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林业   80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47篇
  324篇
综合类   389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90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洋河水库"水华"形成的关键因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野外观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水华”发生的实验研究,观察了从藻类增殖到“水华”形成的全过程,定量研究了“水华”的形成与总磷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洋河水库发生“水华”的优势藻类为铜绿微囊藻,“水华”形成主要经过三个阶段,营养盐磷含量对“水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水华”发生所需藻类的生物量阈值为38.9μgChla.L-1,在总氮浓度为5.0 mg.L-1的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内禀增长率随培养液中总磷浓度的上升而增加,总磷浓度超过0.50 mg.L-1时增势逐渐减缓,直至饱和,且二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磷是洋河水库“水华”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52.
石头河水库灌区灌排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决策支持系统的原理,开发研制了陕西省石头河水库灌区灌排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集成了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库管理、水文预报、用水计划编制、兴利调度计划编制、系统维护6个子系统,于2002年石头河水库调度得到应用,编制了该水库年度供水计划、水库兴利调度计划和水库优化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53.
该文对密云水库北京集水区油松水源保护林主要养分元素循环的研究结果表明:29年生油松水源保护林的生物量为92.627 kg/hm2,油松林5种养分元素N、P、K、Ca和Mg的储存量为695.17 kg/hm2,各器官中5种养分元素储存量排序是针叶>枝>干>根。油松林每年从土壤中吸收的5种养分元素量为85.37 kg/hm2,吸收量占0~30 cm土层中5种养分元素总量的0.34%、有效养分量的3.30%;年吸收量中存留量为35.91 kg/hm2,凋落物归还量为49.46 kg/hm2,降水输入的养分元素量为26.04 kg/hm2。5种养分元素的吸收系数排序为N>P>K>Ca>Mg,利用系数排序为Mg>K>P>N>Ca,循环系数排序为Ca>N>P>K>Mg,周转期排序是Mg>K>P>N>Ca。   相似文献   
54.
三峡库区沿江退耕还林地种草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区退耕早熟梨地种植豆科、禾本科牧草,通过测定它们的盖度变化、产草量和越夏率,比较分析了果园适宜种植牧草品种及应注意的问题,并讨论了重庆低海拔沿江农区发展草业生产的前景。  相似文献   
55.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在于大气中碳浓度的急速升高。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以低碳为特征的新发展模式成为目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途径。农业生态系统作为最大的人工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碳排放源之一。农业活动与气候变暖关系密切,农业生态系统已成为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来源。本文以三峡库区为例,在分析了库区农业发展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库区发展低碳循环生态农业的意义,提出了库区低碳循环生态农业发展的一般模式及减少农业生产碳排放的五种对策,即推广免耕法、稻田水旱轮作,适度排水放干、发展以沼气为核心的农村新能源系统、发展高效生态循环种养农业和培育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56.
Choosing the appropriate reservoir water management strategy can be difficult when the water has multiple uses. This study examines this problem for reservoir managers where water use involves irrigation and fisheries. A stochastic dynamic programming (SDP) model is developed to facilitate reservoir management, using a case study illustration for southern Vietnam. The model includes the response of rice and fish yields to key factors including reservoir water levels, the timing and quantity of water release,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The model also accounts for variation in rainfall patterns, irrigation requirements, and the demand for low water levels during the fish harvest season. Three production scenarios are examined where the reservoir's water is used for: only producing rice (scenario 1), only producing fish (scenario 2), and producing rice and fish (scenario 3). Key findings are: (1) for scenario 1, adequate water should be released to meet rice growing water requirements and residual water should be stored as a source of water in case of low rainfall, (2) for scenario 2, sufficient water needs to be released prior to the fish harvest to maximize this harvest; and (3) for scenario 3, water should be released prior to fish harvest, but sufficient water should remain to satisfy the water requirements of rice. When the reservoir is managed for joint production of rice and fish, net benefits are 6% greater than when the reservoir is managed solely for rice production. The SDP model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could be adapted and applied to other multiple-use resources such as forests, river basins, and land.  相似文献   
57.
三峡水库消落带几种草本植物根系的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三峡水库消落带典型草本植物根系分布特征,为三峡消落带的植被恢复提供依据。[方法]在三峡腹地石宝镇消落带选取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双穗雀稗(Paspalum paspaeoides)三种人工恢复草本和自然恢复草本,利用WinRhizo Pro.2009c根系分析系统研究其根系的土壤剖面分布特征。[结果]4种草本类型的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10cm土层,根长密度、根直径(除自然杂草外)、根表面积密度、根体积密度和根尖密度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呈指数函数减小;除根径外,在整个土层剖面中(0—25cm),3种人工草本的根系指标都要显著高于自然恢复杂草。[结论]4种草本根系发达,对消落带水淹胁迫的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58.
三峡库区植物篱技术对坡耕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三峡库区25°紫色土坡耕地的定位试验观测,探讨了植物篱技术对坡耕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篱技术科学合理地解决了坡耕地用地和养地的问题,一方面通过植物篱根系吸收土壤深层养分并以刈割茎叶返还土壤,促进了养分的循环与再分配,发挥了养分泵的功能;另一方面通过植物篱的阻滞和坡面覆盖,减少了由径流与侵蚀泥沙携带的养分损失,有效地改善了土壤肥力性状。  相似文献   
59.
简析了三峡库区果园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指出库区果树分布规律和群落结构较合理 ,但果树种类面积比例和品种结构已不适应现代果业发展所需。并提出优化库区果树群落结构、品种构成及其面积比例等对策  相似文献   
60.
三峡库区奉节县欧营移民生态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库区的移民安置则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调控途径。在对移民生态环境容量界定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2个方面对奉节县欧营移民生态环境容量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地资源环境条件和现有的产业模式下,1500人的移民数量是可以接受的。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该地区移民生态环境容量还可以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