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4篇
农学   19篇
  8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98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1 毫秒
51.
【目的】分析中国大豆栽培和野生种质资源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本文简称脂肪性状)的变异特点,筛选优异种质,为不同生态区域大豆脂肪性状育种提供材料和依据。【方法】从中国全国各大豆生态区抽取代表性的栽培和野生材料进行田间试验,测定脂肪性状,进行各性状变异特点分析,并应用多元变异指数、聚类和主成分法分析中国和各生态区大豆脂肪性状的综合变异。【结果】(1)中国栽培大豆脂肪平均含量为17.21%,比野生种提高6.22%;油酸平均含量为23.25%,提高7.75%;亚麻酸平均含量为8.00%,减低4.23%;亚油酸平均含量为53.53%,减低2.57%;但栽培种的变异小于野生种;不同生态区均有此同一趋势。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在全国和各区差异均不大。(2)中国野生群体及各生态区群体脂肪性状的多元变异度均大于相应的栽培种,长期人工选择使栽培种的变异相对减小,但多元变异方向相对较宽。(3)栽培种脂肪含量与来源地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野生种未见相关,推论栽培种脂肪含量与纬度的相关主要应是人工选择的结果。(4)筛选得到高脂肪、高油酸、高亚油酸、低亚麻酸的优良材料,其中N23547和N23697为兼具高脂肪(>23%)、高油酸(>30%)、低亚麻酸含量(5%左右)的优异资源。【结论】栽培大豆脂肪、油酸平均含量显著高于野生种,亚麻酸平均含量显著低于野生种,亚油酸平均含量略低于野生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与野生种差异不大。脂肪性状在各个生态区域内均存在丰富的变异,区域间的变异并不比区域内大。栽培种脂肪含量与纬度的相关主要是人工选择的结果。筛选出一批优异种质。  相似文献   
52.
昆虫中海藻糖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藻糖是由2个葡萄糖分子组成的非还原性双糖,存在于大量生物如细菌、真菌、植物和昆虫等中。作为昆虫血液中的主要成分,海藻糖是由脂肪体中的海藻糖合成酶和海藻糖磷酸化酶合成的。海藻糖必须被海藻糖分解酶分解成葡萄糖才能用于糖酵解,以提供昆虫能量的需求。脂肪体的海藻糖合成是受激素调控的,而血液中海藻糖的主要来源是脂肪体中的糖原。昆虫的海藻糖分解酶已经得到了很好的研究,但是它的活性控制机制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53.
中国野生大豆(G. soja)脂肪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光宇  王洋  马晓萍 《大豆科学》2000,19(3):258-262
近二十年来,我国学者对野生大豆进行了多学科、不同层次的研究,取得卓越的成就,很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本文综述了中国野生大豆脂肪含量衣其脂肪酸组成方面的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野生大豆研究与利用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54.
家蚕脂肪体合成蛋白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应用双向电泳、同位素标记、放射自显影及计算机蛋白质电泳图谱分析技术研究了家蚕 5龄期和变态期脂肪体合成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 5龄中期脂肪体合成蛋白质的种类、分泌蛋白质的量、合成蛋白质的速度都达到最大值 ,合成脂肪体组织蛋白质在 5龄中期也快速增加 ,显示在 5龄中期脂肪体的蛋白质合成水平达到最大值 ,而熟蚕期后脂肪体合成蛋白质种类、分泌量及合成速度都下降 ,表明脂肪体蛋白质合成水平下降 ,在蛋白质合成水平上证明了家蚕脂肪体从幼虫期的合成、代谢等主要功能向变态期的贮藏功能转变。  相似文献   
55.
乳化剂是一种亲油又亲水的物质,能显著降低脂肪的粘度,弥补动物胆盐分泌不足,从而提高脂肪消化率,防止脂肪肝发生和畜禽因脂肪消化不良引起的下痢,且利于脂溶性营养物质(VA、VD、VE、色素等)的吸收。因此,可通过乳化剂调低配方的代谢能水平,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试验研究了乳化剂对白羽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减少油脂后添加乳化剂对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的影响均不显著,从试验全期看,日粮减少油脂5 kg/t 或降低代谢能30 kcal/kg (1 kcal=4.187 kJ,下同)后添加乳化剂,可以使肉鸡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保持正常的水平。  相似文献   
56.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方案,将450只70日龄同批孵化、体重相近、健康的朗德鹅随机分成3组,其中Ⅰ组为对照组,Ⅱ组和Ⅲ组分别为试验组。Ⅰ、Ⅱ、Ⅲ3组在超饲养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2%的鹅油、2%豆油和2%玉米油,研究不同脂肪源填饲3周后对朗德鹅肥肝的卵磷脂等含量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分析。试验结果:①填饲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肥肝中脑磷脂、卵磷脂、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与填饲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及组内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试验Ⅱ、Ⅲ组与对照Ⅰ组相比,每只鹅分别增收8.8元和7.71元。  相似文献   
57.
58.
为系统筛选对贵州地方猪脂肪沉积具有影响的相关酶基因,本实验以雄性野猪和雌性柯乐猪的F1代杂交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qRT-PCR方法检测猪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组织PPARγ、LPL、ACC、ATGL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并通过Pearson方法分析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组织4个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胴体及肉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组织中相对表达量最高的为ACC和PPARγ基因。关联分析得出,背最长肌组织中LPL与PPARγ、ACC基因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皮下脂肪组织中PPARγ与ACC基因间呈显著正相关;在野柯F1代猪背最长肌组织中PPARγ、LPL基因表达量均与肌肉水分呈显著负相关;在皮下脂肪组织中LPL基因表达量与皮厚间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可进一步印证脂肪沉积相关酶基因LPL在柯乐猪×野猪F1代脂肪沉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9.
以Wistar大白鼠为研究对象,饲喂高脂、高胆固醇血症饲料,以研究牛磺酸对脂肪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所配制的饲料可以成功地诱导大鼠产生高胆固醇血症及动脉硬化,大鼠日粮中添加1%牛磺酸可显著降低血清中的甘油二脂(TG)及肝脂肪含量;添加3%或5%牛磺酸,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血清总胆固醇(T-CHO)、动脉硬化指数(AI)显著下降,且5%牛磺酸添加效果显著优于3%。  相似文献   
60.
本实验用日立835—50氨基酸分析仪、岛津GC—9A气相色谱仪、索氏脂肪提取器分别测定了黑龙江林蛙输卵管阴干制品中氨基酸、脂肪酸、脂肪的含量。测得氨基酸总和为50.79%(伊春)、47.48%(大兴安岭);脂肪酸总和为2.4469mg/g(伊春)、2.7931mg/g(大兴安岭);脂肪为3.46%(伊春)、3.11%(大兴安岭)。结果表明,黑龙江林蛙输卵管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滋补品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