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6篇
  免费   324篇
  国内免费   233篇
林业   74篇
农学   97篇
基础科学   5篇
  42篇
综合类   716篇
农作物   95篇
水产渔业   748篇
畜牧兽医   1190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35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羊口疮病毒(ORFV)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不仅严重危害养羊业,而且威胁人类健康。干扰素刺激基因(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作为细胞的DNA感受器,在机体天然免疫中起重要作用。为探索STING在ORFV感染中的作用及其对病毒复制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了ORFV感染羊胚胎鼻甲细胞(OFTu)的模型,分析了ORFV感染细胞后对STING及其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探索了STING基因在干扰表达和过表达状态下对ORFV在细胞上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ORFV感染OFTu细胞后,STING、cGAS、TBK1、IRF3、IRF7、IL-6、IFN-β、IL-1β和TNF-α的转录明显升高。OFTu细胞过表达STING可导致RIG-1、DDX41、IFI16、IRF3、IRF7、IL-6、TNF-α、IFN-α和IFN-β等基因转录上调。OFTu细胞在STING过表达状态下感染ORFV可介导TBK-1、IRF3、IFN-β和TNF-α的转录升高,抑制ORFV的复制;在STING表达干扰的状态下,ORFV感染OFTu细胞降低了TBK-1、IRF3、IFN-β和TNF-α的转录,增加了ORFV的复制。这表明STING蛋白能够增强抗病毒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ORFV在OFTu细胞中的增殖,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STING在羊口疮病毒感染和复制中的作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也为深入探索ORFV感染和致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人及动物的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方法 为调查汝南县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流行情况,2020年3月到2021年2月选取748 头奶牛采用现场调查、询问和实验室诊断等方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汝南县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感染率为10.03%,其中,泌乳牛阳性率最高,为13.02%,青年牛次之,为10.20%,犊牛最低,为5.91%,7、8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率分别为14.55%、14.28%,1月发病率最低,为6.67%。结论 调查为汝南县奶牛附红细胞体病防治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3.
普通油茶对炭疽病抗性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普通油茶对炭疽病抗性的病理学研究张常青关键词普通油茶、油茶炭疽菌、抗病类型、孢子萌发与侵入由于油茶炭疽病菌(ColetotrichumcameliaeMassee)的危害,使普通油茶(CameliaoleifelaAbol)大量落花落果,这是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04.
油茶根腐病是油茶林的新病害,植株自发病至死亡为2~3年,其病菌为根际土壤习居菌,喜酸性和较低温度,病菌侵入植株的途径主要是伤口,潜育期20d左右.防治本病的关键是保护幼树根颈部及主根不受伤害,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此外,用熟石灰在根际处与表土层拌匀覆盖和用多菌灵、退菌特等杀菌剂及时进行防治,并辅以营林技术措施治理,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5.
西府海棠幼苗根内可溶性糖含量对VA菌根侵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根内可溶性糖含量对VA菌根侵染的影响,以西府海棠幼苗为试材,进行摘叶和环割处理,采用酸性品红染料-方格交叉法测定力根侵染率,滴定法测定每处理叶片和根系中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接种处理苗高,茎叶和根系鲜重均显著高于不接种处理;环割和摘叶处理降低了根内可溶性糖含量,且菌根侵染率随根内可溶性糖含量的降低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6.
进行了川硬皮肿腿蜂携带白僵菌主动传染松墨天牛的室内探索试验,结果表明,松墨天牛个体大小对川蜂能否成功寄生影响很大,在4龄天牛幼虫上,川蜂不能寄生;3龄幼虫中,以每头10蜂处理的寄生率达到70%,以每头5蜂处理的寄生率为40%,寄生成功后川蜂能在寄主上完成生活史。Bxs菌株对川蜂的毒力不强,可以忽略白僵菌对川蜂的毒力影响。  相似文献   
107.
氮沉降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环境因子。丛枝菌根真菌(AMF)作为一种能够与绝大多数植物共生并广泛存在的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养分吸收以及抗逆性等均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而针对氮沉降对植物-丛枝菌根共生体影响的研究往往被忽视。基于此,笔者从氮沉降对菌根侵染特性、菌根多样性、菌根对宿主植物生长发育、氮代谢、磷吸收以及对宿主植物生物多样性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应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旨为菌根生理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To search natural compounds having inhibitory effect on bacterial growth is important, particularly in view of growing multidrug resistant (MDR) strains of bacterial pathogens. Like other bacterial pathogens, MDR Vibrio cholerae, the causative agent of diarrheal disease cholera, is becoming a great concern. As an approach of searching new antimicrobial agents, here, we show that anethole, a well-studied natural component of sweet fennel and star anise seeds, could potentially inhibit the growth of MDR O1 El Tor biotype, the ongoing 7th cholera pandemic variant strains of toxigenic V. cholerae.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of anethole against diverse O1 El Tor biotype strains is evaluated as 200 µg/ml. Moreover, the effect of anethole is bactericidal and exerts rapid-killing action on V. cholerae cells.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report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anethole, purified from natural compound, is a potent inhibitor of growth of toxigenic V. cholerae. Our data suggest that anethole could be a potential antimicrobial drug candidate, particularly against MDR V. cholerae mediated infe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