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58篇
  免费   2784篇
  国内免费   5536篇
林业   4773篇
农学   5654篇
基础科学   4225篇
  6423篇
综合类   25619篇
农作物   3383篇
水产渔业   3469篇
畜牧兽医   11256篇
园艺   2121篇
植物保护   2555篇
  2024年   424篇
  2023年   1098篇
  2022年   2061篇
  2021年   2374篇
  2020年   2374篇
  2019年   2862篇
  2018年   1699篇
  2017年   2847篇
  2016年   3226篇
  2015年   2909篇
  2014年   3489篇
  2013年   3553篇
  2012年   5084篇
  2011年   4891篇
  2010年   3900篇
  2009年   3767篇
  2008年   3274篇
  2007年   3566篇
  2006年   2910篇
  2005年   2257篇
  2004年   1648篇
  2003年   1288篇
  2002年   1014篇
  2001年   833篇
  2000年   776篇
  1999年   763篇
  1998年   671篇
  1997年   591篇
  1996年   498篇
  1995年   474篇
  1994年   414篇
  1993年   365篇
  1992年   339篇
  1991年   305篇
  1990年   260篇
  1989年   237篇
  1988年   167篇
  1987年   111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4篇
  1962年   9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研究蛤蜊岗不同贝龄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形态性状与质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1~3龄四角蛤蜊的壳长(SL)、壳宽(SW)、壳高(SH)、活体湿重(BW)和软组织湿重(RW)等参数进行分析,建立形态性状与质量性状之间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不同生长阶段四角蛤蜊形态性状对质量性状的贡献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与1~3龄四角蛤蜊活体湿重最相关的形态性状均为壳宽。对软组织湿重影响最大的形态性状,在1龄贝为壳宽,在2龄和3龄贝为壳长。壳高对2龄四角蛤蜊活体湿重和软组织湿重的直接通径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以活体湿重为目标性状时,1~3龄贝均应以壳宽为主要选择性状,并以壳长作为辅助选择性状;以软组织湿重为目标性状时,1龄贝应以壳宽为主要选择性状,同时辅以壳长;2龄和3龄贝均应以壳长为主要选择性状,并分别以壳宽和壳高作为2龄贝和3龄贝的辅助选择性状。研究结果可为蛤蜊岗四角蛤蜊良种选育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2.
中间培育是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养殖的重要阶段,投喂率是影响此阶段养殖成效的重要参数。本研究开展为期30 d的养殖实验,研究3组投喂率(投喂率分别为体重的5%、7.5%、10%,分别命名为T5、T7.5和T10)对凡纳对虾中间培育养殖水质、微生物群落结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实验期间,水体pH、盐度、温度及溶解氧均保持在适宜对虾生长的范围内。结果显示,随着实验进行,总氨氮(TAN)、亚硝态氮(NO2–-N)和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出现上升趋势,实验结束时,其浓度随投喂率升高呈现显著差异:T10>T7.5>T5。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养殖水体的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随投喂率升高呈下降趋势,不同投喂率的优势门类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50.36%~67.53%)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12.09%~67.53%);在属水平上,对凡纳对虾有害的弧菌(Vibrio)相对丰度在T10组最高(37.33%)、T5组最低(0.13%);对其有益的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相对丰度在T10组最低(0.28%)、T7.5组最高(9.78%)。凡纳对虾肝胰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在T10组最低、T7.5组最高(P<0.05)。T7.5和T10组对虾的体长和体重均显著大于T5组(P<0.05),但T7.5和T10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投喂率与存活率呈负相关,且3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利用因子分析对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生长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T7.5组得分最高,为0.92,凡纳对虾中间培育的投喂率在7.5%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43.
44.
