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0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307篇
林业   171篇
农学   390篇
基础科学   59篇
  194篇
综合类   1438篇
农作物   344篇
水产渔业   178篇
畜牧兽医   674篇
园艺   373篇
植物保护   20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61.
根据GenBank上牛分枝杆菌(M.bovis)CFP-10、ESAT-6、MPB70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3对扩增CFP-10、ESAT-6、MPB70基因的特异性引物,扩增片段大小分别是321、306、582bp。对牛分枝杆菌广西分离株MBT359进行以上3个基因的克隆、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显示,可以从广西分离株MBT359扩增出大小与预期相符的基因片段,经测序证实,扩增出的片段即为3个目的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广西分离株MBT359的CFP-10、ESAT-6、MPB70基因片段与国际标准强毒株AF2122/97相应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100%。该研究结果为广西牛分枝杆菌流行株主要基因测序、建立广西牛结核病流行株遗传多态性数据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2.
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是布尼亚病毒科唯一的植物病毒属,在热带、亚热带以及温带地区引起许多作物和花卉严重病害的发生.该研究利用DNAstar、DNAman等软件对其RNA-M编码G1G2蛋白和NSm非结构蛋白的核酸和蛋白质序列进行分析,发现Tospovirus属病毒的G1G2蛋白和NSm非结构蛋白序列的长度和GC含量在不同病毒种间变异不大,同时得出序列比对图和一致性(Identity)的值、同源性(Homolog tree)的值和系统进化树(Phylogenetic tree)的值,并发现根据NSm蛋白质序列划分的2个相似性组与前人划分的血清组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63.
【目的】选育适合露地爬地栽培和大棚立架栽培的四倍体西瓜新品种,提高广西西瓜产业竞争力。【方法】于2008年利用四倍体西瓜403作母本,四倍体西瓜JL作父本,配组选育四倍体一代杂交种兴桂六号,2009-2010年,连续两年进行露地爬地栽培品比试验,2011-2012年,连续两年进行大棚立架栽培品比试验。【结果】兴桂六号全生育期春造90-100 d,秋造65-80 d,果实发育期29-35 d。单果重3.5-4.5 kg,果实圆形,表皮深绿覆盖墨绿条带,有光泽,皮厚1.0-1.2 cm,耐贮运。果肉大红色,剖面光滑,纤维黄筋少,种籽少,汁多,质实、细密、清甜爽口,品质优,中心含糖11.5%。2009-2010年,连续两年露地爬地栽培品比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38081.3和34602.8 kg/ha,分别比对照增产15.6%和13.7%。2011-2012年,连续两年大棚立架栽培品比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66577.5和63169.5 kg/ha,分别比对照增产18.1%和15.0%。2012年广西西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4182.0 kg/ha,比对照增产10.8%;2010-2012年,露地爬地生产栽培示范试验平均产量32550.0-36585.0 kg/ha,比对照增产10.6%-15.5%;大棚立架生产栽培试验平均产量60178.5-63168.0 kg/ha,比对照增产12.6%-15.2%。【结论】四倍体杂交西瓜新品种兴桂六号适宜露地栽培和大棚立体栽培,在广西西瓜种植区均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4.
[目的]获得有效的水牛RNA聚合酶Ⅲ启动子序列,为开展水牛源细胞的基因特异沉默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启动子上、下游保守序列对水牛源启动子7SK、U6进行克隆和启动子关键顺式作用元件识别,利用一段针对EGFP的shRNA片段(shEGFP)对水牛7SK、U6启动子进行功能性分析,然后分别在水牛源及鼠源细胞中与pEGFP-N1共转染,转染48h后用荧光显微镜检测EGFP的表达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EGFP沉默表达情况.[结果]克隆获得水牛7SK、U6启动子序列分别为430和357 bp,其OCT-1(或CACCC盒)及TATA盒高度保守.连接shEGFP后与pEGFP-N1共转染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胞发生了明显的荧光表达沉默现象;通过流式细胞分析,发现水牛7SK和U6启动子引导的shEGFP在水牛源细胞中沉默效率高达93.82%和87.45%;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在转染bu7SK-shEGFP和buU6-shEGFP的水牛源BFF细胞中,EGFP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他物种启动子的细胞转染组(P<0.05),而在鼠源PT67细胞中,水牛启动子的启动效率与其他物种启动子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水牛7SK和U6启动子可高效启动shRNA表达,且具有一定的物种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5.
