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0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98篇
林业   174篇
农学   165篇
基础科学   393篇
  362篇
综合类   888篇
农作物   69篇
水产渔业   48篇
畜牧兽医   115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对淬硬轴承钢GCr15进行了磨削实验,采用热电偶和三向压电晶体测力仪测量了磨削温度和磨削力.通过X射线衍射仪对磨削表面残余奥氏体含量、马氏体亚晶粒尺寸以及微观应变进行了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仿真计算了工件表面的接触应力和应变,讨论了塑性变形在磨削白层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法向磨削力引起材料的强烈塑性变形和高接触应力;工件表面高的接触应力能降低材料相变温度,促进相变的发生;强烈的塑性变形能细化晶粒作用;磨削白层的厚度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加而增加,而其亚晶粒大小随塑性变形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982.
果实采摘是农业种植生产过程中最耗时费力的环节。为了实现果实的良好抓取,本研究设计了一款结构精简、具有自适应性的柔性机械手。该机械手由柔性手指、气动元件、手腕和底座组成,基于3D打印制作,装配简单。其中,气动元件和柔性手指由柔性材料TPU和PLA打印而成,手腕为具有柔性的一体件打印而成;利用气动元件的伸缩功能实现对手腕的驱动,带动柔性手指自适应变形抓取果实。结合常曲率变形和D-H坐标法建立了单手腕的运动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柔性机械手功能性验证试验和安全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柔性机械手具有适应果实的形状进行自适应抓取的功能,对表皮较为脆弱的果实没有损伤;气动元件满足使用要求,可以完成对手腕的动作驱动。研究结果将为机械手柔性抓取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83.
为了确保转鼓试验台系统的精度,需要对其系统进行标定。标定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对确定量进行测量,并通过何种调节手段,达到显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偏差符合精度要求的目的。汽车转鼓试验台转鼓主轴与转鼓电机主轴是重合的,转鼓通过电机主轴将其表面上牵引力传递给电机转子,依靠转子和定子的相互作用,牵引力将被传至与定子固定连接的电机外壳上。因此在电机外壳上安装测力传感器测量电机外壳切线方向上的力实现对转鼓试验台表面牵引力的测量。设计采用双向标定臂可以减小额外扭矩的影响,确保了汽车转鼓试验台表面牵引力的测试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84.
我国人口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较大,合理引导这部分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对我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至关重要。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上都是流向了城市,文中通过模型对我国2006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1.69亿左右,而通过城市劳动能力容纳的测算,发现我国城市目前存在着1500万的就业缺口,从而得出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要走农村非农产业转移道路的结论。  相似文献   
985.
The visualization of the surface of biological samples using 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reveals features of the external relief and can resolve very fine and detailed features of the surface. We examined specimens from the skin of the amphibians Salamandra salamandra Linnaeus, 1758, Lyciasalamandra luschani basoglui Baran & Atatür, 1980 and Mesotriton alpestris Laurenti, 1768, and from the surface of pollen grains of the plant species Cyclamen graecum Link, 1835 and Cistus salviifolius Linnaeus, 1753, which exhibit certain interesting features, imaged at the nanoscale level. It is likely that the relief influences the attributes of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tissues and the environment. We found that the microsculpture increases in size the surface of the examined tissues and this might b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their performance in the field. Microsculpturing of amphibians' skin may affect water regulation, dehydration and rehydration, and cutaneous gas exchange. Pollen grain relief might affect the firmness of the contact between pollen surface and water droplets. High resolution imaging of the external relief showed that roughening might induce wetting and influence the water status of the specimens. In addition, roughness affects the radius of water droplets retained in between the projections of the external relief. Roughness of the tissues wa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vertical distance, whereas surface distances we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horizontal distances. By enabling a more detaile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external sculptures, through sophisticated techniques, a more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the samples indicates similarities among different living tissues, originated from different kingdoms, 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physiological circumstances.  相似文献   
986.
根据宝鸡峡灌区11个气象站近30 a的气象及近20 a种植面积资料,分析了气候及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特征,计算了作物需水量和农业需水量,研究了灌区农业需水量的演变趋势,并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揭示了影响农业需水量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灌区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相对湿度和风速呈显著下降趋势,蒸发量和日照时数略有增多,降水量有所减少.灌区农业种植结构变化较大,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例显著降低,由1991年的4.08减小为2010年的1.83;粮食作物与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例也呈下降趋势,由1991年的0.46减小为2010年的0.40.灌区小麦、玉米、油菜、棉花等4种主要作物需水量呈递增趋势,其中油菜需水量递增速率最快,约为3.558 mm/a;灌区农业需水量呈递减趋势,其递减速率为3.35×107m3/a.影响农业需水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种植面积、降水量和蒸发量.降水量的减少和蒸发量的增多使得作物需水量明显增多,而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减少,引起农业需水量的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987.
周斌  王春艳  徐卫华 《湖南农机》2013,(3):135-135,137
文章通过对合力轨迹圆方程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简便快捷确定支腿纵横跨距的新方法,此方法可适用于固定底盘支腿且有回转结构上车的工程机械产品。  相似文献   
988.
淡水鱼鱼鳞生物结合力与去鳞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影响淡水鱼去鳞难易程度的因素,以鲤鱼、草鱼、鲫鱼、鳊鱼4种淡水鱼为试验对象,利用TMS-PRO质构仪对鱼鳞与鱼体的生物结合力进行了测量,研究了鱼鳞所处部位、加载速率、死亡时间对鱼鳞生物结合力的影响。同时,测量了淡水鱼单位面积内的鱼鳞数目,淡水鱼的滑动摩擦角,进行了去鳞试验。在此基础上分析并验证了单位面积鱼鳞生物结合力对去鳞的影响,表明淡水鱼单位面积鱼鳞生物结合力越大,去鳞越难,为去鱼鳞设备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9.
基于CLUE-S和Dinamica EGO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高志强  易维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6):208-216
为了探究中国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和未来土地利用状况,该文利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库中的2000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数据,结合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影响模型CLUE-S(the conversion of land use and its effects at small regional extent)和面向地理过程动态环境模型Dinamica EGO(environment for geoprocessing objects)模拟2000-2020年中国土地利用状况,并借助于Logistic回归结果和贝叶斯估计结果,探讨了中国2000-2005年土地利用适宜性和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空间特征。以2005年土地利用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表明,CLUE-S模型和Dinamica EGO模型在LUCC预测上与实际结果一致性较好,并且CLUE-S模型在预测总体精度上优于Dinamica EGO模型。但在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的数量预测上,Dinamica EGO模型的Markov过程可以准确预测,并且Dinamica EGO模拟的土地利用变化在空间分布上与经验结果较一致。从2020年中国土地利用预测结果来看,耕地、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将会增加,草地会出现大面积的缩减,未利用地在CLUE-S模型预测中出现增加,而在Dinamica EGO模型中减少。该文可为国土资源规划和耕地资源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0.
以常州市新北区为研究区域,探寻不同研究尺度下土地利用驱动力变化。分别从全局尺度和局部空间尺度,应用典型相关分析和空间网格化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全局尺度上,GDP变化量、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变化量、工业总产值变化量、农业总产值变化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化量、人均GDP变化量、总人口变化量和城镇化率变化量,是影响常州市新北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在局部空间尺度上,对常州市新北区土地利用变化造成显著影响的因子,主要包括距水系最近距离、距城镇最近距离、距省级以上公路最近距离和距城乡主干道最近距离。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是常州市新北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力;交通可达性和中心城镇影响下的空间区位条件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空间差异化因素。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受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交通体系和政策等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