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17篇
农学   47篇
基础科学   4篇
  24篇
综合类   142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利用木素特有的紫外吸收波长,通过定量测定含木素溶液中酶作用前后木素物质(底物)的变化量,测定本腐菌本素分解酶的活力,具有操作步骤简单、测定速度快等优点,为高木素代谢能力菌株的筛选研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82.
对牛肺管这一副产物进行了常规营养成分,包括灰分、水分、蛋白和脂肪等含量的测定,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胶原蛋白含量测定,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矿物质元素Ca,Fe,Mg,Al,Cu,Zn等含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胶原蛋白的含量(18.81±0.12)%,灰分1.57%,水分66.89%,粗蛋白20.83%,脂肪9.42%,矿物质元素Ca,Fe,Mg,Al,Cu,Zn,Pb的含量分别为1 197.267 9,46.976 7,341.904,15.106 4,0.746 3,8.156 9,3.262 4 mg/kg。  相似文献   
83.
采用同工酶电泳的方法,研究了紫外(ultraviolet,UV)胁迫条件下对棉铃虫体内酯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X)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等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紫外线照射处理组酯酶同工酶谱带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照射时间为30min和60min时,谱带E4、E9、E10增强,谱带E2、E8减弱,谱带E1、E5、E7、E11消失,新增了谱带E3、E6;照射时间延长至90min时,谱带E4、E9增强,谱带E2、E8减弱,谱带E1、E5、E7消失,新增了谱带E3、E6。紫外线照射处理下,棉铃虫POX同工酶谱带P5有所增强,CAT同工酶谱带的变化因照射时间不同而有所差异。与对照相比,紫外线照射处理组的C1谱带增强,但C2谱带在30min时减弱,60min时恢复到对照水平,90min时与对照相比又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84.
用紫外-荧光微孔板酶检测技术测定两种土壤的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土壤酶活性是土壤质量的重要指示指标,本文对土壤酶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方法】采用荧光微孔板酶检测技术,测定土壤硫酸酯酶、磷酸酶、β-葡萄糖苷酶和肽酶活性,采用紫外微孔板酶检测技术测定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结果表明,采自农田的赤红壤的硫酸酯酶、磷酸酶和肽酶活性高于紫色土和采自矿山的赤红壤的相应的酶活性;矿山赤红壤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在三者中最高;紫色土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高于赤红壤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结论】紫外-荧光微孔板酶检测技术可快速测定土壤中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85.
分析紫外光照射下木荷产生自由基的规律和表面化学组成及结构的变化。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ES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分别测量紫外光辐照后木荷颗粒的自由基波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木荷自由基的光谱分裂因子g=2.003 3,自由基的强度随着辐照时间按Y=1-e-biPt规律增加,紫外光辐照60 min后,木荷表面氧、碳原子比稍有增加,C—C、C—H和C—O含量增加,C=O含量减少,—O—C=O含量增加为原来的2倍左右,说明木荷表面生成了一些含氧官能团或碳的氧化态增高。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求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筛选出赭曲霉毒素产生菌的分析方法,为赭曲霉毒素的检测与防治奠定基础。【方法】分别采用紫外荧光法、胶体金免疫试纸条法和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法,对分离自葡萄表面的189株霉菌产生赭曲霉毒素A(OTA)的能力进行分析,并对3种方法的鉴定结果进行比较。其中在紫外荧光法中,黑曲霉接种至可可浆培养基(CCA)培养,其他霉菌接种至察氏培养基(CA)培养,培养后能够产生荧光的菌株被认为是OTA产生菌。同时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OTA胶体金试纸条对所有菌株培养物中的OTA进行检测。【结果】以HPLC检测结果为标准,用紫外荧光法对OTA产生菌初筛的假阳性率较高,假阴性率为0;胶体金免疫试纸条法用于筛选OTA产生菌的假阴性率为47.4%,假阳性率为0,适合于产毒量高的菌种筛选。【结论】用紫外荧光法作为OTA产生菌的初筛方法可以排除大部分非OTA产生菌,漏检率低,从而大大降低HPLC检测的工作强度和检测成本;将紫外荧光法和HPLC定量分析结合使用,可以快速、准确地分离到OTA产生菌;将紫外荧光法和胶体金免疫试纸条相结合,可以快速筛选OTA产量高的菌株,且该方法较为经济,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较小。  相似文献   
87.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鉴别4种鹿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东北产梅花鹿角,马鹿角,驼夜以继日角,和狍角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4种角的同种溶剂提取的紫外导数光谱中驼鹿角的70%乙醇提取物和狍角的乙醚提取物在280-290nm间有特别显著的最大吸收峰,具有鉴定意义。  相似文献   
88.
辣木油对小鼠抗紫外线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辣木油对小鼠抗紫外线损伤的保护作用,为开发防晒护肤品提供实验依据。采用中波(UVB 290~320 nm)和长波(UVA 320~400 nm)紫外线照射小鼠背部皮肤及双耳,造成小鼠皮肤及双耳灼伤水肿模型,以皮指数、耳指数、表皮厚度及皮肤组织病理学等指标评价辣木油对该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辣木油组小鼠的耳指数、皮指数、表皮厚度均低于模型组且有显著性差异,能明显抑制紫外线射伤所致小鼠皮肤表皮角质化与浸润,抑制真皮层组织病理改变,提示了辣木油具有抗紫外线损伤的功能即防晒功能。  相似文献   
89.
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乳悬剂的配方筛选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从6种常用的食品乳化剂中,筛选适合于球孢白僵菌(Beuaveia bassiana)分生孢子粉使用的乳化剂。除单二甘酯外,其余5种乳化剂的乳化性能与孢子浓度呈正相关。除十二烷基硫酸钠外,各种乳化剂均能以孢子极好地相容。综合乳化性、生物相容性、湿润力和其它理化特性、蔗糖脂肪酸酯S-1可作为白僵菌孢子粉较为理想的乳化剂,使用浓度为0.2%。以0.3%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稳定剂和0.1%的抗坏血酸作为紫外线保护剂,能显著提高孢子悬液在2h内的稳定性,并能较好地保护孢子免受紫外线损伤。  相似文献   
90.
绿色木霉LTR-2菌株的紫外线诱变改良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紫外线诱变处理 ,获得了可以在低温下 (1 0℃ )生长的绿色木霉LTR 2的快速生长型突变株LR ,以及对多菌灵具有抗性的突变株LRR。突变株对棉枯萎病菌、棉黄萎病菌、棉立枯病菌的平板拮抗能力一般低于野生型菌株。LR比LTR 2更能适合非根际土壤环境 ,而LRR在健康棉花根际的定殖能力上 ,比LTR 2有明显下降。LR对棉花立枯病基本没有防治效果 ,但对棉花黄萎病和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则高于原始菌株 ;LRR对棉花上述 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与原始菌株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