单晶首次从白术中制备得到。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