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3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379篇
林业   67篇
农学   796篇
基础科学   3篇
  194篇
综合类   999篇
农作物   466篇
水产渔业   130篇
畜牧兽医   518篇
园艺   385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白桦BpSOC1基因的克隆及时序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NCBI中已注册的近缘树种的SOC1同源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技术在4年生白桦茎尖中分离得到1条SOC1-like cDNA序列,命名为BpSOC1。该序列编码区长660 bp,编码220个氨基酸,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25 367.77 D,理论等电点为9.32。蛋白结构预测分析表明,BpSOC1具有典型的MADS-box结构域和K-box结构域,同时具有多处DNA结合位点、糖基化位点和磷酸化作用位点,属于MADS家族转录因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BpSOC1属于MADS-box家族的SOC1/TM3亚家族。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不同树龄白桦BpSOC1从5月初至9月在茎尖的时序表达规律,结果显示:BpSOC1无论在2年生苗期的营养生长阶段还是进入3、4年生的生殖生长阶段均有表达,表达高峰均在7月初和9月初。但2年生苗期的BpSOC1表达量最高的7月初和9月初间无显著差异,而进入生殖生长期后9月初的BpSOC1表达量显著高于7月初的表达量,表明Bp-SOC1既参与白桦的营养生长,又参与生殖生长。  相似文献   
92.
利用单片段代换系定位水稻粒形QTL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目的】水稻谷粒形状(粒长、粒宽和长宽比)是衡量稻米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更好地开展粒形分子育种,对水稻粒形QTL进行分子定位。【方法】以单片段代换系(SSSL)为材料构建分离群体,利用微卫星标记对控制水稻谷粒长和谷粒宽的2个粒形QTL进行分子定位。【结果】粒宽QTL Gw-8被定位于第8染色体长臂末端微卫星标记RM502与RM447之间, 遗传距离均为0.3 cM。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覆盖Gw-8的物理图谱,RM502与RM447位于同一克隆AP005529,两者之间的物理距离为55.0 kb。粒长QTL gl-3被定位于第3染色体着丝粒附近的微卫星标记RM6146和PSM377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1.5 cM和11.0 cM。【结论】利用单片段代换系能准确地定位水稻粒形QTL,这两个粒形QTL的定位为其克隆及稻米外观品质的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
水稻籼粳杂种不育性是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障碍。本文首先就影响亚种间杂种F1不育的主要因素及两个主要基因遗传模式进行总结;然后详细综述了相关育性基因的鉴定、定位和克隆等方面研究成果;最后综述了有关克服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两个代表性观点,并提出自己简单的看法。  相似文献   
94.
根据乙烯利刺激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胶乳差异表达cDNA文库的EST序列信息,利用RACE技术从胶乳中成功克隆了1个含有LIM结构域的未知功能新基因HbLIM的全长cDNA。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cDNA由1016bp的碱基组成,拥有1个570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89个氨基酸残基;推测氨基酸序列富含Lys,Ser,Ala和Leu,含有2个LIM结构域和2个N-豆蔻酰化位置。序列相似性分析表明,HbLIM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蓖麻、杨毛、葡萄相应的LIM基因的相似性高达98%,95%和92%。这些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LIM结构域蛋白在巴西橡胶树乳管发育及乳管代谢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
从二色补血草cDNA文库中分离出了一个几丁质酶基因Lbchi31。利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研究了二色补血草在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中胁迫处理不同时间,Lbchi31基因在二色补血草根、叶器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的处理能强烈诱导Lbchi31基因在二色补血草根、叶中的表达。立枯丝核菌处理能够诱导Lbchi31基因在二色补血草叶器官中的表达,但在根中Lbchi31基因表达量没有显著改变。研究显示,Lbchi31基因能够响应病原菌的胁迫,可能参与了二色补血草对病原菌入侵的抵抗。  相似文献   
96.
