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29篇
  免费   760篇
  国内免费   1596篇
林业   1745篇
农学   1689篇
基础科学   1736篇
  2473篇
综合类   8541篇
农作物   681篇
水产渔业   383篇
畜牧兽医   1517篇
园艺   378篇
植物保护   642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475篇
  2021年   557篇
  2020年   522篇
  2019年   655篇
  2018年   350篇
  2017年   695篇
  2016年   902篇
  2015年   789篇
  2014年   992篇
  2013年   1052篇
  2012年   1452篇
  2011年   1353篇
  2010年   1080篇
  2009年   1034篇
  2008年   965篇
  2007年   968篇
  2006年   895篇
  2005年   685篇
  2004年   510篇
  2003年   480篇
  2002年   385篇
  2001年   340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250篇
  1997年   213篇
  1996年   198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81.
Nitrous oxide (N2O) emission from flooded rice paddy fields was continuously measured by the closed chamber method at an experimental plot in Thailand for a whole cultivation period. To characterize the N2O emission with regard to the denitrification N loss, the C2H2 inhibition method was applied. Flood water on the soil greatly suppressed the N2O emission. The N2O emission was mitigated considerably by even a thin film of the flood water. The overall average N2O emissions under flood conditions for one crop season (83 days) at the control site and the C2H2 treated site were 10.3 and 11.8 μg N m−2 h−1, respectively. The N2O emission from the C2H2 treated site was consistently higher than that from the control site and the N2O emission from both sites followed the same diurn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 pattern, indicating the effect of denitrification inhibition by the supplied C2H2. The N2O emission enhanced along with temperature increase when NO3–N concentration in the soil water was above 0.4 mg N l−1 and soil temperature was above 24°C, suggesting specific temperature influence over the emission. The increase in NO3–N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in the soil affected only the N2O emission while the difference in the emission at the C2H2 treated site and the control site was not so much affected. It was suggested that most of the actively produced N2O under higher NO3–N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would likely to quickly emit to the atmosphere rather than to undergo further reduction to N2.  相似文献   
982.
商品马铃薯的贮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世界各国的主贮蔬菜之一,其鲜薯含水分达80%左右,比一般作物种子难以贮藏。马铃薯的贮藏受到条件以及管理技术的局限,贮藏效果也不尽相同。本文简单介绍了马铃薯对贮藏条件的要求、贮藏方法和贮藏期间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获得更好的贮藏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3.
冬小麦雪腐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及抗病种质资源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冬小麦雪腐病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方法及抗病种质资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比较了喷雾法、涂抹法和灌根法对冬小麦雪腐病苗期抗病性的鉴定效果以及不同材料的抗病性.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比较,采用喷雾法,于冬小麦1叶期,以浓度为105个孢子·mL-1进行接种,为冬小麦雪腐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最适宜的方法.利用该鉴定方法以及9株雪腐病菌对8份冬小麦材料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发现供试材料间以及同一材料对不同菌株间的抗病性均存在差异.8份冬小麦材料中,冬麦1号抗病性最强,对菌株Gn-rh2免疫,对其他8个菌株均表现为抗病;抗病性最弱的为东农冬麦377;其他品系的抗病性介于两者之间.9个菌株的致病力也存在差异,菌株Gn-rh4毒力最强,Gn-rh2毒力最弱.  相似文献   
984.
黄灯笼辣椒核心种质资源比较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种质的构建为种质资源的研究和有效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以146份黄灯笼辣椒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基于10个性状表型数据,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方法无偏地预测基因型值,利用马氏距离计算种质间的遗传距离,分别采用2种取样方法(随机取样法和优先取样法),2种聚类方法(离差平方和法和类平均法),按照30%的抽样比率构建黄灯笼辣椒核心种质库。采用均值、方差、极差和变异系数4个指标评价不同取样方法和聚类方法构建核心种质库的优劣。试验结果表明,优先取样法优于随机取样法,类平均法优于离差平方和法。基于马氏距离、优先取样法、类平均法获取的43份黄灯笼椒核心资源能够代表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985.
含水率差值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国内外确定湿润锋面处的有效基质吸力的方法.根据实验数据得知,饱和含水率和初始含水率的差值与湿润锋面处的有效基质吸力S f为成正比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求解S f值的新方法,即含水率差值法,由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二者的关系式.列出了3种土质的含水率差值法关系式,相关系数均接近于1.表明含水率差值法是目前求解Green-Ampt模型入渗湿润锋面处的有效基质吸力简单和准确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86.
