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1篇
林业   47篇
农学   108篇
基础科学   37篇
  56篇
综合类   277篇
农作物   82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用 3个棕色纤维和 4个绿色纤维的彩色棉品种与 5个常规白色棉品种配制成 11个杂交组合 ,研究彩色棉的遗传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陆地棉绿色和棕色有色纤维性状受不完全显性单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72.
色泽是金针菇的重要性状之一,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以FL19(黄色)、8801(白色)及其后代(F1代、F2代)菌株和相应单核菌株为材料,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BulkedSegregantAnalysis,BSA)方法,对金针菇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通过对200个引物的筛选,获得了一个与白色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RAPD标记S3751800,并在亲本及其后代菌株进行了验证,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白色金针菇新品种的辅助选育。  相似文献   
73.
彩色大白菜新品种“金冠2号”的选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1996年育成彩色大白菜材料的基础上,应用优良自交系92S24等采用杂交、自交,育成了系列彩色大白菜自交系,2002年从20多个杂交组合中筛选“金冠2号”新品种(01S1024×01S915)。该品种叶球叠抱,高头球形,株高41 cm,株幅65 cm;球形指数1.4;外叶绿色,球叶外层2~3片叶为绿色,内层叶色为橙色,在阳光下叶色稍变红;单球净重2.5~3.0 kg,净菜率为75%以上,结球紧实,营养丰富,商品性好;球叶类胡萝卜素含量为优质普通大白菜秦白二号的3.47倍,vC、可溶性糖、粗蛋白分别提高44%、36%和18%,干物质提高11.73%,粗纤维减少26.0%。一般净菜产量为90.0 t/hm2左右,高抗病毒病、霜霉病、干烧心、软腐病和黑斑病,生育期75~80 d。2004年通过陕西省新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74.
本实验室已制备出多株针对牛叠朊的单克隆抗体,为充分鉴定这些单克隆抗体针对的抗原表位,通过基因克隆表达的策略获取牛叠朊基因缺失突变体的重组蛋白,以期为单克隆抗体的表位鉴定提供物质材料。经过对牛成熟叠朊编码基因及预测蛋白结构特征的分析,设计表达9个缺失突变体的引物。以PCR扩增出叠朊基因的缺失突变体,与pET-30a(+)表达载体连接后转入E.coli DH5α中,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转入E.coliJM109和E.coli BL21表达宿主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后,以SDS-PAGE、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表达量和反应原性。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9个牛叠朊编码基因的缺失突变体,通过IPTG的诱导表达,其中有6个缺失突变体被大肠杆菌高效表达,并且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这为其单克隆抗体表位的进一步鉴定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5.
为了改良水稻品种的品质性状,利用60Coγ-射线为诱变源,对粳稻品种Koshihikari种子进行了辐照处理,通过改良的单粒种子法对种子蛋白质的含量和组成进行了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筛选到了72个种子蛋白突变体,结果表明经诱变后种子蛋白的含量和组成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异。本研究为揭示水稻贮藏蛋白积累机制及开发新型稻米种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目的]为辣椒红色素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考察了辣椒红色素的含量与色价之间的关系,并且研究了温度、光照对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考察和比较了天然抗氧化剂没食子酸、迷迭香酸、茶多酚、天然VC和化学合成抗氧化剂BHT、TBHQ对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辣椒红色素色价和辣椒红素含量相关性很好。温度超过80℃对辣椒红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在避光条件下辣椒红较稳定,强光条件下极不稳定;通过添加抗氧化剂,可以改善其不稳定性,延缓褪色,且没食子酸和TBHQ的效果显著。[结论]没食子酸为抗氧化剂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7.
数字化制图系统(MAPGIS)制作土壤图技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强  马友华  赵艳萍  崔键  江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5):807-807,809
总结了MAPGIS制图的2个小技巧。一是利用注释赋为属性以及1able合并功能实现对大批量区块进行快速、准确的赋色,从而提高制取土壤图速度;二是介绍了在MAPGIS任何运用简单的报表定义功能快速实现在土壤图或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图中实现表格的快速生成。  相似文献   
78.
通过对川南常羽乌骨鸡三种羽色系的纯繁、杂交以及与三个浅肤品种的杂交,初步揭示了川南常羽乌骨鸡肤色的遗传现象。结果表明,所用乌骨鸡的肤色主要受遗传控制,存在杂合类型,黑羽系和麻羽系的肤色遗传较为稳定。乌肤性状终生不变,且与趾色、肉骨及肉膜色高度相关。乌肤公鸡与不同浅肤母鸡的杂交后代可表现出较高的不同的乌肤比例,表明适当引入浅肤血缘尚可保持乌骨鸡的乌色性状。  相似文献   
79.
利用菌株对氯酸钾的抗性,在粟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setariae)中筛选氮代谢营养缺陷突变株,获得25株性状稳定的突变菌株。  相似文献   
80.
吴承金  瞿勇  李大春  沈艳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771-10773
[目的]对引进的10份彩色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亲本材料进行杂交组配,以确定其在杂交育种中的利用价值。[方法]试验材料种植在塑料大棚内,母本在07:00~11:00、16:00~18:00去雄。授粉于08:00~11:00进行,授粉后标明组合名称、日期及授粉花数。浆果成熟后统计浆果数及种子数。[结果]10份彩色马铃薯亲本材料均可在杂交育种中直接利用。AC0106、AC0131、紫云1号、AC0324、AC0391等宜作母本利用,其中,紫云1号作母本,平均坐果率48.8%,平均单果种子数76粒;AC1079、AC0338、AC0082、AC0849、AC0099作父本时有较高的组合成功率和坐果率,单果种子数亦较多,较之其作母本有较强的优势。其中,AC0082作父本,平均坐果率65.0%,平均单果种子数128粒。[结论]该研究可为10份彩色马铃薯在杂交育种中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