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8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5篇
  39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84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植被退化原因及其保护策略   总被引:43,自引:5,他引:43  
对治多县32年的降水和气温变化资料的分析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出现了较明显的增温减水现象,大气干旱加重,空气中相对湿度呈明显的波动减少趋势,因而造成了该地区的气候干旱化,不利于该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提高和维持。同时,由于人口和家畜数量的增加,每个羊单位占有可利用草地从1953年的2.3hm^2降低到1994年的1.1hm^2,使牧压成倍增加。与60年代相比,平均产草量降低了50%以上,而有毒有害类杂草增加了20%~30%。到目前为止,约有1/3以上的草地处于不同程度的退化状态,约有1万hm^2的天然草地已经荒漠化或沙化,主要分布在水边、河岸附近、滩地、坡麓和居民点周围即冬季牧场,是局部的退化;但夏季牧场牧压较小,牧草利用率较低,因而保持相对良好状态。由此可见,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超载过牧。但气候的干旱化给过牧对草地的影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叠加效应加速了草地的退化沙化。同时,由于气候的干旱化可能导致高寒草甸面积的缩小,使高寒草原及荒漠草原的面积有扩大的趋势,从而导致该地区草地总生产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103.
江河源区草地退化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21,自引:14,他引:21  
陈全功 《草业学报》2007,16(1):10-15
严重退化的高寒草甸——黑土滩,是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综合标志。根据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青海省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各自研究所获结果的基础,作者提出了新的认识,气候变异是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的主要原因,不合理的草地利用加剧了黑土滩的蔓延和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江河源区退化草地综合治理与恢复的措施,生态治理与整顿放牧相结合,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应用3S技术精确规划、引进关键技术等;天然草地围栏,暖棚建设,多年生人工草地建植,太阳能利用是可引进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究西藏“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年楚河和拉萨河)地区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机制,为该区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工程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方法] 基于2000—2020年归一化植被指数、土地利用数据、生态工程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GIS技术、残差分析、slope趋势分析和M-K检验等方法,研究“一江两河”地区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的影响机制。 [结果] ①2000—2020年研究区植被NDVI总体呈增加趋势,但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NDVI增加区主要集中在河谷两岸。 ②2000—2020年人类活动对NDVI正向影响区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等河谷地带,负向影响主要分布在拉萨市区及其周边地区,分布较少,以正向影响为主导。 ③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程度不同,草地和灌丛对NDVI变化的贡献率最大,两者共达到92.8%,其中城镇和森林面积急剧增加,城镇生态系统增加面积主要由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转入,森林和灌丛生态系统主要由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转入。 ④生态工程林是研究区NDVI增加主要原因之一,生态工程林面积变化与NDVI变化率、残差变化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生态工程林能够较好地解释残差变化。 [结论] 人类活动是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地表植被覆盖变化的重要促进因素,适度的生态工程对植被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5.
干旱区绿洲土壤盐分空间异质性及人为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土壤含盐量空间异质性及人为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盐量在0-10cm、10-30cm和30-50cm具有一致的空间分布格局,在绿洲的东部、南部和东南部含量分布相对较高,绿洲西部和西北部的含量分布偏低,而在绿洲北部和西南部,土壤含盐量具有中等水平的空间分布。人口的增长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致使绿洲部分区域受人为活动影响严重,灌区地下水位上升、土壤弃耕严重,致使盐分在土壤中急剧增加,表聚强烈。因此,改变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研究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有效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以及制定相应的盐渍化防治措施是目前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6.
沙漠河岸是独特的地理单元,在世界主要沙漠中普遍存在,风水复合地貌过程是其独特性的突出表现.文中以中国北方三级流域中沙地为研究对象,应用景观生态学中景观指数方法,以及统计学的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对流域内风沙地貌空间分布组合状况进行划分:1)山前盆地-梳状水系-片状沙丘分布.2)山地高原-辐散状水系-带状沙丘分布.3)高...  相似文献   
107.
摘 要:通观中国河流名称,以“江”、“河”命名者居多,且具明显地域特色:南方河流以“江”命名者居多数;而北方则大多数被称为“河”;但东北地区却为一特例,该地区的大多数河流都称之为“江”,比如松花江、黑龙江、嫩江、牡丹江等等,而辽河流域则全部以“~河”命名。这一现象的出现,既基于一定的自然地理因素,更与中国江河概念的形成、传播有关。  相似文献   
108.
人为活动影响下陆地生态系统退化对于土壤碳库损失的影响规模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在青海省三江源区选择了8个高寒草甸典型样区,划分4种不同退化程度样地(原生植被、轻度退化、重度退化、极度退化),收割法采集地上部植物生物量,10cm等深度采集表土土壤样品,分析了地上生物量、可食牧草生物量以及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地上生物量和饲草生物量均表现强烈下降的趋势,但后者的下降幅度更大,在极度退化下损失达99%。研究区内高寒湿地土壤的表土有机碳含量出现极大的变异性,随退化程度的加剧而呈显著下降。与原生植被下相比,轻度退化、重度退化和极度退化下0-3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平均降低了25%、44%和52%。这种损失固然与地上部生物量下降有关,有机碳分层系数显示土壤侵蚀也是重要因素。估计退化下土壤有机碳平均下降36tC·hm^-2,累积退化下表土有机碳损失可能在200TgC以上,保护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对于三江源区土壤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9.
River‐bed disturbance and associated sedimentary processes such as particle mobility are central elements to assess river ecosystem functioning. Dams change river dynamics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and frequency of biophysical elements that depend on them.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two dams different in size, management, and location, on the flow regime, flood competence, and bed disturbance in two contrasting Mediterranean rivers, the Ésera and the Siurana. For this purpose, two reaches on each river were monitored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from reservoirs. Several monitoring and modeling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flow competence, particle entrainment, and the volumes of sediments eroded and deposited after floods. The flow regime of the Ésera has been modified from nivo‐pluvial regime, typical of humid mountainous environments, to that observed in dry semiarid regions, in which high magnitude but low frequency floods are the dominant processes. Conversely, the flow regime of the Siurana has changed from a typical Mediterranean stream to a regime observed in more temperate environments, with more permanent and stable flows. Both rivers show notably physical changes, with channels clearly less dynamic below the dams. The lack of competent flows together with the sediment deficit associated with the dams has led to less active fluvial environments (reduced particle mobility and bed scour dynamics), a fact that affects instream habitat structure (more uniform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less physical heterogeneity, more stable flows), overall contributing to the degradation of the stream corridor and the subsequent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of the whole fluvial landscape. Copyright © 201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10.
Abstract – The dynamics of fish assemblages from seven floodplain lakes of Salado River (Argentina) was monthly analysed during two contrasting hydrological seasons. Partial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assemblage structure was predictably linked to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that varied along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s. Species distributed differentially along an environmental gradient of temperature, hydrometric level, conductivity, macrophyte cover and transparency in relation to their sensory capabilities (following piscivory‐transparency‐morphometry model) and life history strategies. During high water season, assemblages were associated with temperature and hydrometric level, factors which varied mainly across temporal scales and exhibit a regional range of action. During low waters, assemblage structure correlated with macrophyte cover and transparency, factors that varied fundamentally on spatial scales and have local impact.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terminism of fish assemblages does not vary substantially between hydrometric periods, although the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ffecting fish assemblages and their scale of action are clearly differ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