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6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441篇
林业   207篇
农学   460篇
基础科学   69篇
  423篇
综合类   1698篇
农作物   352篇
水产渔业   123篇
畜牧兽医   312篇
园艺   273篇
植物保护   19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甘蔗苗期叶绿素荧光参数与抗旱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利用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研究甘蔗苗期水分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与甘蔗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Fv/Fm、Fv/Fo、Yield、Rfd等荧光参数随水分胁迫强度增强而下降,变化幅度因品种抗旱性强弱而异。水分胁迫下上述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可作为简便易行的抗旱性强弱诊断指标在甘蔗抗旱育种上应用。  相似文献   
992.
氮肥对新疆高产棉花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4  
 利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测定技术 ,对不同氮肥用量条件下棉花叶片光能吸收、传递、转换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适量追施氮肥 (30 0kg·ha-1)改善了棉花叶片光合功能 ,提高了PSII的活性和光化学最大效率及PSII反应中心开放部分的比例 ,使表观光合作用电子传递速率和PSII总的光化学量子产量提高 ,降低了非辐射能量耗散 ,使叶片所吸收的光能较充分地用于光合作用。这种改善光合功能的作用与品种有密切关系 ,新陆早 6号响应较为敏感 ,而新陆早 7号响应不敏感。  相似文献   
993.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苏啤3号大麦鲜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用于麦绿素生产的大麦种植提供依据,以苏啤3号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0、187.5、375、562.5 kg/ha)和种植密度(150万、300万、450万、600万/ha)对大麦鲜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密度对苏啤3号鲜叶产量、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均具有极显著影响.适宜的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均可提高苏啤3号大麦的鲜叶产量、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在施氮量375 kg/ha、密度450万/ha下,苏啤3号获得了较高的鲜叶产量(21 126.7 kg/ha)和叶绿素含量(2.373 g/kg);在施氮量562.5 kg/ha、密度450万/ha下,苏啤3号鲜叶蛋白质含量最高(17.58%).苏啤3号鲜叶Ca、Mg、Zn、Cu的含量,在种植密度间和施氮水平间也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其各元素的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密度300万/ha、施氮量375 kg/ha下,苏啤3号鲜叶Cu和Zn含量最高(10.24和26.96 μg/g),而Mg和Ca含量在施氮量187.5 kg/ha、密度300万/ha下最高(174.94和324.17 μg/g).综合来看,在375 kg/ha施氮量和450万/ha种植密度下,苏啤3号大麦鲜叶产量和品质最适宜于叶绿素生产.  相似文献   
994.
选用4个耐荫性有差异的大豆品种为材料,通过与单作比较,研究了不同大豆品种幼苗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对套作遮荫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套作遮荫提高了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总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比值(Chl(a+b)/Ca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叶片初始荧光(Fo)、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使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Chla/b)、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s)、蒸腾速率(Tr)、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荧光猝灭(NPQ)呈减小趋势。套作遮荫降低了大豆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其干物质积累量与Pn呈极显著正相关。耐荫性相对较好的材料,如贡选1号和南豆12在套作遮荫下Pn下降较少,且有着相对较高的Chlb、Car分子组成比例、Fo和Fv/Fm。  相似文献   
995.
 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NS3蛋白为病毒的沉默抑制子。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从水稻cDNA文库中筛选出一个与RSV NS3蛋白互作的基因片段。推测该基因的功能是编码水稻3 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进一步验证了NS3与GAPDH存在互作。瞬时表达实验表明,GAPDH与GFP基因融合蛋白在本氏烟表皮细胞细胞质中大量积累。此外,讨论了GAPDH蛋白在RSV侵染水稻过程中可能的功能。  相似文献   
996.
以烤烟K326为材料,采用盆栽砂培试验研究了打顶后缺氮、缺钾对烤烟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及烟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后氮、钾胁迫对烤烟生理指标及烟碱含量都有较大的影响,在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活力等方面大致表现为全素〉缺钾〉缺氮处理,而烟碱含量表现为缺钾〉全素〉缺氮处理,并且各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氮、钾胁迫不利于烤烟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97.
水稻孕穗期不同叶位叶片的气体交换与叶绿素荧光特性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研究了6个水稻品种孕穗期不同叶位的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i]P[/i][sub]n[/sub])、气孔导度([i]g[/i])、蒸腾速率([i]E[/i])和水分利用效率([i]WUE[/i])均随叶位降低而明显下降;而胞间CO[sub]2[/sub]浓度([i]C[/i][sub]i[/sub])基本维持不变,说明叶片衰老时[i]P[/i][sub]n[/sub]的下降主要不是气孔因素引起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与[i]P[/i][sub]n[/sub]下降的表现一致,叶绿素荧光分析表明[i]F[/i][sub]v[/sub]/[i]F[/i][sub]m[/sub]和[i]F[/i]'[sub]v[/sub]/[i]F[/i]'[sub]m[/sub]没有随叶位发生变化,而PSⅡ的光化学效率[i]Ф[/i][sub]PSⅡ[/sub]和电子传递速率([i]ETR[/i])随叶位降低明显下降,这表明可能是PSⅠ电子传递受阻导致CO[sub]2[/sub]同化下降。  相似文献   
998.
为揭示灌浆期小麦抗高温的光合机理,以高产多抗型小麦品种济麦22和高产优质型小麦品种济麦20为材料,于2012-2014年冬小麦生长季进行田间试验,测定和分析了两个品种间分蘖数、穗数、成穗率、产量以及灌浆期内田间30~36℃条件下旗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qP)、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PSII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荧光非光化学淬灭(NPQ)和超微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灌浆期高温条件下,与济麦20相比,济麦22的基粒片层紧实,外膜结构完整;旗叶Pn、Tr和Gs分别增加了14.0%、22.5%和57.8%,ΦPSII和qP分别提高了7.9%和6.1%,Fv/Fm变化不大,NPQ降低了18.9%,产量提高了1.4%,说明灌浆期内,济麦22在高温条件下,叶绿体结构完整,以热耗散形式损失的光能少,光能利用率高,光合同化和适应高温胁迫的能力强,产量高。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揭示同为CCDD基因组类型的高秆野生稻和宽叶野生稻的起源和进化关系,用高秆野生稻C0t-1DNA作为探针,对其自身体细胞染色体与宽叶野生稻体细胞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并对其核型进行同源性聚类和比较分析。杂交结果显示宽叶野生稻和高秆野生稻同源性非常高,说明它们的亲缘关系十分接近,但区别也非常明显,两者的杂交信号存在显著不同。C0t-1DNA具有很强的种特异性和依赖基因组型的特异性,利用它进行荧光原位杂交能够更有效地研究物种基因组间的关系,为物种的划分和鉴定提供依据。另外,通过对高秆野生稻和宽叶野生稻两个异源四倍体基因组的中高度重复序列的比较分析,探讨了稻属异源四倍体可能的起源与进化机制。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给小麦抗盐育种和盐渍土小麦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SNP为外源NO供体,分析不同浓度外源NO浸种对盐胁迫(100 mmol·L-1 NaCl)下小麦幼苗叶片MDA含量、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和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O可以显著降低盐胁迫后叶片中MDA含量,显著提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增强SOD和CAT活性(P<0.05),其中以0.06 mmol·L-1 SNP浸种处理效果最好。因此,外源NO对盐胁迫小麦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