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7篇
  4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研究了蛋鸡不同阶段饲喂不同水平钙对蛋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不同水平钙处理对产蛋率和采食量无影响;钙的阶段饲喂可以提高蛋比重;产蛋后期用40%的颗粒状钙代替粉末状钙源可以改善蛋壳品质;提高母鸡饲粮维生素D水平对蛋壳品质无影响;不同处理对钙的存留量和破、软蛋数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2.
本研究以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申紫1号’F1为研究对象,在幼蚌壳色透明期,根据目标性状的选择顺序和中选率,设置了7种依次选择法。壳长(SL)为第1选择性状,贝壳深紫色(PN)为第2选择性状,设定3种中选率,选择方法分别为SL 50% × PN 20% (Ⅰ)、SL 30% × PN 33%(Ⅱ)、SL 20% × PN 50%(Ⅲ);贝壳深紫色(PN)为第1选择性状,壳长(SL)为第2选择性状,设定3种中选率,选择方法分别为PN 50% × SL 20%(Ⅳ)、PN 30% × SL 33%(Ⅴ)、PN 20% × SL 50%(Ⅵ);另外1组经验选择法SI 10%(Ⅶ)作为对照组,选择内壳色深紫色和体型大的个体,每种方法的综合中选率均为10%。经过300 d养殖后,通过比较分析选留三角帆蚌的生长和壳色性状表现,对这7种方法的早期选择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不同选择方法,早期选择效果不同,方法Ⅳ和方法Ⅵ选留个体的生长性状表现最佳,方法Ⅱ最差;方法Ⅰ~方法Ⅲ对于壳色的选择效果最佳,方法Ⅳ对于壳色的选择效果较差;传统选择方法选留的三角帆蚌性状表现不突出。以贝壳深紫色为第1选择性状的方法,对于生长性状的早期选择效果优于以壳长性状为第1选择性状的选择方法;以壳长性状为第1选择性状的方法,对于壳色的早期选择效果优于以贝壳深紫色为第1选择性状的选择方法,说明选择顺序对于选择效果影响显著。更加关注的目标性状,在依次选择中,最后选择效果更佳;中选率影响选择效果,但受到复合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利用3种壳型的菲律宾蛤仔,即壳宽型(H)、中间型(M)和壳扁型(P),采取双列杂交方式,成功建立3种杂交组合(PH、HM和MP),每个杂交组合由4个杂交家系组成,共12个杂交家系。结果表明,不同壳型亲本形态差异显著(P〈0.05,n=4);各杂交组合的D形幼虫、附着规格、变态规格和单水管稚贝的大小彼此间差异不显著(P〉0.05,n=120)。幼虫浮游期间,3种杂交组合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生长、存活优势。PH杂交组合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与HM、MP组幼虫大小差异显著(P〈0.05,n=120),生长速度分别为(10.21±0.42)、(9.96±0.52)和(9.29±0.52)μm/d;从存活率上看,9日龄时,PH杂交组合存活率最高,与HM、MP组合差异极显著(P〈0.05,n=12)。变态期间,幼虫生长缓慢,PH、HM和MP杂交组合的生长速度分别为(1.72±0.48)、(1.93±0.53)和(2.08±0.39)μm/d,差异显著(P〈0.05,n=120);变态率分别为(83.20±8.47)%、(6.45±3.06)%和(10.75±3.70)%,差异极显著(P〈0.01,n=12)。稚贝培育期间,3组稚贝的大小差异极显著(P〈0.01,n=120),生长速度分别为(16.74±3.06)、(13.08±2.24)和(15.20±2.55)μm/d;本阶段3组存活率均较高,分别为(93.25±2.99)%、(90.75±2.22)%和(87.25±4.86)%,彼此间差异显著(P〈0.05,n=12)。  相似文献   
74.
以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中国群体(C)和韩国群体(K)为材料,进行了4个组合的杂交和自交实验,测定了各实验组魁蚶在养成期(10~15月龄)的壳长、湿重,并计算了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结果显示,养成期杂交KC组壳长显著高于自交CC组、KK组和杂交CK组,CK组壳长杂种优势率在–2.03%~5.44%之间,KC组壳长杂种优势率在4.40%~14.74%之间,且KC组壳长杂种优势率始终高于CK组;养成期杂交KC组湿重始终显著高于自交CC、KK组和杂交CK组,而杂交CK组仅在14、15月龄显著高于自交CC和KK组,2个杂交组合湿重的杂种优势率始终为正值,CK组湿重杂种优势率在1.41%~7.71%之间,KC组壳长杂种优势率在5.32%~23.71%之间,且KC组湿重的杂种优势率始终高于CK组,在湿重性状方面杂种优势更明显。综合分析表明,杂交KC组的杂交子一代在壳长和湿重方面的杂种优势更加明显,是理想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75.
