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83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5篇
  209篇
综合类   156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226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根据2003年-2005年每年5月、8月和11月对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施工海域(30°30′~30°54,N、121°45′~122°30′E)20个站点进行渔业资源监测调查,分析了该海域虾蟹类资源的种类组成、生物量、丰度、生物多样性、个体平均体重及幼体比例等的变化,并与工程前(2001年)相比较。结果显示:虾蟹类的种类基本逐年减少;3年平均的生物量和丰度比工程前低;多样性指数、平均个体体重和幼体比例也是呈逐年降低的趋势。这系列的变化反映出该海域渔业资源结构的改变朝小型化方向发展,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容易引起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改变。说明洋山工程海域施工期对虾蟹类资源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TR21可湿性粉剂施用对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采集TR21可湿性粉剂处理和清水对照不同种植时期的香蕉根际土样10份,分别提取各土壤总DNA,采用PCRDGGE、主条带回收、基因克隆和序列测定分析的方法,比较不同处理根际土壤微生物组成差异。结果表明:与未种植香蕉的土样相比,香蕉种植初期,对照土样的物种丰富度S值和多样性指数H值均下降,但经TR21处理的土壤S值增加、H值变动不大;香蕉种植中期,对照土壤的S值和H值上升,达到未种植时的数值,但经TR21处理的土壤S值持续增加、H值下降;随着种植时间的推移直至有香蕉枯萎病发病时,对照和TR21处理土壤的S值持续增加、H值持续下降,但经TR21处理的发病植株和健康植株的根际S值均大于对照、H值均小于对照;对差异条带鉴定及主条带回收和测序分析后均发现,TR21处理后根际土壤的芽孢杆菌增多。说明用枯草芽胞杆菌TR21可湿性粉剂灌根处理香蕉,可以提高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的S值,并引起根际芽孢杆菌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贵德县耕层土壤养分状况。[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分析贵德县499个耕层土壤8项农化指标。[结果]贵德县耕层土壤平均有机质19.71 g/kg,全氮1.54 g/kg,全磷1.70 g/kg,碱解氮111 mg/kg,有效磷41 mg/kg,速效钾249 mg/kg,缓效钾1 029 mg/kg,pH 7.97。碱解氮、速效钾、缓效钾总体含量水平高;有效磷、有机质含量与丰缺指标比较,结果为中等水平。[结论]该研究可为耕地地力评价和测土配方施肥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4.
东北黑土区旱田改稻田后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东北黑土区旱田改稻田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其密度和~(13)C、~(15)N自然丰度值的动态变化,探讨旱田改稻田后土壤有机碳(氮)的固定能力及其稳定性,揭示旱田改稻田后土壤有机碳(氮)的演变规律,为东北黑土的合理利用和培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结合野外实地调查,选择典型黑土区旱田土壤(种植大豆年限大于60年)和改种不同年限的稻田土壤(3、5、10、17、20和25年,旱田改稻田前种植历史基本相同,均为大豆),利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研究旱田改稻田后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旱田改稻田25年间,在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在改种的前3年迅速下降,降幅分别为13.60%—43.27%和10.40%—40.60%,在3—25年间随改种年限延长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在20—60 cm土层出现累积,但在3—5年期间增加幅度较大,在5—25年期间增加较为缓慢,在改种17—25年期间,稻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高于旱田土壤;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密度的变化趋势与其含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在改种的3年间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密度分别降低了26.53%和21.89%,在改种5—25年间0—60 cm土层稻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密度均大于旱田土壤,增幅分别为9.87%—21.48%和10.2%—19.3%;旱田改稻田后,土壤全氮与有机碳的变化密切相关,土壤全氮与有机碳的含量、密度之间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在0—60 cm土层,土壤δ~(13)C值在改种的3年间明显上升,在3—25年间随改种年限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大于5年的稻田土壤δ~(13)C值均低于旱田土壤,而土壤δ~(15)N值在改种的25年间随改种年限延长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限稻田土壤δ~(15)N值均低于旱田土壤,相同年限土壤的δ~(13)C值和δ~(15)N值均随着土层加深而增大;0—40 cm土层土壤δ~(13)C值与土壤有机碳含量之间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P0.01),但各土层土壤δ~(15)N值与土壤全氮含量之间则无显著相关性。【结论】东北黑土区旱田改稻田大于5年后,稻田土壤具有明显的固碳(氮)能力,稳定性碳(氮)在20—60 cm土层累积;改种稻田年限小于5年,应注重有机碳(氮)的补充,以维持和提高土壤有机碳(氮)水平。  相似文献   
25.
2003-2012年秘鲁外海茎柔鱼资源丰度年间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茎柔鱼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头足类,也是我国大陆鱿钓渔业最重要的捕捞对象之一。根据中国大陆鱿钓船2003-2004年、2006-2012年9年的渔业生产统计数据和卫星遥感获得的海洋环境数据,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和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对秘鲁外海茎柔鱼的资源丰度进行CPUE标准化,分析秘鲁外海茎柔鱼资源丰度年际变化。经显著性检验,得到最终选择加入模型的自变量有年、月、纬度、经度、叶绿素浓度、年与经度交互项、年与纬度交互项、月与经度交互项、月与纬度交互项共9个自变量。GAM结果表明,模型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决定系数高达42.3%。标准化后CPUE与名义CPUE变化趋势相同,年平均值略低于名义CPUE,2003-2012年秘鲁外海茎柔鱼资源丰度年间变化较大,资源丰度最高的年份为2004年,GLM标准化后的平均CPUE为7.94 t/d;资源丰度最低的年份为2007年,GLM标准化后的平均CPUE为3.28 t/d。  相似文献   
26.
