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1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8篇
  22篇
综合类   102篇
农作物   6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5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81.
不同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青贮玉米不同密度下的子粒产量和品质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直接影响子粒的产量与品质,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玉米子粒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在不同成熟阶段随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玉米子粒中蛋白质、脂肪的低含量与最高产量相对应,但玉米子粒中蛋白质、脂肪的高含量却不与较低产量相对应。  相似文献   
82.
不同青贮玉米品种与紫花苜蓿的间作效应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不同青贮玉米品种与紫花苜蓿的间作表明,间作青贮玉米边际效应显著,并因品种和生育时期的不同而异。大喇叭口期,间作青贮玉米光照强度和透光率比单作的提高,在基部为15.3%~88.1%和15.1%~89.0%,在中部为52.1%~74.1%和51.2%~73.0%。全生育期内,间作青贮玉米平均透光率比单作的提高,在基部为49.5%~62.1%,中部为40.7%~56.6%。5~30 cm土层地温从上到下呈递减趋势,同一土层温度均为间作高于单作;5 cm土层生育期内的平均地温间作比单作提高了1.0%~1.8%。收获期,间作青贮玉米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比相同种植面积的单作玉米分别提高了2.3%~20.9%、0.4%~7.6%和2.2%~19.6%。间作复合群体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比单作玉米分别提高了30.8%~59.1%和99.4%~137.5%,而鲜草和干草产量比单作玉米分别降低了22.7%~32.3%和17.6%~28.2%,比单作紫花苜蓿分别提高了156.7%~202.4%和176.5%~197.5%。间作紫花苜蓿初花期鲜草和干草产量及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表现出边行劣势,但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间作复合群体可充分利用田间光照和地温条件,并且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具有覆盖地面、防风固沙、培肥地力的作用,第2年5~6月份即可收获第一茬,不仅可以解决内蒙古因缺草而影响养殖业发展的问题,而且为间作青贮玉米提供了较大的生长空间。  相似文献   
83.
不同添加剂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含水率68.3%的象草作为青贮原料,在制作过程中进行4种处理,分别为添加0.2%绿汁发酵液、0.0001 % 纤维素酶、0.2%绿汁发酵液+0.0001 % 纤维素酶及对照4个处理。常温下贮存50d开封,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结果表明,单独添加绿汁发酵液和添加绿汁发酵液与纤维素酶的复合物,均可降低青贮的pH和氨态氮,提高了干物质回收率和粗蛋白含量(P<0.01,P<0.05)。有利于提高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84.
添加甲酸对白花草木樨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在收获后经过0、8和30h晾晒的初花期草木樨(干物质含量分别为27.36%、38.69%和44.98%)原料中,加入甲酸(添加量为2.5、4.0和5.5ml/kg)进行青贮。结果表明,添加甲酸能使草木樨青贮料氨态氮含量降低,并保存较多的可溶性糖;添加甲酸4.0ml/kg对三个干物质水平草木樨青贮均有良好效果,但以干物质含量27.36%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5.
影响青贮饲料品质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青贮饲料的发酵机制,对影响青贮料品质的因素-青贮原料的水分、糖分、缓冲能力、厌氧状况、发酵温度、添加剂进行了分析。旨在对优质青贮饲料的调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为了鉴定青贮玉米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和依附关系,对14份青贮玉米材料的22个品质性状检测分析,并进行一般描述统计、遗传变异、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参试青贮玉米各品质性状中,脂肪、钾、木质素、淀粉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0.20、0.19、0.17和0.16,表明这些性状在品种遗传选育进程中有较大的改良空间;消化率及能量品质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0.03~0.08,表明这部分性状难以得到遗传改良;青贮玉米品质性状间相关性较大,适宜采用主成分分析保留品质性状的最重要方面。对测试的22个品质性状进行主成分提取,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91.29%,分别代表了青贮玉米的饲用价值、微量元素及粗蛋白成分。  相似文献   
8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在玉米生育期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平均数量表现为MNP(有机肥+N+P)>M(有机肥)>NP(N+P)>CK(对照),与CK相比,MNP、M和NP处理细菌数量分别提高了302.82%、183.96%和136.23%,而放线菌数量则分别提高了93.97%%、62.64%和54.28%。土壤真菌平均数量表现为MNP>NP>CK>M,其中MNP和NP分别比CK提高了33.74%和29.08,而M则比CK降低了8.39%。土壤好气性固氮细菌平均数量表现为MNP>NP>M>CK,MNP、M和NP分别比CK提高了55.46%、24.63%和40.87%。(2)在玉米收获期土壤有机质和各营养指标含量均比播种期降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在播种期和收获期均表现为M>MNP>CK>NP,而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在播种期表现为MNP>NP>M>CK,在收获期表现则不尽一致。(3)土壤细菌、放线菌和固氮菌数量均与土壤全氮、全磷和碱解氮含量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土壤真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及各养分含量之间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88.
饲料收获机矮秆割台拨禾轮导轨运动轨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矮秆割台核心喂入部件拨禾轮的结构和运动轨迹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对拨禾轮导轨曲线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拨禾弹齿运动轨迹进行了模拟,找出了保证矮秆割台能够正常工作的弹齿运动轨迹形状,确定其正常工作的拨禾轮速比区间为(0.78,∞)。  相似文献   
89.
 本文对昆明地区青贮上米秸秆乳杆菌进行调查.从12份样品中,共分离到55株乳杆菌,鉴定出12个种.其中短乳杆菌及干酪乳杆菌两个种占43.6%,确认为是青贮料中的优势种群.本文还从青贮料中分离鉴定出:食果糖乳酸杆菌、绿色乳杆菌、格氏乳杆菌、亚麻那乳杆菌等4个种,现作一并报道.  相似文献   
90.
【目的】合成一种对霉酚酸具有特异性识别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材料,用于青贮饲料中霉酚酸的净化、富集和分析检测。【方法】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MPS)改性的硅胶为载体、霉酚酸酯为虚拟模板,合成硅胶表面接枝分子印迹聚合物,采用扫描电镜对制备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平衡吸附试验评价材料吸附特性。建立基于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检测青贮饲料中霉酚酸。【结果】改性硅胶表面成功包裹一层印迹聚合物。静态吸附试验表明,印迹材料饱和吸附量为4.5 mg/g;动态吸附试验表明,该材料吸附速率快,60 min内即达到吸附平衡。基于该印迹材料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建立了HPLC法,霉酚酸的回收率为76.0%~81.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检测限达60μg/kg。【结论】制备的硅胶表面霉酚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可特异性吸附霉酚酸,建立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HPLC法可用于日常青贮饲料中霉酚酸的分析测定,了解青贮饲料被霉菌毒素污染的状况。研究结果可为青贮饲料的质量安全控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