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70篇
林业   32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6篇
  19篇
综合类   338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509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4 毫秒
81.
从患溃疡病的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病灶处分离出1株优势菌H1,以浸浴、创伤浸浴、体腔注射和体壁肌肉注射等方式进行感染实验,证实菌株H1为养殖刺参溃疡病病原菌,并证明该菌通过体表创伤侵入的方式感染刺参,以创伤浸浴和体壁肌肉注射感染的LD50(半数致死量)分别为2.26×107CFU/尾和1.80×107CFU/尾。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和mini API系统鉴定,确定菌株H1为杀鲑气单胞菌杀日本鲑亚种(Aeromonas salmonicida ma-soucida)。提取菌株H1的胞外产物(ECP)进行致病性实验,结果表明ECP可导致刺参死亡,其对刺参的LD50为5.24μg蛋白/g体质量。H1-ECP具有酪蛋白酶、明胶蛋白酶、几丁质酶和淀粉酶活性,并具有溶血素活性;对底物偶氮酪蛋白(Azocasin)作用的酶比活力可达到674.5活力单位/mg蛋白,最适作用温度为50℃;对热不稳定,70℃作用30 min时,酪蛋白酶活性降到0;100℃作用30 min,ECP对刺参的毒性消失;ECP酶活可被10 mmol/L EDTA完全抑制,可被5 mmol/L PMSF抑制98.8%,Ca2 和Mg2 可使酶活性分别提高约9%和4%。结论认为,该病原菌通过体表创伤侵入方式感染宿主刺参,菌株H1胞外产物是其对刺参致病的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82.
刺参体内的新病原--一种球状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欢 《水产科学》2006,25(1):30-31
2004年12月中下旬~2005年4月对辽宁沿海地区刺参越冬苗发病严重地区,进行了跟踪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刺参越冬苗发病比往年早,来势凶猛,持续时间长,流行面广,具较明显的流行病特征,病症异于往年,发病厂家达50%以上,部分地区超过80%,严重地区80%~90%;从患病参体内分离出2株优势细菌和一种新的球状病毒,经负染和超薄切片在电镜下观察,证实有大量球状病毒存于参体内。  相似文献   
83.
北海道黄杨叶片应答低温胁迫的蛋白质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强  张睿鹂  冷平生  关雪莲 《园艺学报》2011,38(11):2169-2179
 采用双向电泳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了北海道黄杨叶片蛋白质对低温胁迫的应答反应。北海道黄杨植株在室外种植,从2008年10月—2009年2月每月提取叶片总蛋白。在考马斯亮蓝染色的2-DE胶上发现36个表达量显著差异蛋白点,其中通过质谱鉴定出19个蛋白质,包括已知的和新鉴定的低温胁迫相关蛋白质。这些鉴定出的蛋白质涉及多个生理过程,如能量与代谢、调控、防御应答等,同时这些蛋白质的表达模式与生理生化变化模式相一致。  相似文献   
84.
大叶黄杨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采用营养袋播种育苗方式进行大叶黄杨不同覆盖方式、不同基质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对大叶黄杨种子的发芽率具有极显著影响,以谷皮+塑料小拱棚的发芽率最高,达87.7%;不同基质对大叶黄杨播种苗的生长量具有极显著影响,以混合基质(黄心土∶粗河沙∶草木灰+0.5%钙镁磷肥=1∶1∶1+0.5%)最优,苗木平均高、地径、主根长度分别达14.5 cm、0.22 cm、19.0 cm,≥5 cmⅠ级侧根平均条数达3.6条/株。  相似文献   
85.
K700bp 是高产蜜西蜂引物K(5’- CGGCCCCTGC- 3’) ,通过RAPD- PCR 扩增出来的一个特有DNA 片段。然后将K700bp 制备成探针再与高、低产蜜西蜂的PCR 产物及它们的基因组进行杂交。结果K700探针只与高产蜜西蜂的PCR 产物及其基因组杂交,证明K700bp 确实是高产蜜西蜂的一个特有DNA 片段。  相似文献   
86.
采取盆栽控水法,研究多效唑对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等绿篱植物抗旱性影响,以期为节水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3种绿篱植物应用适宜浓度的多效唑可不同程度的增强抗旱性。单就抗旱性而言,大叶黄杨的适宜浓度范围为1.33~9.33 g/L,最佳浓度为6.67 g/L;金叶女贞和紫叶小檗适宜浓度均为1.33~4.00 g/L,最佳浓度为2.67 g/L。  相似文献   
87.
The defence ability of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and Marsupenaeus japonicus against the intrusion of the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 was compared after injecting WSSV intramuscularly by recording cumulative mortality, diagnosing the virus and examining variations in immunological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total haemocyte counts (THCs), phagocytic percentage (PP), plasma protein concentration (PPC), phenoloxidase (PO) and 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 activ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ariations in the immunological parameters of F. chinensis and M. japonicus showed similar trends. The THCs of the two speci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ostchallenge of WSSV. The virus was detected at 78 h in M. japonicus and at 42 h in F. chinensis after infection, which was in correlation with the accumulative mortality, and the variations in PO, PP, NOS and PPC in the two species. All shrimps of F. chinensis in the mortality experiment died within 66 h, much more quickly than M. japonicus, whose cumulative mortality reached 100% after 198 h. In conclusion, the immune system of M. japonicus has a stronger resistant ability to antagonize and endure the invasion of WSSV than that of F. chinensis.  相似文献   
88.
根据海水盐度不同,其结冰点就不同的原理,进行了自然环境下鲈鱼大面积越冬试验,发现盐度越低,鲈鱼越冬成活率越高,最好将池水盐度控制在10以下,并指出越冬鱼种规格100-200g/尾为宜。  相似文献   
89.
丝棉木嫁接北海道黄杨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黎  李安宁 《北方园艺》2007,(3):136-138
利用丝棉木嫁接北海道黄杨,改变北海道黄杨在宁夏地区露地越冬易风干、抽干的现状,提高北海道生长量和增强抗寒、抗风干能力。采用同一砧木,嫁接时间不同、接穗采取部位不同,嫁接成活率、新梢生长量、茎粗有明显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无分枝的接穗嫁接,成活率及生长量均大于分枝接穗。  相似文献   
90.
以蝶型花亚科的百脉根(Lotus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罗达等研究组阐明了在豆科与其他物种基因组中调控花对称性发育的分子机制具有共源性(synapomorohy),揭示了在高等植物花形进化过程中,不同进化关系的开花植物独立地招募TCP基因,调控了两侧对称花发育过程中背腹轴的发育。在百脉根中的工作提示:对TCP基因进行遗传操作,可以定向改造花瓣的形态,表明花对称性分子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