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5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72篇
林业   15篇
农学   638篇
基础科学   36篇
  200篇
综合类   1152篇
农作物   2348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257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356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367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2002-2004年国家大豆区试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抗性的评价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在接种东北大豆产区SMV主要株系N1、N3和黄淮与南方大豆产区SMV株系Sa、SC3条件下,对最新育成的参加2002-2004年国家大豆区试的134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接种4个株系后,分别有13个品种(东农L13、汾豆56、汾豆60、汾豆61、晋大74、K丰52-1、航天2号、辽03-20、辽95025-5-4、中作2-29、中豆32、科9208、油春32)和5个品种(铁95025-5-5、铁94037-6、汾豆69、冀99、冀鉴27)分别对4个株系和3个株系表现抗侵染,中黄4、中作016、吉林2001-14等25个品种对1-2个株系表现抗侵染;5个品种(公交03-1212、冀鉴37、秦豆9、淮02-02、滑豆20)对4个株系表现抗扩展.以上品种除可用于生产外,还可作为抗SMV育种的抗源.该批参试品种中,黄淮地区品种的平均病情指数最轻,其次是东北地区品种,然后长江流域,华南地区品种的病情最重.从不同类型品种的病情分析,按黄淮夏大豆、北方春大豆、南方夏大豆、南方春大豆、菜用大豆、热带多熟制大豆的顺序逐步加重.在田间条件下,免疫品种数量不多,占参试品种的7.9%,严重度为1级的高抗品种占47.5%,未发现严重度为4级的高感品种,表明多数品种田间抗性较好.  相似文献   
92.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大豆苗期、花期和鼓粒期在干旱、自然和充足三种水分及无肥、无机肥和无机肥+有机肥三种施肥方式条件下,根际士壤中氨氧化细菌、自生周氮菌和反硝化细菌三种不同生理菌群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无机肥条件下自然降水使氨氧化细菌数量高于充足水和干旱处理,干旱使好气性自生固氮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高于自然降水和充足水,在自然降水条件不同施肥使功能性细菌发生变化,施肥促进三种功能菌的生长,其中,有机肥配施化肥的效果最为显著反硝化细菌符处理数量相近,有机肥数量稍高.  相似文献   
93.
宋艳宇  张浩  王岩  逯忠斌 《大豆科学》2007,26(4):634-636
为了制定氯嘧磺隆在大豆上的安全使用标准,将50%氯嘧磺隆可湿性粉剂于大豆生长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氯嘧磺隆在大豆植株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测定了氯嘧磺隆在大豆及土壤中的残留量.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氯嘧磺隆在大豆植株中比在土壤中消解得快,其半衰期分别8.77~8.86 h和10.47~11.07 d.大豆收获期籽粒中最终残留量低于0.005 mg/kg,土壤中最终残留量低于0.003 mg/kg.  相似文献   
94.
赣豆5号是国审优质大豆新品种,为探索该品种的最优高产栽培措施,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不同播期、密度和氮肥追施量对赣豆5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播期、密度和氮肥互作效应对赣豆5号产量影响极显著,在施入等量的钙镁磷肥(375kg hm-2)和钾肥(150 kg hm-2)前提下,赣豆5号在6月29日播种,密度取12万株hm-2,氮肥追施量为300 kg hm-2,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95.
基于CROPWAT模型的哈尔滨地区26年大豆生产水足迹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足迹是大豆主产区作物生长期农业用水评价的新指标体系,为定量评价哈尔滨地区大豆生产水足迹组成及降雨年型对大豆生产的影响,利用CROPWAT模型计算哈尔滨1986-2011年26年间大豆生产水足迹,探讨不同降水年型大豆生产水足迹及其水足迹组成来源的变化规律,评价其与哈尔滨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26年间,大豆生产水足迹中,蓝水足迹和绿水足迹所占的比例不同,绿水足迹为0.12~0.29 m^3·kg-1,是大豆水足迹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比不同降水年型大豆生产水足迹组成,在欠水年型整体上存在着显著的蓝水集聚效应,出现蓝水的5个年份主要集中在欠水年区域,蓝水范围为0.017 4~0.048 2 m^3·kg-1,占水足迹9.52%~28.73%;1986-2011年水足迹整体呈递减趋势,即随着农业管理技术的提升,单位产量绿水消耗量在逐渐减少。丰水年和欠水年与平水年相比,有效降雨量与大豆单产拟合方程R^2较大,表明在雨量较大或较小时降水分布对产量影响效应关系更接近于二次函数。本研究结果能够为黑龙江大豆主产区水肥统筹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6.
