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24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4篇
  79篇
综合类   142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基于自2006年在广西喀斯特峰丛洼地区开展的长期玉米/大豆套作定位施肥试验,选择2010—2014年监测数据,探讨等氮量投入条件下,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无机氮肥对喀斯特峰丛洼地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为喀斯特峰丛洼地农田作物高效施肥及提高土壤肥力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4个处理:对照(不施肥,CK)、平衡施用化肥(NPK)、有机粪肥替代30%化肥氮(C7M3,按氮素计算,不足30%的PK用无机肥补充,肥料总量与NPK处理相同,有机粪肥为牛粪,下同)、有机粪肥替代60%化肥氮(C4M6,按氮素计算,不足60%的PK用无机肥补充),每个处理4次重复。于2010年、2012年、2014年大豆收获后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1)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均高于CK处理,其中C4M6处理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NPK处理(P0.05),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着有机粪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2)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玉米和大豆产量分别是不施肥处理的4.15~4.36倍、2.47~2.58倍。不同施肥处理的增产效果为C4M6NPKC7M3,但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3)长期不施肥CK处理玉米产量随着试验年限推移呈下降趋势,降幅为5.45 g·m~(-2)·a~(-1),大豆产量却表现出增加趋势,增幅为1.50 g·m~(-2)·a~(-1)。长期施肥处理中,玉米和大豆产量总体呈增加趋势。4)施肥处理中,玉米季表现为钾素亏缺(NPK处理除外),大豆季表现为氮素亏缺。综合两季作物,只有C4M6钾素表现亏缺,亏缺量为7.9 kg·hm~(-2)。磷素在各施肥处理中盈余量较大,分别为81.2 kg·hm~(-2)(NPK)、83.4 kg·hm~(-2)(C7M3)和74.8 kg·hm~(-2)(C4M6)。综上,在喀斯特峰丛洼地玉米/大豆套作制度下,基于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表观平衡特征提出有机粪肥可以代替部分化肥施用,在玉米季适当"减氮、稳磷和增钾",大豆季"稳氮、减磷和减钾"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62.
目的 研究复方柴金解郁片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HPA轴及海马单胺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抑郁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5.4 mg/kg)、复方柴金解郁片高、中、低剂量组(2.74、1.37、0.68 g/kg),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建立抑郁模型,于造模同时给药,连续28 d。采用蔗糖偏好实验和旷场测试检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病理结果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以及海马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去甲肾上腺素(NA)、多巴胺(DA)的含量。结果 与抑郁模型组比较,复方柴金解郁片组大鼠蔗糖偏嗜度及活动次数均显著提高,学习记忆能力提升,海马病理损伤情况得到缓解,血浆CRH、ACTH、CORT含量下降,海马组织内5-HT、NA、DA含量上升,5-HIAA含量下降(P<0.05)。结论 复方柴金解郁片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情绪和学习记忆功能、缓解海马组织损伤,其作用可能与抑制HPA轴亢进、增加脑内单胺递质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在尾部静脉注射5-羟色胺酸(5-HTP)后引起的海马CA1区神经元放电的变化.方法给予对照组大鼠及抑郁模型组大鼠尾部静脉注射5-HTP后,用玻璃微电极记录两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放电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收录及结果分析.结果模型组的兴奋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的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增加大鼠脑内5-HT的含量有助于加强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5-羟色胺酸神经元的兴奋性,改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64.
典型岩溶农业区洼地和坡地的元素迁移特征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要:本文以桂林会仙典型岩溶洼地和坡地两种不同地貌部位为研究点,以石灰岩地质背景条件下的基岩-土壤-土壤水-植物体系统中的元素含量和组成特征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地貌部位条件下元素的基本特点、制约因素和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岩溶动力条件的驱动下,岩溶区形成了显著的偏碱环境特征;洼地和坡地土壤剖面元素和土壤水含量特征差异明显,植物对土壤元素的生物吸收系数比较低,属于受氮限制的类型;坡地部位的偏碱富钙和水分胁迫程度更为严重;同一石灰岩地质背景条件下不同地貌部位岩溶系统元素迁移特征差别显著。  相似文献   
65.
沧州地区深层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演变特征与形成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沧州地区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已经成为了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沧州地区第III含水层组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的形成和发展演化分析,将其划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直线发展阶段、稳定发展阶段、急剧扩张阶段和逐渐恢复阶段,并对不同阶段内漏斗的形态和演化特征进行了阐述,提出各阶段影响漏斗演变特征的主导因素。同时指出了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环境响应,提出了应对水危机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6.
67.
原油降凝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康万利  马一玫 《油气储运》2005,24(4):3-7,i001
介绍了国内外原油降凝剂的发展概况,重点阐述了原油降凝剂的作用机理、结构特征、降凝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原油组成、热处理温度、冷却速度、降凝剂加入量、剪切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给出了国内现有降凝剂的种类和国内外降凝剂的现场应用实例.提出应加强原油降凝剂降凝机理、对用于原油降凝与降粘的不同化学剂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以及原油降凝剂研究方向等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68.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以整群抽样法,对3所农业院校248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总均分为1.18±0.18,阳性均分为2.34±0.22,阳性项目数为44.3±6.3.各因子分中以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为前三位。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的症状痛苦水平达中度-重度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0.5%,8.1%,6%。心理反应异常的检出率12.9%,以偏执、抑郁、焦虑为多。  相似文献   
69.
1953-2010年黄土洼天然淤地坝内洪水沉积物粒度旋回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137Cs断代技术进行沉积物的测年,结合1953年以来的降雨资料,对黄土洼天然聚湫坝淤地的水成沉积物粒度旋回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坝淤地4 m沉积物是在近百年内形成的,物源比较单一,主要为洪水沉积物;降雨是影响沉积物粒度的主要因素;淤地坝内洪水沉积物粒度以粗粉砂为主,中砂含量很少,没有粗砂;沉积物剖面具有良好的沉积层理,剖面粒度旋回至少记录了42次较大的洪水事件,不同期次洪水沉积物之间粒度变化明显,反映了该区近百年内年流域侵蚀和降水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70.
G. Spataro  V. Negri 《Euphytica》2008,159(1-2):229-231
Isatis tinctoria L. (woad) is a dye plant whose cultivation is increasing because of its adaptability to marginal conditions and increasing demand for natural products. Suitable breeding schemes need to be set up in order to obtain woad varieties for each proposed environment. Presently, no data about the reproductive system are available. The effects of selfing and crossing on setting and progeny vigour were assessed. Results showed the existence of an outcrossing system in I. tinctoria. Obligate self-pollinated plants produced fewer siliques (7.1 g per plant) with lower weight (6.0 mg) and lower seed germinability (8.2%) than outcrossing plants (44.1 g, 8.0 mg and 46.0% for each character, respectively). Self-pollinated progenies also generally showed lower vigour than outcrossing progen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