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8篇
  免费   469篇
  国内免费   702篇
林业   227篇
农学   381篇
基础科学   53篇
  301篇
综合类   2483篇
农作物   320篇
水产渔业   468篇
畜牧兽医   2916篇
园艺   292篇
植物保护   18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270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270篇
  2016年   340篇
  2015年   317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394篇
  2012年   464篇
  2011年   481篇
  2010年   413篇
  2009年   387篇
  2008年   342篇
  2007年   405篇
  2006年   332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0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目的:研究大肠癌p53的表达与病理、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癌胚抗原(CEA)及p53、PC-NA、CEA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链霉菌素-生物素(SP)免疫组化法,观察44例经病理确诊的大肠癌石腊标本中的p53表达、PCNA的阳性率和CEA的表达型式。结果:大肠癌p53阳性表达率为52.3%;大肠癌p53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及肿瘤的部位、分化程度和湿润深度无关(P>0.05),p53阳性表达者其淋巴结转移率较阴性者高(P<0.05);p53阳性表达及有淋巴结转移者其细胞增殖活性分别较p53阴性表达及无淋巴结转移者高(P<0.05);p53阳性表达及有淋巴结转移者其CEA表型均以胞浆型和间质型为主(P<0.05)。结论:检测p53和PCNA表达及CEA表型对判断大肠癌的恶性程度、预测其林巴结转移趋势和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2.
【目的】探索蒸汽爆破条件对烟梗品质的影响,以提高烟梗在卷烟生产中的可用性。【方法】以制丝线上膨胀前烟梗(汽梗)为研究对象,设定维压压力为0.8,1.0和1.2 MPa,保持时间为30,60,和90 s,采用两因素三水平完全试验设计进行蒸汽爆破处理,测定蒸汽爆破处理(T1~T9)后烟梗的常规化学成分、总细胞壁物质、致香物质含量,检测烟梗色度和膨胀度,分析不同汽爆条件对烟梗色度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经蒸汽爆破处理后,烟梗还原糖和总糖含量降低,而烟碱含量增加,其中T5、T6处理烟梗的糖碱比和两糖比接近于优质烤烟质量,氮碱比相对较低,含氮化合物转化及化学协调性较好,其果胶质含量较汽梗分别降低7.71%和14.59%,半纤维素含量较汽梗分别降低23.95%和18.46%,总细胞壁物质和木质素含量相对较低。与汽梗相比,蒸汽爆破后烟梗的亮度(L)、黄度(b)明显降低,红度(a)和色差值(ΔE)均显著增加,饱和度(C)总体降低,其中T1、T3、T4、T5、T7处理烟梗色度同烟叶较为接近;蒸汽爆破后烟梗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显著降低,而美拉德反应物、叶绿素降解产物和中性致香成分总量明显升高,其中T5处理烟梗致香物质总量最高,促进了美拉德反应物的产生,烟梗膨胀度较高(达到153.02%),膨胀效果较好。相关性分析表明,蒸汽爆破维压压力和维压持续时间与烟梗主要内在品质具有显著相关性,色度与部分化学品质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蒸汽爆破维压压力为1.0 MPa,维压时间为60 s时,烟梗膨胀度达到153.02%,汽爆后烟梗的色度和内在品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203.
三七组织与细胞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七组织和细胞培养研究的历史、三七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细胞悬浮培养、植株的再生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4.
北京鸭视网膜移动性无长突细胞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视神经溃变试验和Nissl染色法研究了北京鸭视网膜移动性无长突细胞 (dACs)的形态、大小与密度分布。北京鸭dACs是位于视网膜节细胞层的小神经元 ,核深染 ,胞质很少 ,细胞体呈圆形或卵圆形 ,细胞大小均一 ,平均面积为 19~ 2 5 μm2 。在视网膜中央有一个dACs高密度区即中央高密度区 (CA ,386 0个·mm-2 ) ,dACs的密度由视网膜中央部向视网膜周边部逐渐降低 (TP ,约为 1780个·mm-2 ;NP ,约为 176 0个·mm-2 )。试验结果表明北京鸭视网膜中央部和周边部的dACs大小差异不明显 ,但dACs在节细胞层密度分布不均 ,呈现由视网膜中央部至周边部密度梯度递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5.
