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70篇
林业   16篇
农学   2篇
  5篇
综合类   111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67篇
畜牧兽医   15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4 毫秒
71.
旨在建立鸡血浆中乙酰氨基阿维菌素(EPR)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并进行EPR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用甲醇提取血浆中的EPR,并用Sep-Pak C18固相萃取法进行纯化,纯化后的EPR经干燥处理,用三氟乙酸酐和N-甲基咪唑对其进行衍生化,使用荧光HPLC检测。结果表明,在血浆EPR含量为0.1~100 ng/mL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检测限(LOD)为0.1 ng/mL,定量限(LOQ)为0.3 ng/mL。批内批间的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0%,批内变异系数2.81~8.02%,批间变异系数4.32~5.83%。给蛋鸡口服5.0 mg/kg的EPR,EPR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显示:给药后1.58 h可达最大血药浓度(Cmax)354.27 ng/mL;消除半衰期(T1/2el)为5.52 h;平均滞留时间(MRT)为6.40 h。以上结果说明建立的检测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干扰少,适用于鸡血浆中EPR含量的检测。药代参数提示EPR在鸡体内的吸收代谢迅速,可较快消除。  相似文献   
72.
本文报道猪链球菌病对肌肉注射多剂量青霉素G钾(15000IU/kg,每隔12h肌注1次,连续给药5次)在猪体内血清浓度和药物动力学影响的研究。通过皮下接种9-10亿个菌落形成单位的猪链球菌,人工诱发猪链球菌病。发病猪给药前的直肠体温比正常时至少升高1.5℃,第一次给药后8h内感染猪的直肠温度仍显著升高(P<0.05或0.01),并可观察到其他临床症状。给药后的不同时间间隔从前腔静脉采血,用微生物法测定血清青霉素G的浓度。病猪第一次给药和第五次给药后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MCPKP计算机程序处理,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病猪第一次及第五次给药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平均值±标准差)分别是:t#-(1/2α)0.66±0.15及0.59±0.17h;t#-(1/2β)1.87±0.55及2.18±0.97h;t#-(1/2ka)0.35±0.05及0.20±0.09h(P<0.05);t#-(max)0.71±0.10及0.48±0.11h(P<0.05);C#-(max)7.48±0.97及9.04±0.62IU/ml(P<0.01);AUC16.84±1.64及16.42±1.65I U·h/ml,Tcp(ther)11.72±3.33及12.41±3.62h;笔者对引起病猪第一次及第五次给药的某些药物动力学参数有显著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3.
牙鲆在低温无水保活过程中的生化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淇 《水产学报》1999,23(3):296-299
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属于鲽形目,鲆科,牙鲆属。近几年,随着海水鱼类养殖业的发展,牙鲆的养殖产量有了明显增加。以日本为代表的国外渔业发达国家相继开发了机械充氧高密度运输技术,最近几年又将生态冰温技术开发应用于部分海产动物的无水干运,并对日本对虾无水活运中的生化变化进行了研究[古庄真喜1989]。在我国,海水动物活运技术也得到了提高,殷邦忠等[1994、1996]采用低温法无水活运菲律宾蛤仔、魁蚶获得了成功。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牙鲆低温无水保活过程中生化变化的研究未…  相似文献   
74.
通过外源甲状腺素(T4)及可的松浸泡卵和仔鱼,结果表明:外源甲状腺素(T4)和可的松对牙好卵的孵化率和初孵仔鱼的体长没有显著影响;外源甲状腺素(T4)对0~10日龄的仔鱼生长有显著影响,和对照组(0)相比,0.05×10-6和0.1×10-6的影响显著,外源可的松对0~10日龄的生长不显著;外源甲状腺素(T4)和可的松对11~24日龄仔鱼的生长不显著,外源甲状腺素(T4)对11~24日龄的仔鱼变态有显著影响,和对照组(0)相比,0.05×10-6和0.1×10-6的影响显著;外源可的松对11~24日龄的变态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5.
养殖褐牙鲆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养殖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ws)的线粒体DNACytb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测定,测得的目的DNA片段的长度为410bp,其A(104bp)、T(119bp)、C(117bp)、G(70bp)4种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25.4%、29.0%、28.5%、17.1%。在28个褐牙鲆个体中共出现了3种单倍型。白化褐牙鲆出现的第1种和第3种单倍型个体数分别为10尾(占白化褐牙鲆样本数的如90.91%)和1尾(9.09%);6尾黑化褐牙鲆均出现第1种单倍型(100%);正常褐牙鲆出现的3种单倍型尾数分别为7尾(占正常褐牙鲆样本数的55.56%)、2尾(22.22%)和2尾(22.22%);测得的序列与既知序列间在第6bp、第19bp和第402bp碱基处出现差异。由于褐牙鲆Cytb基因的高度同源性,研究其白化、黑化和正常状态时出现的序列差异,对于寻找褐牙鲆白化机理研究的分子标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6.