以海绵、粉笔、玉米芯3种材料为载体,进行了DDVP熏蒸防治大豆食心虫成虫效果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载体中,以海绵效果最好,玉米芯次之,粉笔最差。同时,针对DDVP熏蒸防治大豆食心虫成虫的有效距离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DDVP熏蒸防治大豆食心虫成虫的有效距离为2.6m(36h内靶标死亡率100%),田间有效防治的载体单元投放量不能少于25个/667m2。风对DDVP熏蒸效果有影响,但在大面积应用时,风的影响可被多点的传递效应所抵消。  相似文献   
97.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water stress on five different generative stages of soybeans and to evaluate the CROPGRO-soybean model under semi-arid climatic condition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at the Facul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Harran University research field in 2003 and 2004 growing seasons. Plants received full irrigation during vegetative stages, after which it was cut off at different reproductive stages (treatments): R1-2, beginning of flowering and full bloom; R3, beginning of pod; R4, full pod; R5, beginning of seed; and R6, full seed. The control treatment was full irrigation throughout. Observed yields ranged from 1955 (R6) to 3684 kg ha−1 (control) in 2003, and from 1867 (R6) to 3952 kg ha−1 (control) in 2004, respectively. Generally, in both of the years any water stress imposed on soybeans in three different generative stages (R3, R5, and R6) resulted in substantial yield reduction compared with full irrigation; yield reduction was greatest at the R6 stage. Biomass and 1000 seed weight also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verall, CROPGRO-soybean simulated parameters from all treatments were higher compared with observed ones. Although simulated yield results were close to measured ones, they could not track observed yield patterns. Generally, the CROPGRO-soybean simulation model failed to satisfactorily mimic observed soybean yield, biomass, and 1000 seed weight and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not to be used for similar scenarios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98.
磷效率是复杂的数量性状,有一系列基因参与其中.利用科丰1号×南农1138-2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KY,对影响大豆磷效率的加性和上位性QTL同时进行定位,比较在两种磷条件下的大豆磷效率QTL的表达差异.采用5个指标评估大豆的磷效率,包括:茎干重、根干重、根冠比、磷利用效率和磷吸收效率.结果表明:在高磷和低磷条件下在8个连锁群上分别检测到3个和12个加性的QTL,可解释4.0%~13.8%的表型变异;另外,在高磷和低磷条件下,分别检测到12对和7对互作的QTL,可解释3.3%~19.9%的表型变异.本研究的QTL定位结果为进一步了解大豆在不同磷条件下的磷效率遗传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99.
在黑龙江省海伦市寒冷地区进行不同肥料对大豆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其目的是为筛选适应寒冷地区绿色大豆生产的较佳肥料.结果如下:黑农科有机无机复混肥(简称黑农科肥)对大豆品种绥农14产量正向效应>三元素复合肥>惠满丰>有机肥>双绿肥>生物钾肥,其增产原因主要是开花期单株叶面积、根容量和根瘤数的增加,进而促进其生长发育导致增加了单株荚数和粒数;施用黑农科肥土壤有机质含量5.95%,略低于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6%),而其土壤容重与有机肥相同均为0.82 g/cm3.全氮为0.45%,全磷为0.16%,表明其有利于土壤结构和肥力的改善;在寒冷地区每公顷施375kg黑农科肥有利于绿色大豆生产.  相似文献   
100.
大豆种子发芽期耐旱性鉴定的适宜PEG-6000浓度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抗旱性不同的3个大豆品种(湘豆3号、Lee68和宁镇1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5%、10%、15%、20%、25%和30%)的PEG-6000模拟发芽期干旱胁迫对大豆种子发芽、子叶苗膜脂过氧化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以下的PEG-6000能起引发作用,促进大豆种子的萌发,显著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随着PEG-6000浓度的升高,大豆种子的发芽明显受抑制,当PEG-6000浓度大于25%时抑制更明显,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简易活力指数显著下降;随着PEG-6000浓度的升高,大豆子叶苗中的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PEG-6000浓度在15%~25%间增加幅度最大,PEG-6000浓度小于15%或大于25%时增加不明显。综合种子发芽、子叶苗的膜脂过氧化程度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可初步确定室内采用PEG-6000浸种法模拟干旱胁迫鉴定大豆发芽期耐旱性的适宜浓度为20%~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