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8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517篇
林业   250篇
农学   503篇
基础科学   117篇
  409篇
综合类   1619篇
农作物   518篇
水产渔业   95篇
畜牧兽医   359篇
园艺   124篇
植物保护   23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用苯甲酸雌二醇 ( E B) 肌肉注射泌乳21 d 的二花脸母猪4头和大白猪3头, 结果4头二花脸母猪有3头发情, 大白猪只有1头发情。测定了注射 E B 后两品种母猪血浆中的雌二醇 ( E2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 Gn R H)、促黄体素 ( L H) 和孕酮 ( P4 )。结果显示, 外源性雌激素可使发情母猪 Gn R H 升高, 垂体活动加强, 促进了 L H 分泌, 剌激卵巢雌激素生成, 血浆 P4 水平升高; 未发情的母猪未见有明显变化。二花脸母猪垂体的敏感性要比大白母猪高。  相似文献   
992.
为从52个西藏青稞地方品种中筛选出耐低磷材料,通过苗期水培试验,设置缺磷(0.5μmol·L~(-1))和对照(0.5 mmol·L~(-1))两种处理,测定不同磷营养条件下青稞材料的生物量、根冠比、磷利用效率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等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和聚类分析法对青稞的耐低磷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2份青稞材料的综合评价值(D)范围为0.263~0.815,平均值为0.508。经聚类分析,将这些地方品种分为四大类。其中,第一类共11个品种(长芒白青稞、鄂嘎宗、扎仁、穷结黄六棱、满都、白青稞4、白青稞5、短芒青稞、分枝青稞、乃木、白青稞6),D值范围为0.263~0.372,平均值为0.325,磷利用效率最低,耐低磷能力差;第二类共23个品种,D值范围为0.406~0.556,平均值为0.525,磷利用效率和耐低磷能力稍好;第三类共16个品种,D值范围为0.586~0.719,平均值为0.597,磷利用效率较高,较耐低磷;第四类共2个品种(阿曼都、拉萨紫青稞),D值范围为0.781~0.815,平均值为0.798,磷利用效率最高,耐低磷能力强,可以用于青稞磷高效和耐低磷育种。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探讨普安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卵黄囊期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 LPL)和肝脂酶(Hepatic lipase, HL)的表达特点及葡萄糖和维生素C溶液分别浸泡对它们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LPL和HL基因在普安银鲫卵黄囊仔鱼发育中的表达情况及mRNA表达水平,并检测了葡萄糖、维生素C对这两种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LPL和HL基因在普安银鲫内源营养期、混合营养期和外源营养期均有表达,且LPL和HL mRNA表达量呈上升变化。葡萄糖组LPL和HL mRNA表达量呈上升变化,维生素C组也呈上升变化。在内源营养期、混合营养期和外源营养期,葡萄糖能显著上调LPL和HL mRNA的表达量(P<0.05);在内源营养期、混合营养期和外源营养期,维生素C能显著上调LPL mRNA的表达量,而HL mRNA的表达量在混合营养期和外源营养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普安银鲫发育至混合营养期时,机体内脂质分解代谢增强。适宜水平的葡萄糖、维生素C能诱导LPL和HL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4.
对孵化后1~50日龄短蛸(Octopus ocellatus)幼体的体重、全长、腕长及胴长进行测量,观察并分析其早期生长变化特征。在水温为22℃~24℃的养殖条件下,初孵短蛸平均全长为10.03 mm。11日龄幼体开始营底栖生活,以此为分界线划分为浮游期和底栖期。 结果显示,1~11日龄浮游短蛸体重增长为立方函数增长类型,y = 0.0001x3 – 0.0019x2 + 0.0098x + 0.0409;11~50日龄的底栖短蛸体重增长为指数函数增长类型,y = 0.0284e0.092x。在1~50日龄短蛸幼体的生长过程中,体重(g)与全长(mm)呈立方函数关系,y = –8e–07x3 + 0.001x2 – 0.011x + 0.099;全长(mm)与腕长(mm)呈线性关系,y = 1.314x + 4.952;体重、全长及腕长分别与日龄呈立方函数关系,y = 6e–05x3 – 0.003x2 + 0.036x – 0.03、y = 0.0004x3 + 0.002x2 + 0.307x + 10.604、y = 0.0004x3 – 0.007x2 + 0.364x + 4.205。通过研究短蛸幼体的生长发育特征,从而加深了对幼体生长的了解,并为短蛸人工繁育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5.