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start codon targeted polymorphism,SCoT)分子标记是一种源于起始密码子ATG翻译起始位点保守区域来设计其侧翼单引物的标记技术.自从首次应用SCoT标记进行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基因差异表达分析以来,该技术己被广泛应用于花生(Arachis hypogaea)、玉米(Zea mays)、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芒果(Mangifera indica)、西瓜(Citrullus lanatus)等植物的研究.本文介绍了cDNA-SCoT技术的原理、引物设计方法及特征,着重总结cDNA-SCoT技术体系筛选及其在抗病、抗寒、抗旱、遗传进化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以期为科研工作者在选择差异表达分析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Citrus indica and C. macroptera are the wild endangered species of Citrus occurring in northeastern India. Surveys were undertaken in this region for ascertaining distribution, studying variability and for collection of germplasm of these two species. C. indica, an endemic species of this region, was collected from the Citrus Gene Sanctuary located in buffer zone of Nokrek Biosphere Reserve in the Garo hills of Meghalaya. In addition, a putative natural hybrid of C. indica and C. limon was collected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the south Garo hills. C. macroptera had much wider distribution and was collected from Mizoram and Meghalaya states. In Jantia hills of Meghalaya, natural populations of this species are in a highly threatened state. The two species were unevenly distributed all over the explored territory.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leaves, fruits and seeds indicated the presence of sizable variability within collected accessions of these two Citrus species. Indigenous technical knowledge gathered on the use and socio-economic importance indicated commercial potential for these two species in northeastern India. However, lack of cultivation of these species and clearing of forest cover at an alarming rate has led to an urgent need to adopt complementary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to safeguard these species and to ensure their availability for future utilization. A major emphasis on developing methods for their propagation, multiplication and regeneration in in situ and ex situ conditions is required.  相似文献   
98.
[目的]构建含人雌激素相关受体α配体结合域区段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表达。[方法]用Trizol试剂提取人肺腺癌A549细胞总RNA,逆转录为cDNA;应用PCR扩增人EERα-LBD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ET-30a-c(+)中;转化大肠杆菌BL2 l(DE3)PLysS,经IPTG诱导后表达并鉴定。[结果]应用PCR方法扩增出约687 bp的基因片段,酶切、纯化、连接至载体后,经测序与GenBank中的一致,表达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32 kD,纯化后用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系统鉴定为目的蛋白。[结论]已成功获得人EERα-LBD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
[目的]为更好地利用基因操作手段改良木薯品质和提取高质量的木薯总RNA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4种方法提取木薯块根RNA,筛选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并利用RT-PCR技术克隆木薯淀粉分支酶,分析所提取RNA的质量。[结果]结果表明,用改进的CTAB法和plant RNAReagent kit均能提取高质量的RNA,用plant RNAReagent更能节省时间,而且纯度比较高。对plant RNAReagent提取的RNA进行RT-PCR克隆,克隆出了与木薯淀粉合成有关的SBEII基因。[结论]plant RNAReagent kit提取的RNA,其质量可以满足基本的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00.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DGAT)是植物三酰甘油(TAG)合成最后一步反应的关键酶和限速酶,属于酰基转移酶超家族。为探究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中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1(DGAT1)对于调控种子油脂合成的作用机理,依据续随子转录组数据,采用RT-PCR技术分离和鉴定出一个 DGAT1基因(命名为 ElDGAT1),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获得的序列进行分析,通过qPCR技术研究 ElDGAT1基因在续随子不同器官中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从续随子中克隆获得 ElDGAT1基因的cDNA序列,编码区长为1 530 bp,共编码509个氨基酸;预测ElDGAT1蛋白定位于内质网上,且为疏水性膜结合蛋白;其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编码的蛋白含有9个典型的跨膜螺旋区。基于DGAT1蛋白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续随子与乌桕的亲缘关系最近,与橡胶树和木薯的同源性次之。qPCR检测结果发现, ElDGAT1基因在续随子根中表达量最低,种子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在花后15 d、30 d、45 d的表达量呈递增趋势。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续随子种子油脂合成积累的调控机理及 ElDGAT1 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