探究不同规格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肌肉营养成分及品质差异,实验以野捕的 3种规格黄鳍金枪鱼J1 (4.2±1.2) kg、J2 (22.5±2.5) kg和J3 (50.8±3.9) kg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生化分析方法对金枪鱼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质元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 J1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J2、J3组;J2、J3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J1组(P<0.05);J3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J1、J2组(P<0.05)。(2)检出19种常见氨基酸,氨基酸含量最高的为谷氨酸(3.04~ 3.25 g/100 g),必需氨基酸中含量最高的为赖氨酸(2.02~2.15 g/100 g),最低的为色氨酸(0.31~ 0.45 g/100 g)。非必需氨基酸含量J3>J2>J1 (P<0.05);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含量J1组显著低于J3组(P<0.05)。依据氨基酸评分(AAS),缬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以化学评分(CS)为评分标准,J1、J2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J3组为苯丙氨酸+酪氨酸。(3)各组共检出25种脂肪酸,以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为主,含量最高的为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7.46%~39.18%。DHA含量J3组显著高于J1、J2组;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J2、J3组显著高于J1组;DHA∶EPA比值J1组显著高于J2、J3组(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J3>J2>J1;PUFA含量J3组显著高于J1、J2组(P<0.05)。PUFA/饱和脂肪酸(SFA)、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n-3/n-6)比值J2、J3组显著高于J1组(P<0.05)。h/H比值J3组显著高于J1、J2组(P<0.05)。(4) J2、J3组Na、Ca含量显著高于J1组,J1组K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J2、J3组(P<0.05)。4种重金属元素均低于食品中建议的最大允许限量,其中Fe含量最大的为J3组,且J3>J2>J1 (P<0.05);Cu含量最大的为J3组,且显著高于J1组(P<0.05)。综合分析,大规格黄鳍金枪鱼具有更好的营养质量,本研究为居民膳食的选择及黄鳍金枪鱼人工配合饲料的配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5.
通过分析其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找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6.
农业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绩效考核的理论研究和发展趋势,借鉴同行经验,分析了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实施绩效考核实践的经验和存在问题。对绩效考核体系提出了改进意见,便于更准确的甄别优劣,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帮助科技人员确切了解工作的不足,及时调整方向、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47.
作为重要的转运载体,SGLTs(钠依赖性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s)在物质的吸收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SGLT1和SGLT2作为SGLTs家族的重要成员,参与调节体内的葡萄糖吸收,从而维持血糖的稳态.为研究SGLT1和SGLT2在草鱼葡萄糖吸收过程中的作用,本实验...  相似文献   
48.
青海云杉移植苗不同施肥方法生长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不同施肥方法试验,研究有机肥、化肥及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青海云杉移植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肥、有机肥均能促进青海云杉移植苗生长,而有机肥与N、P、K肥配施,才能获得更高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49.
宋代军  黄嫚秋 《饲料工业》2007,28(23):37-39
试验用含魔芋粉0%、2%、3%、4%的饲粮饲喂12日龄的樱桃谷杂交肉鸭SM3,探讨魔芋粉作为一种饲料原料的饲用价值。结果表明:用含魔芋粉的日粮饲喂肉鸭,对肉鸭的日增重、耗料量和增重饲料成本没有明显影响(P>0.05),但对鸭的总增重和经济效益有一定影响。在本试验中,添加2%的魔芋粉使肉鸭的总增重增加,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50.
The method "Material Flow Analysis (MFA)"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tools to study law and quantification of material flow between economic system and ecological system. On the national level, economy-wide material flow analysis has been published for a number of countries. However, published studies on the regional or local level are still very limited and a standardized method does not exist yet. On the basis of framework of Material Flow Analysis proposed by Eurostat, the paper collected related data and analyzed material input and output for the Chengyang district in Qingda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MI (Direct Material Input) and TMR (Total Material Requirement) in absolute number increased about 3.6 and 3.9 times, respectively from 1995 to 2004. Fossil fuel and mineral contributed to about 50.3%-76.3% of DMI. Imports of material increased about 5.0 times and became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or to DMI, which showed that local economic growth was highly dependent on resources from other regions and countries. DPO (Domestic Processed Output) and TDO (Total Domestic Output) represent slow increasing trend, and DPO contributed to 22.2%-58.1% of TDO, suggesting local hidden flows were of obvious effect on TDO. The biggest component of DPO is CO2, approximately accounting for 90% of DPO. The material productivity increased 57.7% in last decade, reflecting improvement of efficiency of resources utilization in some extent. However, compared to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material productivity of Chengyang district was relatively low. Therefor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ility, it is essential to develop circular economy and enhance materials produ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