研究了不同水温(16℃、25℃)、不同给药剂量(10 mg/kg、20 mg/kg)和不同给药方式(肌注、口灌)等条件下,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了不同条件下药物在蟹血淋巴中的吸收、分布和代谢的差异。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在蟹血淋巴中的药-时数据符合开放式二室模型。16℃时以10 mg/kg剂量肌注给药后,恩诺沙星在蟹血淋巴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AUC96.818 mg/(L.h),Cmax6.54μg/mL,t1/2α0.851 h,t1/2β95.415 h;25℃时以10 mg/kg剂量肌注给药后,恩诺沙星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AUC168.457 mg/(L.h),Cmax7.12μg/mL,t1/2α0.58h,t1/2β88.833 h;25℃时以20 mg/kg剂量肌注给药后,恩诺沙星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AUC155.612 mg/(L.h),Cmax11.045μg/mL,t1/2α5.239h,t1/2β88.378 h;25℃时以10 mg/kg剂量口灌给药后,恩诺沙星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AUC86.525 mg/(L.h),Cmax3.469μg/mL,t1/2α8.071h,t1/2β61.842 h。不同条件下,恩诺沙星在蟹血淋巴中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较大。恩诺沙星的活性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各种给药条件下的蟹血淋巴中均能检出,但含量均处于较低值,且药-时数据不能用房室模型拟合,表明恩诺沙星在蟹体内只有极少部分代谢为环丙沙星。  相似文献   
77.
let-7是时序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因子,在促进幼体向成体转变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探讨let-7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从幼体到成体转变的变态发育过程的影响,本实验对let-7进行了克隆与表达研究,并预测了其可能的靶基因.利用普通PCR技术从牙鲆中成功鉴定出let-7及其前体序列,...  相似文献   
78.
79.
为了开发适宜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苗种放流的标志技术,利用编码金属标签(CWT)对不同规格牙鲆苗种进行了标记实验,并从标记死亡率、脱标率、适宜标记鱼规格等方面评价了CWT的标记效果.结果显示,CWT标记3种规格的牙鲆苗种后,脱标均发生在标记后的4d内,其后未再发生脱标现象.小规格苗种[全长为(5.92±0.41)cm]死亡率较高(13%),中规格苗种[全长(8.92±0.36) cm]死亡率为2%,大规格苗种[全长为(12.06士0.62) cm]死亡率为1%.小规格、中规格和大规格苗种脱标率分别为3.3%、2.4%和0.7%.建立了标记死亡率(M)与苗种全长(TL)、体厚度(BT)的关系模型:M=0.7254 TL2-15.3220TL+79.4260 (R2=0.9601);M=1.3627 BT2-15.5610 BT+ 44.4330 (R2=0.9645),为适宜苗种规格选择与标记效果评价提供了依据.今后利用CWT标签进行牙鲆苗种标志放流时,建议选择全长6 cm以上的苗种进行背部肌肉标记,标记对苗种游泳行为和生长无影响,表明CWT是一种适宜在牙鲆大规模标志放流中应用的理想标志方式.  相似文献   
8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 IGF-I)是脊椎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调控因子, 其生物学功能主要通过与其特异的膜受体(IGF-I receptor, IGF-IR)结合而调节。因此, IGF-I及其受体表达特征的分析对于阐述IGF系统调控的发育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荧光实时PCR方法, 以不同发育时期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胚胎为材料, 分析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及其两种受体基因在鱼类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图式。结果显示, 牙鲆IGF-IIGF-IR-1IGF-IR-2基因均有母源转录本, 且各基因的表达在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具有明显的发育性变化。IGF-I 基因在早期胚胎发育阶段仅有少量的mRNA存在, 而合子基因的表达在晶体出现至出膜前阶段逐步增加。两种IGF-I 受体基因则展现出迥然不同的表达时序。IGF-IR-1 基因在受精卵、卵裂及囊胚期的早期胚胎发育中有相对较少的转录本, 至原肠期其合子基因强烈表达, 且在神经胚、晶体出现、心跳和出膜前各阶段均有高量的表达; 相反, IGF-IR-2 基因在受精卵至原肠期的早期胚胎中有丰富的转录本, 但合子基因的表达在后期胚胎形成中却相对降低, 暗示了二者可能在调节牙鲆胚胎发育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