166.
[目的]以拟南芥为材料克隆CDR6基因,构建CDR6基因的过量表达载体并筛选鉴定获得过表达植株.[方法]提取拟南芥mR-NA,反转录成cDNA,并以此为模板克隆CDR6基因CDS全长,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切割、T4 DNA连接酶连接,将CDR6基因CDS全长连接到带有35S强启动子的pXB094载体上;然后转化至Trans1-T1感受态细胞中,菌落PCR鉴定阳性单克隆并测序确认.将重组质粒转化至根瘤农杆菌GV3101菌株,通过浸花法侵染拟南芥野生型植株,通过抗性筛选和鉴定获得预期的转基因植株.[结果]菌落PCR鉴定和测序结果表明CDR6基因已成功构建至pXB094载体;通过抗性筛选并鉴定获得了过量表达阳性植株.[结论]筛选和鉴定获得的过量表达植株为研究CDR6基因的分子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7.
为丰富马铃薯品种类型,贵州省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大西洋作母本、米拉作父本进行杂交,于2014年育成马铃薯新品种毕薯6号(黔审薯2014001-1),该品种在贵州省2012—2013年马铃薯新品种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为2 038.41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45.65%;2013年贵州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115.25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35.65%。适宜贵州省海拔495~2 450m地区及类似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8.
以取代苯甲醛、三氟乙酰乙酸乙酯和脲(或硫脲)为原料,以氨基磺酸作催化剂,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在加热搅拌条件下回流反应3 h,得到6个6-三氟甲基-3,4,5,6-四氢嘧啶-2(1H)-(硫)酮类化合物。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但活性不强,在浓度100μg/m L时,最佳抑制效果是化合物d对油菜根长生长抑制率为45%。  相似文献   
169.
【目的】分离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流行性出血病病毒血清6型毒株(EHDV-6),掌握分离毒株的遗传特征。【方法】对设立于我国云南和广东省的哨兵动物定期采血,进行EHDV感染情况监测与病毒分离培养。通过血清中和试验确定分离EHDV的血清型,采用一步法RT-PCR对分离的EHDV-6毒株基因节段2、3、6(Seg-2、-3、-6)进行扩增与序列分析。【结果】2012—2016年,从云南省和广东省的哨兵动物中分离出25株EHDV毒株,其中,11株为EHDV-6型。中国EHDV-6型毒株的Seg-2、-3与-6均属Eastern型,核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1%、98.9%和98.8%,在系统发生树上分别聚为1个独立的中国支系。在日本引起疫病暴发的EHDV-6型毒株与中国EHDV-6型毒株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日本EHDV-6型毒株在系统发生树上处于中国支系内部,Seg-2、Seg-3与中国毒株的核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5%和93.9%。【结论】云南和广东省流行的EHDV-6型毒株核酸与氨基酸序列高度相似;日本和中国的EHDV-6型毒株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提示中日之间可能存在EHDV的流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我国EHDV-6型毒株流行病学分析、致病性、病原学诊断与疫苗制备等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0.
【目的】测定6周龄与9周龄BALB/c小鼠和C57BL/6小鼠的血常规、血生化值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血常规、血生化值。【结果】(1)相同生理阶段的BALB/c异性小鼠血常规值中NE%、LY%差异极显著,不同生理阶段的同性小鼠LY%、HGB等8项指标差异显著;相同生理阶段的C57BL/6异性小鼠血常规值中RBC、WBC等7项指标差异显著,不同生理阶段的同性小鼠WBC、NE等6项指标差异显著。(2)6周龄BALB/c异性小鼠所有检测血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随着生理阶段的变化,AST、ALP等8项指标差异极显著,不同生理阶段的同性小鼠ALP、GLU等7项指标差异显著;相同生理阶段的C57BL/6异性小鼠血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不同生理阶段的同性小鼠ALP、GLU等7项指标差异显著。(3)随着生理阶段的变化,BALB/c小鼠与C57BL/6小鼠血液生理生化部分指标差异性增大。【结论】生理阶段、性别均对小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