旨在验证并丰富家蚕茧层率性状的遗传规律,为培育高茧层率的家蚕纯种提供理论依据。以高丝量品种‘菁松’、‘皓月’和中丝量品种‘芙蓉’、‘湘晖’为亲本,构建5世代遗传群体,运用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分析茧层率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家蚕茧质性状具有明显的性别效应,雄性茧层率大于雌性;亲本的茧层率性状与茧层量呈显著正相关;F1代的茧层率介于两亲本之间,反交组合茧层率高于正交组合;回交群体的频数呈双峰或偏态的单峰分布;茧层率的杂种优势率在-3.82%~5.63%之间,几乎没有杂种优势。研究得出结论为茧层率高值对低值为显性,呈偏母本遗传,遗传体系中存在主基因,可能存在于性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76.
不同壳色菲律宾蛤仔免疫机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壳色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的免疫能力,对野生斑马蛤(Zb)、珍珠白(Pw)、两道红(Tr)、两道白(Tw)、奶牛蛤(Co)5个不同壳色群体的相关免疫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壳色蛤仔免疫指标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Zb和Pw群体的细胞吞噬能力显著高于Co群体(P<0.05);Tr和Tw群体的溶菌酶(LYZ)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个群体(P<0.05);Co群体的酚氧化酶(PO)活性显著高于Tr群体(P<0.05);Pw群体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Tr和Co群体(P<0.05),Zb群体的SOD活性也显著高于Tr群体(P<0.05);各壳色蛤仔的血细胞总数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7.
为了探讨贝类壳体作为海洋重金属污染标记物的可行性,于2011年3月,分别从饶平汫洲、深圳湾、珠海高栏港、阳江闸波、湛江官渡等广东沿海域采集了近江牡蛎和长牡蛎样品。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牡蛎壳体各生长层中Ca、Co、Cd、Cu、Zn、Pb、Cr、Ni、Fe和Mn等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各元素在不同采样点牡蛎壳体各生长层中的含量排列顺序大体一致,壳体中必需元素CaFe、MnCuZn,排在前5位,是壳体的主要构成成分,其中Ca+Fe+Mn含量约占总量的36%~40%,Cu和Zn含量也较高,保持稳定;非必需元素NiCrPbCoCd,其中有毒重金属元素Cd、Cr和Pb含量低、变动范围大,Cd含量最低。结果表明,双壳类壳体可以作为监测海洋环境中Cr、Cd等重金属元素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78.
Modifications of great scallop (Pecten moximus) shells have been noticed in many sites of scallop fisheries in Brittany, especially in shallow waters. These calcification abnormalities are linked to the appearance of a brown colouration of the internal calcified shell layer, due to the presence of a eumelanin associated with the insoluble organic matrix of the biocrystals. The appearance of this pigment generates many disturbances of the calcified foliated microstructure of the scallop internal shell layer. The mantle structure is not modified in brown shells as compared with white ones. No pathogenic signs such as hyperplasia or haemocytic infiltration have been observed. According to this observation, we hypothesize that the brown colour phenomenon is more a result of environmental disturbance rather than a symptom of a pathogenic disease.The colour abnormalities of the internal shell layer can be detected by a spectral analysis of its reflectance before it can be detected with the naked eye. This method, correlated to microstructural observations, gives a rapid and precise analysis of the appearance of the pigmentation on adult or juvenile scallops. It may be a useful method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for example, on calcification and its abnormalities.  相似文献   
79.
为探究海水酸化与溴氰菊酯(DM)复合暴露对皱纹盘鲍稚鲍的毒性效应,采用3个pH值(8.1、7.7和7.4)和3个溴氰菊酯浓度(0、0.6和6.0μg/L)对稚鲍进行复合胁迫,并对贝壳微观结构与硬度、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应激、凋亡相关基因表达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经过海水酸化与溴氰菊酯复合暴露31 d后稚鲍贝壳CaCO3晶体沉积困难,文石板片变小并形成分散的板层堆叠,文石板片之间孔隙增大,并且伴随着贝壳硬度的显著降低。同时,海水酸化与溴氰菊酯能够引起稚鲍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改变,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pCO2与溴氰菊酯浓度的上升而持续降低,并且在海水酸化与溴氰菊酯复合暴露下稚鲍SOD活性明显低于单一暴露物,说明海水酸化与溴氰菊酯对稚鲍SOD活性的影响具有明显交互作用。在相同pH暴露下,溴氰菊酯能够使稚鲍过氧化氢酶(CAT)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显著上升。此外,实验还观察到了稚鲍组织中应激基因与凋亡相关基因表达量随着pCO2与溴氰菊酯浓度的上升均有提高,并且海水酸化与溴氰菊酯暴露在HSP70、HS...  相似文献   
80.
南天竹果实变色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丽  刘友全 《湖南林业科技》2007,34(4):20-21,32
在果实的生长期,采集南天竹的果实,研究南天竹果实由绿变红的机理。结果表明,南天竹果实颜色的转变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及可溶性糖含量有关。果实生长初期,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花青素含量最低。到成熟期,红果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最低,花青素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减少和花青素含量的增加,其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