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2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307篇
林业   171篇
农学   390篇
基础科学   59篇
  194篇
综合类   1438篇
农作物   346篇
水产渔业   178篇
畜牧兽医   674篇
园艺   373篇
植物保护   20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891.
GGR6号生根粉对换锦花(Lycoris sprengeri)子球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0、25、50、75 mg/L)的GGR6号生根粉浸泡处理换锦花(Lycoris sprengeri)的4年生鳞茎,研究了其对换锦花子球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25~50 mg/L的GGR6可使换锦花的平均子球数和平均根数增多,使鳞茎可溶性糖、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总淀粉酶活性增强,淀粉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892.
3G技术给信息传播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探讨了3G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分析了基于3G技术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内涵、模式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93.
6%烟嘧磺隆SC防除玉米田杂草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6%烟嘧磺隆SC等除草剂对上海地区玉米田杂草进行田间防除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4叶期左右,6%烟嘧磺隆SC 900~1 200 g/hm2兑水45 kg进行茎叶喷雾,能有效防除玉米田马唐、牛筋草、刺苋、凹头苋、马齿苋等一年生杂草。  相似文献   
894.
从市场需求、农艺性状、产量构成等方面对成功选育的高产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镇油6号进行了总结,探讨了该品种的育种策略,提出了发挥该品种优势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95.
刘树峰  苏轶  马骏  付晋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3):76-77,127
以济南市移动气象台为例,分析了移动气象台运行现状,提出了利用3G技术建立VPD N网络访问气象局内部网络来实现移动气象台和市气象台视频会商的解决方案。该方案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移动气象台的通信费用,提高了传输速率。  相似文献   
896.
黑龙江属高纬高寒地区,培育高产、抗寒、适应性强的品种成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育种的首要目标,采用常规杂交方法对抗寒性、适应性强的地方品种肇东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Zhaodong)和国外引进的3种高产苜蓿:美国苜蓿WL323、保加利亚苜蓿Pleven6、俄罗斯苜蓿Beza87分别进行正反品种间杂交,利用离体萌发法对杂交亲本的花粉活性进行检测,以及杂交结荚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父、母本对结荚率影响显著,不同杂交组合结荚率差异极显著,肇东苜蓿与WL323正反交的结荚率高于其它杂交组合,为苜蓿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奠定基础,同时为苜蓿杂交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897.
氮肥后移对超级稻扬两优6号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基础地力和施氮量相同条件下,研究氮素基蘖肥和穗粒肥不同运筹方式对超级杂交水稻品种扬两优6号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适当后移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5个处理籽粒产量由高到低顺序是:6 4>5 5>7 3>10 0>CK;氮肥农学利用率为:6 4>5 5>7 3>10 0;氮肥表观利用率为:6 4>7 3>5 5>10 0,说明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提高,分次施用优于一次性施用.由试验可知,6 4处理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均最高  相似文献   
898.
 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 (ABCG2)对普通奶牛泌乳性状有直接影响。水牛中该基因的遗传特征与产奶性状间是否有遗传关联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本文采用PCR SSCP和PCR产物直接测序相结合的技术,对4个河流型水牛群体和9个沼泽型水牛群体共计466个个体的ABCG2基因第9外显子进行了变异检测。结果表明,水牛ABCG2基因第9外显子由251个核苷酸组成,所有的河流型和沼泽型水牛序列相同,未发现SNP位点,但在第9内含子内检测到1个T>C替换(g. SNP44769 T>C)。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发表的牛科物种同源序列比对后发现,数据库中一条河流型水牛序列该外显子第66位核苷酸处有1个G>A替换(c. SNP1018 G>A),导致所编码的氨基酸发生p. V340I的改变;与普通牛、山羊和绵羊该基因第9外显子序列的核苷酸差异位点个数分别为5,8和11个,表明水牛与其他牛科物种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本文结果提示ABCG2基因第9外显子在水牛中已纯化固定,且与水牛产奶量性状间无直接关联性。  相似文献   
899.
二磷酸腺苷-核糖基化作用因子(ADP-ribosylation factors,ARFs)属小G蛋白超级家族中的Arf亚族,是真核细胞囊泡运输通道的关键组成成分,参与细胞运输和信号传导。本试验采用RT-PCR、RACE等方法从超旱生、耐盐植物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中扩增出ADP-ribosylation factor(ARF1)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HaARF1),其开放阅读框为546bp,推测氨基酸序列全长为181个氨基酸残基,具有典型的小GTP结合蛋白结构域。其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已发表同源对比相似度达99%以上,表明ARF1基因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  相似文献   
900.
植物的高温抗病性是由较高环境温度所诱导的一种低反应型抗病性,由主效基因控制,易于鉴选和利用,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小偃6号是一个具有全生育期高温抗病性的品种,不同生育阶段之间高温抗病性强度没有差异,花斑期更有利于高温抗病性的表达,最低诱导温度为18~21℃,最短诱导时间为6~12 h;在高温抗病性表达时条锈菌的产孢量下降,产孢期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