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72篇
林业   39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219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538篇
畜牧兽医   6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7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1.
鮻鱼稚鱼在沿岸碎波带的出现和滞留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3-8月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5个站位用小型拖网(1 m×4 m,网目1 mm)采集到鱼稚鱼754尾,平均密度为10.9尾/网次,以6月的出现尾数最多,5月份最少。平均密度以St.2最高(80.6尾/网次)。通过研究St.2鱼稚鱼的平均体长及生长规律,其平均体长呈逐月递增趋势,表明该鱼以沿岸碎波带作为其保育场。对205尾鱼稚鱼的耳石日生长轮的观察结果,其日轮数与体长呈对数相关,并由耳石日轮数推算出其为3-6月孵化的个体。孵化后约20~46 d的个体在沿岸碎波带水域进行短期生活。鱼稚鱼在保育场的生长规律揭示了在进行海岸工程时必须强调对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2.
研究了铜、锌、镉三种金属对罗氏沼虾幼虾的毒性作用和积累作用.得到了Cu2+、Cd2+对罗氏沼虾幼虾(L=0.88±0.12cm,W=8.7mg)的24h、48h、72h、96h LC50及安全浓度,两者对罗氏沼虾的毒性Cd2+>Cu2+.当0.01mg/L≤Cu2+≤0.10mg/L、0.002mg/L≤Cd2+≤0.008mg/L、0.05mg/L Zn2+≤0.85mg/L时,幼虾处在各重金属的各浓度试液中经过20d(Cu2+、Cd2+)和14d(Zn2+)的饲养,均遭受了程度不等的毒性作用,幼虾体长、体重增长率与成活率均不同程度的降低,试验虾体内的Cu2+绝对积累量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升高而增加,Zn2+≤0.45mg/L时,幼虾对其绝对积累量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受试幼虾对三种重金属积累倍数随着浓度的上升而下降.  相似文献   
113.
油松幼龄材材性兼论速生材改良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山西中条山油松为试材,测定结果表明,株内幼龄材与成熟材的材性差异是,前者管胞长度短、胞壁薄,微纤丝角度大,年轮较宽,径弦向干缩系数小,树干基部基本密度稍大,浸提物含量高,但其力学性能差,顺纹抗压、顺纹抗拉、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分别比后者低13.7×10~(-2)、47.7×10~(-2)、11.4×10~(-2)和26.2×10~(-2),不易作承重弯曲构件。根据上述试验结果,讨论了通过林木育种、营林措施和确定合适的轮伐期等途径可以减少幼龄材的比例,改善其材质,以及改进传统的加工工艺,以合理利用速生材。  相似文献   
114.
圆背角无齿蚌寄生变态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圆背角无齿蚌的钩介幼虫寄生变态及稚贝发育过程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比较。实验表明:在水温(19.0±1.0)℃时,钩介幼虫需要约13天的寄生变态才能从鱼体脱落。圆背角无齿蚌在变态发育过程中其外部形态、内部器官、营养源发生了较大变化:成熟的钩介幼虫仅仅可以作简单的双壳开合运动;刚脱落的稚贝外部形态与幼虫相似,但已经可以依靠斧足进行爬行,并逐渐开始滤食;稚贝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从幼虫壳内侧长出一对新壳,形态逐渐趋向于成贝,而幼虫壳则逐渐退化为壳顶。因此,圆背角无齿蚌的变态发育包括两个明显的阶段:第一阶段为寄生变态期;第二阶段为贝壳分泌期。  相似文献   
115.
人工育苗条件下舟山牙鲆仔稚鱼的摄食与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工育苗条件下,对0~36日龄舟山本地牙鲆仔稚幼鱼的摄食形为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水温19~22℃时,初孵仔鱼~15 d属于仔鱼期,16~35 d为稚鱼期,36 d起转为幼鱼期。牙鲆全长与日龄的关系式为Y=1.028 2 0.7011x-0.018 4x2 0.000 6x3,R2=0.992;肛前长与日龄的关系式为Y=0.179 7 0.371 7x-0.012 1x2 0.000 2x3,R2=0.960;体高与日龄的关系式为Y=0.615 6-0.069 6x 0.022 4x2 0.000 3x3,R2=0.988。舟山本地牙鲆孵化后3 d开始开口摄食,试验用生物饵料为轮虫、卤虫无节幼体、配合饵料。在仔鱼阶段其摄食率为25%~100%,饱食率为25%~80%;到稚幼鱼阶段摄食率均达到100%,饱食率90%。摄食高峰基本出现在白天,属白天摄食类型,稚鱼期会出现早晨与黄昏二个摄食高峰,稚鱼期晚上基本不摄食。舟山本地牙鲆饱食时间随生长发育增加而缩短,消化时间随生长发育而增长。研究结果表明,除培育水温较北方牙鲆培育水温高而使生长发育较快外,摄食特性没有太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6.
