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长江大鳍鱯的人工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长江大鳍亲鱼的池塘培育和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1992年~1994年期间,采用池塘混养技术,将长江野生大鳍引入池塘进行驯化和培育,连续2年获得成熟亲鱼并进行人工繁殖。在池塘环境中,大鳍雌亲鱼成熟率分别为818%和706%,雄亲鱼分别为100%和935%。采用多种催产药物混合注射的催产方法,可以得到较好的催产率。大鳍人工繁殖适宜的催产剂量是雌鱼每g体重注射LRH-A03~05μg、DOM003~005mg和HCG5~10IU,雄鱼减半或同量。水温24~26℃时,催产效应时间为12~13h。受精卵在水温27~29℃时需53~55h孵化出膜。大鳍人工繁殖受精率不高与其雄鱼精巢特殊的组织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22.
Giant river catfish (Mystus seenghala) from the Beas river were compared with a population in the Sutlej river of the Indus river system using 28 morphometric characters. Discriminant analyses and a univariate anova were used to explore these data. Allometric transformation of each measurement was done to eliminate correlations with size. The stepwise discriminant analysis retained nine variables that significantly discriminated the Beas samples from the Sutlej samples. Using these variables, 91.2% (original) and 89.0% (cross validated) of fish were classified into their correct samples. Misclassification was higher for the Sutlej samples (12.5%) than for the Beas samples (6.3%). The results of the discriminant analyses showed that variability in the Beas samples was more homogeneous and provided a more characteristic picture of the group than the Sutlej samples. The univariate ANOVA reveal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eans of the two populations for 12 of the 28 transformed morphometric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23.
24.
斑鳠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4尾斑鱯的含肉率及其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定。该鱼(鲜样)含肉率 73.37%;肌肉中含粗蛋白 19.60%,粗脂肪 0.36%,粗灰分 1.20%,水分 3.18%,无氮浸出物0.33%。干物质中水解氨基酸总量84.63%,其中必需氨基酸36.19%,占氨基酸总量的 42.77%;游离氨基酸总量 593.96mg/100g;必需氨基酸指数为 53.18。认为斑鱯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淡水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25.
胡隐昌 《水产学报》2003,27(4):301-306
根据对珠江斑鱯的资源调查结果,从饵料生物种类组成、出现频率、不同体长斑鱯的食物组成差异、食性的季节变化等方面研究了珠江斑鱯食性特点。表明天然水域中斑鱯主要以甲壳类、昆虫类、鱼类、环节动物、植物碎屑等为食,其中甲壳类的出现频率高达78.6%,水生昆虫的出现频率为45.8%。其食物类群的季节变化明显,但没有出现停止摄食的时期,斑鲼在春季的摄食强度最大,各类食物在春季出现的频率均高于其它季节,斑鱯摄食率和充塞度的季节变化是一致的。不同体长斑鱯的饵料有一定的转化或更替阶段,约170mm体长时为主要饵料转化的第一阶段,约240mm体长时为主要饵料转化的第二阶段,随着斑鱯体长的增长,其摄食饵料的个体变大,但种类减少。  相似文献   
26.
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作为炎症反应的关键介导物,通过开启基因的表达来调控免疫反应。为了丰富鱼类该基因的研究,实验采用RT-PCR和RACE-PCR技术,首次从鲇形目鱼类大鳍鳠中获得IL-1β基因cDNA的全序列。大鳍鳠IL-1β基因cDNA全长1 194 bp,包括3’非编码区域(UTR)为224 bp,5’UTR为82 bp,开放阅读框(ORF)为888 bp,编码296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质分子量为33.843 43 ku,等电点为5.00。与斑点叉尾等其他8种脊椎动物进行同源性分析发现,大鳍鳠IL-1β氨基酸序列与斑点叉尾相似性最高,为79.0%,与原鸡的相似性最低,为22.0%。进化树分析表明,大鳍鳠IL-1β与斑点叉尾聚为一支。半定量PCR显示,大鳍鳠IL-1β基因在肌肉、脑、脾脏、头肾、体肾、胃、皮肤、肝脏及肠等组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经嗜水气单胞菌刺激后大鳍鳠IL-1β基因在头肾和脾脏的转录表达显示,1 d后该基因在头肾与脾脏中的表达量都达到最大,15 d后恢复到刺激前的水平。研究显示,大鳍鳠IL-1β在抵御病原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7.
分析比较了元江越鳠(Mystus pluriradiatus)不同年龄鉴定材料的鉴定结果。结果显示:微耳石磨片、星耳石和脊椎骨材料为鉴定元江越鳠年龄的可利用材料,矢耳石细小且脆不适合用于越鳠的年龄鉴定。微耳石磨片和星耳石的年龄判别能力最高,均达到96.0%,脊椎骨的年龄判别能力为93.3%;最大年龄读数出现在微耳石磨片和脊椎骨上,读数为5+龄;微耳石磨片的同一鉴定者两次独立年龄读数的吻合率最高为94.5%、脊椎骨次之为91.7%、星耳石最低为88.1%;两种年龄材料读数之间的吻合率比较中,微耳石磨片与星耳石的吻合率较高为90.9%,两者的年龄读数在低龄组时吻合较好,微耳石磨片与脊椎骨的吻合率为89.3%,3+龄以上时二者的年龄读数吻合率高。结果表明,鉴定低龄个体选择星耳石材料(n+龄≤3+龄),高龄个体用微耳石磨片进行辅助鉴定的年龄鉴定方法对元江越鳠进行年龄鉴定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28.
短期饥饿对大鳍鱯生化组成、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温(21±1)℃条件下,研究了大鳍鱯(Mystus macropterus)在短期饥饿胁迫下生化组成、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实验时间分别为饥饿0 d(S0)、饥饿3 d(S3)、饥饿6 d(S6)、饥饿9 d(S9)和饥饿12 d(S12).随着饥饿时间延长,水分显著升高(P<0.05),蛋白质、肝糖原和肌糖原显著降低(P<0.05),脂肪和灰分先显著降低(P<0.05),饥饿9 d均出现回升(P<0.05).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呈规则波动,饥饿12 d均出现反弹现象,略高于实验起始值.饱和脂肪酸(SFA)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先上升后呈规则波动,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变化规律与饱和脂肪酸恰好相反,饥饿12 d时仅高不饱和脂肪酸被保留,略高于实验起始值.双键位置不同的脂肪酸在饥饿过程中的损失速度也有差异,具体为∑n-9PUFA>∑n-3PUFA>∑n-6PUFA.  相似文献   
29.
对丝尾!(Mystuswyckioides)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营养价值作出评价。结果显示,丝尾!含肉率为68.39%,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8.92%,粗蛋白含量17.85%,粗脂肪含量0.80%,灰分含量2.43%;肌肉中水解氨基酸总量为13.00%,含量最高为缬氨酸(Val),占1.24%,最低为胱氨酸(Cys),占0.41%;必需氨基酸含量为5.80%,占氨基酸总量的44.62%。依据1985年FAO/WHO推荐的蛋白质模式为评价标准,计算得出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和成人3种不同人群水平的氨基酸价(AAS)分别为176.26、255.69和513.82;第一和第二限制氨基酸都是亮氨酸(Leu)和赖氨酸(Lys)。研究表明,丝尾!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有开发前景的珍稀和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30.
大鳍鳠是近年来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淡水养殖新品种,但是目前其养殖群体较小,人工繁育技术体系尚未构建,限制了该品种的产业化发展。文章结合相关研究成果,从生物学特性、繁殖生物学基础、亲鱼培育、催产和孵化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大鳍鳠人工繁殖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对于大鳍鳠的开发利用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