A family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AMPs) derived from the β‐subunit of haemoglobin was recently isolated from channel catfish, Ictalurus punctatus, infected with 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 (ich), an important freshwater fish parasite that causes ichthyophthiriosis. We previously discovered that one of these AMPs, HbβP‐1, had strong cidal activity against ich as well as another ectoparasite, Tetrahymena pyriformis. HbβP‐1 toxicity was specific, primarily affecting the trophozoite (trophont) stage of ich. Here, we show that HbβP‐1 acts more rapidly to kill smaller (presumably less mature) trophonts of ich, taking almost twice as long to kill larger trophonts (P < 0.0001). It acts more rapidly than an unrelated AMP, piscidin 1, which is haemolytic and also lethal to ich trophonts. HbβP‐1 is potently and selectively lethal to the trophont stage of the dinoflagellate ectoparasite, Amyloodinium ocellatum,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thogens of warmwater marine fish. HbβP‐1 has no effect on the fish gill cell line feeder layer (G1B cells) used to propagate Amyloodinium, further suggesting a highly selective acti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HbβP‐1 or related AMPs might function in protecting marine as well as freshwater fish and that HbβP‐1 has highly selective activity against specific life stages of important fish ectoparasites.  相似文献   
996.
烤烟团棵期灌水处理的生理特性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烤烟团棵期连续一周无雨时进行了灌水、正常和干旱对比处理试验。测定了烟叶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Cond)、细胞间的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mmol)、叶温(Tleaf)生理指标。得出烤烟灌水后上午的净光合速率、水分有效利用率比正常区和干旱区的大,下午介于两者之间;气孔导度在温度低时比正常区要小,比干旱区要大,温度高时,比正常区和干旱区大;CO,浓度上午下降和下午上升均介于两者之间;蒸腾速率下午要比正常区和干旱区快;叶温比正常区和干旱区低。适时适宜的灌水有利烟叶的生长。出叶速率比正常区快0.07片/d,比干旱区快0.46片/d;干物质增长速率与正常区接近,比干旱区高0.76g/d;株高增高速率比正常区高0.98cm/d,比干旱区高1.54cm/d;叶面积增长速率比正常区快3.28cm^2.比干旱区快5.9cm^2。  相似文献   
997.
基于生长度日的温室甜瓜发育模拟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发育阶段生长度日恒定的原理和温室栽培试验,将温室甜瓜生长发育阶段划分为播种期、幼苗期、伸蔓期、开花坐果期、果实生长盛期、果实成熟期,建立了温室甜瓜发育的动态模拟模型,并确定了发育阶段生长度日的参数,系统地预测甜瓜生长发育阶段。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温室甜瓜发育动态模拟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998.
以重庆主城区14种木本植物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功能群、生境类型和发育阶段(新生期、花期和果熟期)对茎、叶、花和果实的生物量分配与相关生长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茎、叶、花和果实的生物量分配研究中,不同物种间生物量分配差异极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型对生物量分配影响较大(p0.05),而生长型仅对花枝的叶生物量分配和果枝的茎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生境类型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发育阶段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上表现为叶和茎生物量分配随发育历程的进行有增大的趋势,而繁殖器官生物量分配下降;②在繁殖分配与营养分配的相关性研究中,不同功能群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花枝中营养投入与繁殖投入除外)(p0.05);不同生境类型和不同发育阶段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量分配受功能群、生境类型和发育阶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植物通过调节分配给各个器官的生物量比例以促进自身的生长和繁殖.  相似文献   
999.
玉米萌发期耐冷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进行玉米萌发期耐冷性鉴定研究,初步获得了耐冷性相关的13个性状的表型值,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20份玉米材料进行耐冷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3个单项指标被转换成为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根据材料的综合耐冷性通过聚类分析将20份玉米自交系划分为4类,其中玉米自交系J 8耐冷性较强,单独分为一类,第二类为耐冷性中等的材料,共4份,第三类为耐冷性一般的材料,共11份,第四类为耐冷性较弱的材料,共4份。  相似文献   
1000.
种子萌发期是研究玉米生长和耐旱性的关键时期。为了鉴定不同玉米自交系的萌发期耐旱性,采用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条件,对42份不同玉米自交系进行干旱处理,通过研究发芽指数、发芽率、发芽势等种子发芽性状,以其相对值为指标,鉴定不同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期的耐旱性。结果表明,在PEG-6000处理胁迫下,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受到抑制,不同自交系的耐旱性存在较大差异,通过隶属函数法结合抗旱分级标准筛选出丹3140为萌发期强耐旱自交系,农系1315、YML 1615、京2416为萌发期中等耐旱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