李英能 《节水灌溉》2007,(5):41-44,48
节水灌溉是用尽可能少的灌溉水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出的一种灌溉模式.节水灌溉的节水潜力是在保持农作物产量不降低的前提下,通过采用工程、技术和措施使从水源取用的灌溉水通过输水、配水和灌水供给作物利用的过程中,可能减少的损失水量.在制定区域节水灌溉规划时,需要对发展节水灌溉后产生的节水潜力进行分析计算,以此作为规划决策的依据.对于节水灌溉的节水潜力分析计算方法国内已进行过诸多研究,但要精确计算则很困难.为此,借用《全国灌溉用水定额编制》的研究成果,采用作物灌溉用水"参照定额"、作物灌溉用水定额调节系数和作物用水定额计算式提出了一种区域节水灌溉的节水潜力简易计算方法,并以全国2010年节水灌溉发展规划的节水潜力作为算例,分析计算了规划目标年发展节水灌溉工程的节水潜力.  相似文献   
987.
昕水河流域径流变化及其对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开展流域尺度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研究是科学制定流域综合管理规划,并实现流域可持续管理的基础。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典型流域——昕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流域多年(1958—2015年)气象水文数据,采用M-K趋势检验法分析年降水、年潜在蒸发散和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运用双累积曲线法分析年径流量序列的突变年份,并根据生态水文分析法与水量平衡原理定量解析流域尺度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年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958-2015年,流域年径流量变化呈显著下降趋势(Z=-5.84,p<0.0001),而降水(Z=-0.72,p=0.31)和潜在蒸散发(Z=-0.5,p=0.88)变化趋势不显著。双累积曲线法表明径流量突变点为1974年和2000年,其中,1975—2000年间影响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导致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为73.14%,土地利用方式仅为26.86%;而2001—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其贡献率高达103.81%,可见土地利用变化已成为昕水河流域径流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在今后的流域治理中,需合理制定土地利用方案,实现昕水河流域水土资源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88.
农牧户作为退牧还草技术的实施者和重要利益相关者,其对技术的感知度和认可度对于调整和完善退牧还草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草地荒漠化典型区域——内蒙古鄂托克旗为例,采用主观层次分析法和客观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包括技术成熟度、技术应用难度、技术相宜性、技术效益和技术推广潜力5个方面的退牧还草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农牧户视角对内蒙古鄂托克旗退牧还草技术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基于农牧户视角的鄂托克旗退牧还草技术综合评价结果为0.469 8,说明农牧户对于退牧还草技术的综合评价处于中等水平,技术满意度一般,技术可持续性较弱。具体表现为农牧户对于技术自身的草地生态系统退化修复功能持以肯定态度,生态效益评价较高;而对于经济效益和技术可持续性评价较低。2)分项退牧还草技术评价结果由高到低的排序为:技术相宜性、技术效益、技术成熟度、技术应用难度、技术推广潜力。3)分区域研究得出,鄂托克旗退牧还草技术综合评价的区域差异性较小。因此,退牧还草技术的综合评价结果能够反映农牧户对于该项技术的满意程度,为退牧还草技术的持续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9.
为了明确不同外源有机物和耕作方式对土壤地力培育的影响,以水稻-小麦轮作系统为对象,通过2个年度(2016—2018年)大田试验研究了外源有机物(秸秆和有机肥)和耕作方式及其交互作用[稻麦秸秆还田配合旋耕(SR),稻麦秸秆还田配合翻耕(SP),秸秆不还田、增施有机肥配合旋耕(MR),秸秆不还田、增施有机肥配合翻耕(MP),秸秆不还田、不施用有机肥、旋耕深度15 cm(CKR)]对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组成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SR处理能够降低水稻季土壤容重并增加总孔隙度。相比CKR,小麦季SR处理显著增加0.0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量为7.2%。此外,外源有机物和耕作对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易氧化有机碳(EOC)主要受耕作与有机物交互作用影响,酸水解有机碳(LPIc和LPII_c)主要受耕作措施的影响, SR处理的土壤EOC和LPI_c含量比CKR提高0.3~2.6 g·kg~(-1)。颗粒有机碳(POC)主要受外源有机物的影响,并且秸秆还田处理POC平均含量高于增施有机肥处理,增加量为0.75g·kg~(-1)。短期内,外源有机物和耕作及其交互作用对稳定性有机碳(黑碳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较小。综上,秸秆还田配合旋耕有助于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活性有机碳的含量(EOC、LPI_c和POC)。  相似文献   
990.
陈传君  金鹭  林华  胡滨  韩国全  陈世界  张婧  安微 《核农学报》2020,34(12):2762-2768
为了研究干制加工羊肉基因组DNA的最佳提取方法,本试验采用传统酚-氯仿法、磁珠法、改良CTAB法、离心柱法分别提取干制处理后的羊肉基因组DNA,并对4种方法提取的羊肉基因组DNA浓度、纯度、完整性以及提取所需时间、PCR扩增效果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磁珠法提取DNA的效果更好,DNA浓度为118.87 ng·μL-1,A260/A280值为1.89,而且此方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效率高、污染小等特点。本研究结果为干制加工羊肉基因组DNA的大批量提取和检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