在对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RF)基因改造和化学合成,并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pCDNA3-GRF(1-32)的基础上.用Lipofectin将上述载体转染CHO细胞进行瞬时表达,采用体外单层垂体细胞培养的方法对表达的GRF(1-32)进行了体外生物活性测定,即先将垂体用酶进行消化,再将消化细胞培养,形成单层细胞,利用其能合成与释放生长激素的能力来检测GRF的活性。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可刺激生长激素释放,并且比对照组提高3.8倍,  相似文献   
206.
由猪囊胚内细胞团分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 PMEF为饲养层培养猪 7~ 9日龄囊胚分离 ES细胞 ,ICM初次传代时间为 4~ 7d,ES细胞传代时间为 4~ 5 d,ES细胞传至 1~ 5代的胚胎数分别为 1 2 (1 8.8% ) ,8(1 2 .5 % ) ,5 (7.8% ) ,3(4 .7% ) ,2 (3.1 % ) ,并进行体外分化和 AKP染色鉴定。对影响猪 ES细胞分离与克隆的因素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1 ) 9和 1 4日龄小鼠胎儿 PMEF饲养层培养 9日龄猪囊胚 ,贴壁率 (83.3% ,88,9% ) ,ICM形成率 (75 .0 % ,77.8% )和 1代 ES细胞克隆率(2 5 .0 % ,2 2 .2 % )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2 ) 7,8和 9日龄胚胎随胚龄增加 ,胚胎贴壁率 (5 .9% ,5 7.1 % ,87,9% )和 ICM形成率 (0 .0 % ,2 8.6 % ,81 .8% )升高 ,差异显著 (P<0 .0 1 )。(3) 9日龄囊胚直径 0 .8~ 1 .2 m m培养36~ 4 8h贴壁 ,贴壁率 1 0 0 % ,ICM形成率 1 0 0 % ;直径 >1 .2 mm囊胚贴壁时间为 4 8~ 72 h,贴壁率 5 7.1 % ,ICM形成率 5 7.1 % ,差异显著 (P<0 .0 5 )。去除直径 >1 .2 m m囊胚部分滋养层细胞培养 36~ 4 8h,贴壁率 91 .7% ,ICM形成率 83.3% ;(4 )添加外源 L IF没有提高贴壁率 (86 .4 % ,90 .9% ;P>0 .0 5 )和 ICM形成率 (81 .8% ,81 .8% ;P>0 .0 5 )  相似文献   
207.
不同培养基对PK15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无血清液体培养基、DMEM培养基和MEM培养基进行PK15细胞的培养,观察细胞增殖及传代效果,确定无血清液体培养基的营养功能。结果表明:无血清液体培养基只能维持第一代细胞的生长,不能用于第二代后的培养,效果不如DMEM、MEM培养基,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8.
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yostatin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肉生长抑制素又称 GDF-8,属 TGF-β超家族,是骨骼肌的负调控因子,通过调控成肌细胞的增殖影响肌肉的生长与发育,其变异会导致肌细胞增生与肌纤维肥大。Myostatin 基因功能靶向缺失的小鼠会发生显著的肌肉增生,该基因的变异也是牛双肌性状形成的重要原因。肌肉生长抑制素的研究将为肌肉萎缩等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及动物育种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9.
研究了以甘蔗基因型US66-56-9的心叶为材料,对甘蔗愈伤组织进行诱导和建立甘蔗叶片悬浮细胞系,并对悬浮细胞进行全磷和缺磷处理,然后对二者的生长曲线,细胞含水率及培养基pH等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全磷条件相比,缺磷胁迫抑制细胞的生长,导致细胞含水率较高,使培养基的pH值在生长过程中基本保持酸性状态。  相似文献   
210.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in vitro of refined powder of Phyllanthus emblica L. were detected by methods based on chemical measurement and cell modeling. The results of anti-peroxidation ability and iron reduction ability trials showed that the refined powder of P. emblica L. had strong ability of anti-peroxidation, and it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concentration with a clear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When the concentration reached 800 μg·mL-1, the ability of anti-peroxidation was almost equal to the positive control VC with the same concentration. Meanwhile, it also had iron reduction ability that accompanied by significant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By in vitro cell culture method, H2O2 was used to induce SH-SY5Y cells damages to establish the cell model of oxidative damage. The author detecte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owder on cell survival rate for the model cells by MTT assa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refined powder could show better protective effect to oxidative damaged SH-SY5Y cells in the range of 600 1 200 μg·mL-1. When the concentration reached 1 200 μg·mL-1, the cell survival rate was the highest and refined powder exhibited the best antioxidant activity. Both methods proved the strong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refined powder of P. emblica L. in vitr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