赵君  姚彤  李明  杨进 《北方园艺》2019,(14):93-99
以蓝盆花为试材,在土壤中分别施入浓度为0、10、20、30、40 g·kg^-1的玉米秸秆生物炭,研究了玉米秸秆生物炭施用对干旱胁迫下蓝盆花生长及根际土壤真菌丰度的影响,以期为利用生物炭缓解干旱胁迫对园林植物的生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T2处理下蓝盆花的株高、茎粗、根数和根鲜质量均显著高于CK,其中在处理20 d后,分别比对照高26.23%、17.79%、26.67%和13.93%,T1和T3处理下蓝盆花的株高、茎粗、根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T4处理下蓝盆花的各形态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生物炭处理后还提高了干旱胁迫下土壤真菌丰度,随着生物炭含量的升高,土壤中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接合菌门、壶菌门和球囊菌门,以及子囊菌门未分类或未识别科、毛壳菌科、小子囊菌科、毛球壳科、丛赤壳科、小疱毛科、假球壳科以及担子菌门蘑菇科、接合菌门被孢霉科和半知菌亚门掷孢酵母科,所占群落比例均呈抛物线状变化,T2处理下,上述真菌在门和科分类水平所占群落的比例最大。在干旱胁迫下子囊菌门小子囊菌科、毛壳菌科、毛球壳科、接合菌门被孢霉科在促进蓝盆花生长方面的作用较为显著。土壤中施入浓度为20 g·kg^-1生物炭最能缓解干旱胁迫对蓝盆花生长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调查结果表明,象山港桐照滩涂小型底栖动物有11个类群,线虫在丰度上占绝对优势(93%),其次是涡虫、桡足类等.按生物量统计,线虫占53%,其次是多毛类(18%).小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丰度为4168.66个/10 cm2,年平均生物量1828.39 μg /10 cm2.小型底栖动物在丰度和生物量上出现了明显的季节变化,其最高值分别出现在秋季和冬季.并且还出现了明显的垂直分布,超过60%的小型底栖动物分布在(0~2)cm层段,随着深度的增加数量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28.
We report the analyses of a dataset spanning 39 years of near‐annual fishing for Dissostichus mawsoni in McMurdo Sound, Antarctica, 1972–2011. Data on total length, condition and 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 were derived from the > 5500 fish caught, the large majority of which were measured, tagged and released. Contrary to expectation, the length frequency of the McMurdo Sound catch was dominated by fish in the upper two‐thirds of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exhibited in the industrial catch for the Ross Sea shelf. Fish length and condition increased from the early 1970s to the early 1990s and then decreased. Fish length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Ross Sea ice extent in early spring, a relationship possibly caused by more ice encouraging larger fish to move farther south over the shelf and into the study area. Fish condition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mount of open water in the Ross Sea during the previous summer (Feb), perhaps reflecting greater availability of prey with the higher productivity that more open water brings. Decreasing fish size corresponds to the onset of the fishery, which targets the large individuals. CPUE was constant through 2001 and then decreased dramatically. We hypothesize that this decrease is related to the industrial fishery, which began in the 1996–97 austral summer, and concentrates effort over the ice‐free Ross Sea continental slope. As a result of limited prey choices and close coupling among mesopredators of the region, Antarctic toothfish included, the fishery appears to be dramatically altering the trophic structure of the Ross Sea.  相似文献   
29.
乐清湾浮游动物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2011年5月和9月对温州乐清湾湾口附近海域浮游动物现状调查结果,分析和研究了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5月份和9月份分别采获大型浮游动物13大类47种和16大类70种,调查海域附近浮游动物主要以近岸低盐类群为主,同时还有少量的半咸水河口类群。5月份浮游动物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球形侧腕水母、百陶箭虫等。9月份浮游动物优势种为背针胸刺水蚤、拿卡箭虫、汤氏长足水蚤、磷虾幼体等。5月份平均个体丰度为91个/m3,9月份平均个体丰度为115个/m3。5月份平均生物量为0.209 g/m3,9月份平均生物量为0.222 g/m3。9月份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均高于5月份的各项群落结构指数。  相似文献   
30.
Abstract  FIsh Database of European Streams, a common database for the FAME project, was merged using existing data on electric fishing and environmental data. FIsh Database of European Stream is a relational database with eight tables. Metrics based on classification of fish species into guilds were calculated, and provided in separate tables. FIsh Database of European Stream contained information about 150 freshwater fish species, from 12 countries, 17 ecoregions, 40 main river regions, 2651 rivers and 8228 sites. Examples of data coverage and use are given.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were illustrated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hich resulted in three environmental components – latitude, size and altitude. Environmental component scores were correlated with fish metrics used in the European Fish Index. Results exemplify how fish guilds reflect gradients in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Benefits and problems concerning standardisation and data availability at the global level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