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5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339篇
林业   545篇
农学   268篇
基础科学   237篇
  773篇
综合类   1351篇
农作物   181篇
水产渔业   188篇
畜牧兽医   598篇
园艺   101篇
植物保护   18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对宁夏毛乌素沙地退化草原种植不同林龄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后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结构及草地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柠条林对退化草地的植被恢复有积极的作用,植物群落的多样性随柠条林龄的增加而增加,而且随林龄年份的增加,群落结构更趋于稳定.草地生产力由于土壤储水量相对较高,表现为随林龄的增加,草产量受季节降水量变化的影响较小,相对稳定的趋势.  相似文献   
22.
春季休牧对草原和家畜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从4月上旬到6月下旬,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进行春季休牧试验,对休牧和非休牧的草原进行生产力监测.结果表明:春季休牧可以有效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经过两个月休牧后,草原植被状况明显改善;休牧期间采用低投入维持性饲养,可以显著降低饲养成本.并对休牧措施的生态效益、生产实践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综合讨论和评价.  相似文献   
23.
24.
2000-2010年锡林郭勒草原NPP时空变化及其气候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江  尹思阳  孙聪  彭福利  周澎 《草业科学》2015,(11):1709-1720
利用MODIS MOD17A3植被初级生产力数据产品及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研究分析了2000-2010年锡林郭勒盟草原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各气候因子的年际变化特征及NPP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锡林郭勒盟草原NPP的分布由东向西逐渐减小,值大多分布在0~0.5 kg C·m-2;2001-2010年NPP呈现波动变化,整体呈增加趋势,空间分布上更加趋于均匀分布;2000-2010年,研究区内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各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4-9月累计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和累计日照时数呈减小趋势,平均风速呈增加趋势,累计降水量典型草原呈轻微减少趋势,荒漠草原呈增加趋势,趋势斜率分别为-0.026和1.044 5,典型草原大部分气候因子的波动程度大于荒漠草原;研究区内两种类型的草原的NPP均与4-9月累计平均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显著水平分别为P0.001和P0.01),与累计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显著水平为P0.01),与4-9月累计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呈负相关关系但相关关系较弱,荒漠草原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总体不如典型草原敏感。  相似文献   
25.
Sub‐Saharan Africa (SSA) faces twin challenges of water stress and food insecurity – challenges that are already pressing and are projected to grow. Sub‐Saharan Africa comprises 43 % arid and semi‐arid area, which is projected to increase due to climate change. Small‐scale, rainfed agriculture is the main livelihood source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of SSA. Because rainfed agriculture constitutes more than 95 % of agricultural land use, water scarcity is a major limitation to production. Crop production, specifically staple cereal crop production, will have to adapt to water scarcity and improved water productivity (output per water input) to meet food requirements. We propose inclusion and promotion of drought‐tolerant cereal crops in arid and semi‐arid agro‐ecological zones of SSA where water scarcity is a major limitation to cereal production. Sorghum uniquely fits production in such regions, due to high and stable water‐use efficiency, drought and heat tolerance, high germplasm variability, comparative nutritional value and existing food value chain in SSA. However, sorghum is socio‐economically and geographically underutilized in parts of SSA. Sorghum inclusion and/or promotion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of SSA, especially among subsistence farmers, will improve water productivity and food security.  相似文献   
26.
在对广西沙塘林场巨尾桉2年生人工林调查基础上,按标准木法测定巨尾桉人工幼林生物量,建立其估算模型,计算出巨尾桉人工林分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分析各器官生物量分配规律及林分生产力水平。结果表明,2年生巨尾桉人工林年生物量为16.57 t/hm^2,其中,干、根、叶、枝、皮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例依次为46.67%、16.85%、14.62%、12.16%、9.62%。应用建立的估算模型估测巨尾桉人工幼林生物量,其相关程度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7.
铲头堆砂白蚁Cryptotermes declivis Tsai et Chen是破坏木材及木制品的重要干木白蚁,其有翅成虫通过分飞配对后建立新群体,是其重要繁殖扩散途径。本文对铲头堆砂白蚁原始繁殖蚁形成周期进行了研究。以似桂木Paratocarpus sp.、团花Anthocephalus chinensis(Lam.) Rich. et Walp.和球花豆Parkia sp.作为该种白蚁食料,研究其原始繁殖蚁配对后从新建群体的形成到产生下一代的原始繁殖蚁,完成1个世代生活周期。结果表明,铲头堆砂白蚁在室温下,新建群体的形成、发展、发育至下一代原始繁殖蚁形成的周期约5 a,不同寄主材料对铲头堆砂白蚁生活周期没有显著性影响,但与群体数量多少显著相关。本研究首次明确了铲头堆砂白蚁群体发育成熟的周期,对该害虫的检疫与防控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8.
施肥对猕猴桃鲜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比较5个不同施肥水平对坡地猕猴桃果园鲜果产量及其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猕猴桃鲜果的产量也明显提高,配方施肥的增产幅度更为明显.在低施肥水平的条件下,增加施肥对提高猕猴桃鲜果品质有正面的作用;高施肥水平对鲜果品质在总体上没有不良的影响.同时,对施用有机肥和配方施肥的作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9.
为研究局地尺度高寒草原土壤真菌多样性对地上植物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青海省湟源县局地尺度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植物多样性梯度的地上生产力、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真菌多样性等指标进行调查、采样和分析。通过偏回归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方差分解分析(variance partitioning analysis,VPA)、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等分析手段,分析了土壤真菌多样性对地上植物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高寒草原植物多样性与地上生产力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土壤真菌多样性分别与植物多样性和地上生产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PLSR,VPA,SEM等方法控制土壤非生物因子效应后,真菌多样性与二者的显著正相关关系仍存在。综上所述,局地尺度下青海省湟源县高寒草原土壤真菌多样性是调控地上植物多样性与生产力正向关系的关键生物因子。  相似文献   
30.
提高小麦单产的田间排水暗管规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进内蒙古河套灌区田间排水系统的规格对灌区提升作物产量和保障粮食生产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在河套灌区对所构建的分布式SWAP-WOFOST模型进行了参数率定和验证,然后,对2000—2010年灌区春小麦种植条件下适宜的田间排水暗管规格进行探讨,并模拟评价了该条件下作物产量和水分生产力(WP)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分布式模型在河套灌区具有较高的适应性。春小麦种植条件下,灌区大部分耕地面积推荐采用田间排水暗管的规格为间距100.0m或75.0m,埋深为2.5m。相比现有排水系统,采用推荐的排水暗管规格,春小麦多年平均作物产量提高了18.5%,多年平均WP提高5.2%。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改进灌区田间排水系统的效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