乌鳢早期鳞被的形成及鳞片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乌鳢最初出现鳞片时的全长为19.3 ̄20.6mm,日龄20 ̄22d;鳞被复盖完毕时全长29.9 ̄34.1mm,日龄35 ̄39d。鳞被发育过程中出现4个起始中心,第1中心为头顶部,主要中心为体侧前部,2个次要中心为鳃盖处和胸部。仔鱼体长20mm左右鳞片上开始出现环片,全长27mm左右出现鳞沟。仔鱼全长和鳞径、环片数之间,日龄和环片数之间均呈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7.
不同的淡化方式与盐度影响凡纳对虾幼虾成活率与生长。以虹吸法边进边出的渐变方式进行淡化,效果最好,成活率达95.0%。适合于规模化生产的淡化方式为每6小时淡化一次,平均每小时降盐速度0.76,成活率达83.3%;体长为0.59-2.22cm、体重为8.12~30.12mg的幼虾具有相同的耐受降盐能力;幼虾生长的最适盐度范围为7.5~24.6,合适盐度范围为4.9~36.3,可适盐度范围为0.59~36.3。幼虾也可在淡水中生长(S:0.59,0.62),饲养2ld,平均体长增长率与体重增长率分别为67.5%~73.0%与599.5%~615.6%,成活率达88.4%~90.0%。  相似文献   
118.
KOSAKU  YAMAOKA  MADOKA  SASAKI  TAKAYA  KUDOH  MASARU  KANDA 《Fisheries Science》2003,69(1):50-57
ABSTRACT:   Food composition, fork length and condition factor of juvenile crimson sea bream Evynnis japonica were examined for two behaviorally distinct types of fish inhabiting a nursery ground.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from March to September 1996 at Morode Cove, Ehime Prefecture, Japan. One type of fish is solitary and territorial and the other type is aggregative. The food compositions of the two types of fish were different. Solitary fish foraged mainly on Gammaridea and Caprellidea (benthic organisms), and Copepoda (planktonic organisms); while aggregative fish foraged mainly on Copepoda, Appendiculata and Cladocera (planktonic organism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when we study food composition of E. japonica , it is imperative to consider whether the samples used for the analyses are from solitary (territorial) fish. Solitary fish showed significantly greater fork length and condition factor than aggregative fish, suggesting that the former will have a greater fitness value than the latter.  相似文献   
119.
蜚蠊,又称蟑螂,全世界已知约有40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我国最常见的室内有害种类主要有5种。这类昆虫多生活在房屋尤其是厨房里。它们是典型的夜出性昆虫,食性很杂。本亚目昆虫是一个经济重要性极大的目,若虫和成虫均能传播痢疾、伤寒、霍乱、肝炎等病毒和多种寄生虫卵。据卫生防疫部门研究证明,它们还能携带10余种黄曲霉菌,可以引起多种癌症。作为病原物的传播者,蜚蠊污染了人们的食物。对蜚蠊的防治,目前主要用硼酸诱杀及用多种杀虫剂触杀和诱杀。蜚蠊的保幼激素,集合信息素及性信息素,近年来研究得较多。  相似文献   
120.
5种微生态制剂对刺参幼参的生态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5种微生态制剂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的生态安全性,包括耐受性、生长免疫和对养殖水体的调控。结果表明:幼参对5种微生态制剂耐受性的顺序为试剂五〉试剂一〉试剂四〉试剂三〉试剂二,其中幼参对试剂五的耐受性最大,幼参对试剂二耐受性远小于其它各组;5种微生态制剂对幼参特定生长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明微生态制剂能促进刺参的生长,特定生长率为1~2%/d;5种微生态制剂均能提高幼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及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其活性值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除试剂一组0.5 mg/L和试剂三0.5μL/L的POD外)(P〈0.05)。对静水每24 h进行一次监测,结果表明:48 h时,DO〈4 mg/L,NO2--N含量在24 h达到最低,随后逐渐上升;各组的DO值随时间的延长逐步降低;对照组的NO2--N、NH4+-N含量随时间的延长逐步升高。在充气条件下每隔5 d进行一次监测,结果表明:第20天时,试剂一组和试剂四组的NH4+-N含量〉0.02 mg/L,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试剂四组和对照组的NO2--N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第20天之前,各组NO2--N、NH4+-N含量(NH4+-N组15 d除外)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