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林业   79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47篇
  323篇
综合类   38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90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美国山核桃是著名优良干果油料树种。从浙江、云南等省引进性状表现优良的6个美国山核桃品种在长江三峡库区兴山县栽培试验,观测其引种表现,并对树体生长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及丰产性抗性等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产量和质量与原产地基本相同,适宜于三峡库区兴山县栽培。  相似文献   
32.
以三峡库区2类典型的森林类型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杉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理化性质与不同季节酶活性,以揭示土壤酶的季节动态及其与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酶活性最低值均出现在冬季(1月),除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高值出现在夏季(7月)外,其余4种酶活性最高值出现在秋季(10月)。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规律一致,从夏季到冬季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的季节变化则呈现从春季到秋季持续升高再降低的动态规律。除多酚氧化酶外,其余4种酶活性均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土壤含水量、硝态氮呈极显著正相关,4种酶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3.
三峡库区主要森林类型的林分蓄积生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利用林分生长收获模型预测林分生长收获量是森林经营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早在200年前欧洲学者就编制了林分产量表,根据林分年龄预测林分产量。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科学家们开始研究林分生长和产量预测模型系统,80年代后趋于成熟[1]。林分水平的生长和产量预测模型是采  相似文献   
34.
水丰水库的渔获量1961-1980年间变化于47-300t,1981-1984年增长到740-1321t,1985-2000年为2270-4926t。渔获物组成中以亚洲公鱼为主,1980-2000年亚洲蚣鱼占总渔获的29.6%-93.0%,平均为65.6%。鲁鲫鱼占6.2%-16.4%,鲢鳙鱼占8.1%-13.3%,鳊鲂占1.8%-11.3%,虾占5.9%-16.1%,其它鱼类占2.4%-9.3%。2000年大银鱼占总渔获的2.8%。1985-2000年水库鱼类资源相对稳定。亚洲公鱼、青虾和大银鱼三种小型经济鱼虾的种间关系表现为互利共生,竞争和残敌关系,可能向种间形成平衡调节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5.
陆水水库鳜属鱼类食性及消化器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韩德举 《水产学报》1996,20(2):97-103
通过对陆水水库三种鳜属鱼类的食性及消化器官比较,结果表明,三种鳜都以摄食鱼虾为主,在鳜和大眼鳜的食物组成中,虾的出现率分别为82.35%和81.03%,鱼的出现率分别为47.06%和31.23%,斑鳜中鱼和虾和出现率分别为63.07%和50.07%,鱼虾出现率在不同月份变化圈套。鳜摄食强度最大,大眼鳜次之,斑鳜最小。但它们摄食鱼的饱满分指数均大于虾。在消化器官中,鳜、斑鳜、大眼鳜的幽门盲囊的平均数  相似文献   
36.
阜康市红山水库溢洪道工程混凝土施工中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措施,使工程混凝土总体质量达到优良等级。  相似文献   
37.
监测了沙河水库的水质状况,结果表明:库区水质总体上符合Ⅱ类水标准,但是总磷在整个库区呈上升趋势,并全部超过Ⅱ类水质标准。污染源调查发现: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淋失,生活垃圾排放是影响沙河水库水质的主要因素。论文还提出了水环境保护对策,以促进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8.
针对三峡库区资源环境和农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主要生产模式,即:种—养—加—销一体化模式、农林牧复合模式、农林复合模式、种—养立体农业模式和庭院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等,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此外,提出了实现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9.
三峡库区端坊溪小流域的森林水文效益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峡库区的森林水文作用,对于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改善和维持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根据1992— 2000年实测降雨、径流等观测资料,分析了三峡库区端坊溪小流域森林的林冠截留作用、林地枯落物的水文作用及森林覆盖率与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和小流域径流的关系。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端坊溪小流域不同树种枝条基部直径与枝叶质量呈线性正相关,不同树种枝叶容水量与枝叶质量呈线性正相关,不同森林类型在场降雨中,林冠截留量为0.38~8.78mm,截留率为10.27%~49.48%,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呈幂函数关系;随着森林覆盖率的增加,林地的土壤容重减少,总孔隙度增加;主要森林类型中,针阔混交林林地枯落物的饱和持水量最大,端坊溪小流域枯落物层截留量可达到降水量的2.8%~6.3%;小流域径流量与同期降水量呈线性正相关。端坊溪小流域森林覆盖率每增加1%,小流域汛期径流深减少6.95mm。  相似文献   
40.
长江三峡库区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长江三峡大坝工程开工前的1998年,对三峡库区几个地点(秭归、万县、神农架)不同海拔和生境下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整个地区不同生境中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为线虫;常见类群有螨、弹尾目、线蚓、熊虫和猛水蚤目等;同一地点不同植被下,土壤动物类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相关性检验表明: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与个体数之间的相关性受海拔、植被影响不大.研究还发现,生境条件(海拔、植被类型等)越优越,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越高.不同群落相似性比较显示,海拔相同、植被相近的群落相似性指数高.对线虫、螨类和弹尾目的数量差异分析表明,秭归地区三个类群受植被、海拔影响不大;万县地区海拔对蜱螨、弹尾目影响较大;神农架地区线虫分布受植被影响较大,螨类和弹尾目在不同植被和土层广布,而该地区枯枝落叶层中螨类数量随植被、海拔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