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16篇
农学   8篇
  3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1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以精子活力和受精率为参数,就收集精子的方法、抗冻剂的种类和浓度及冷冻程序和平衡时间对虾夷扇贝精子超低温保存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冻存精子与栉孔扇贝卵子的杂交实验.结果表明,肾管处收集到的精液与海水配的16%DMSO 1∶3(v/v)混合,在4 ℃冰箱内平衡5~10 min,在液氮面上方20cm、3 cm处分别停留3 min、10 min后浸入液氮保存,冻精活力在40%以上.在液氮中保存1 d、8 d、30 d、90 d后解冻,冷冻精子活力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明显低于新鲜精子的精子活力.虾夷扇贝的冻精可以使栉孔扇贝卵子受精,受精率在20%以上,并能得到正常的D型幼虫.  相似文献   
102.
黄斑星天牛消化道的形态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消化道包括前肠、中肠及后肠。前肠是短而细的直管状,无素囊及前胃。中肠长度是消化道总长的53%~67%,前端明显膨大,后端明显变细并折转为三段,以马氏管着生处与后肠交界。后肠较短,具隐肾结构。  相似文献   
103.
镉污染对鲢抗氧化防御系统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Cd^2 )对鲢几种组织内抗氧化防御系统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剂量范围内,Cd^2 对鲢几种组织内S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诱导,其剂量-效应曲线均为抛物线,即低浓度Cd^2 对SOD超诱导作用,高浓度则起抑制作用。不同组织内SOD对Cd^2 的敏感性不同,按敏感性大小顺序排列为:血清>肝脏=鳃>肌肉;按Cd^2 对不同组织SOD活性最大诱导倍数高低次序排列为:血清>肝脏>鳃>肌肉;表明,灵敏指示Cd^2 对鲢胁迫程度的优选组织是血清,其次是肝脏。  相似文献   
104.
Bighead carp (Aristichthys nobilis Oshima) fry of various ages (11, 18, and 35 days post-hatch) were exposed to the low salinitie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annual intrusion of seawater in Laguna Lake, Philippines. Practical indices of salinity tolerance assessed the effect of a 96 h direct exposure to low salinities (0–16). Mean (MST) and median survival times (MST50) of fry decreased as salinity of rearing medium increased. Younger fry were less able to tolerate exposure to these salinities than their older cohorts. Median lethal salinity after 96 h (MLS) revealed higher tolerance among 35–day old fry (7.6) than 11 (2.3) and 18–day old fry (6.0), demonstrating that survival in saline water depends on their age at initial exposure to low salinities. Mean body weight of 18–day old fry reared in 0 and 2 for 3 and 4 weeks was higher than for those reared in 4 and 6 for the same period. Growth over these periods was inversely related with the range of salinities tested.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despite their known stenohalinity, bighead carp fry possess some degree of osmoregulatory capability, allowing them to survive and grow in lakes subjected periodically to saltwater inflow.  相似文献   
105.
低温对栉孔扇贝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低温下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ri)摄食、呼吸代谢、排泄及能量分配情况 ,为栉孔扇贝的反季节养殖提供生物学依据。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静水法 ,测定 3、5和 8℃时栉孔扇贝的能量收支。结果显示 ,在 3~ 8℃时 ,栉孔扇贝的耗氧率、排氨率、摄食率及生长率 (净生长率、毛生长率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时 ,栉孔扇贝虽然能摄食 ,但是生长率却很低 ;温度对能量分配影响较大 ,生长、排泄分配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呼吸、排粪的分配率与温度呈负相关。在能量收支方程中 ,生长能所占比例变化较大 ,为 17.61%~ 5 3 .2 7% ,代谢能为 2 1.4 8%~3 5 .91% ,排粪能为 2 2 .5 2 %~ 4 5 .99% ,排泄能所占的比例最小 ,低于 3 %。  相似文献   
106.
研究酿酒酵母发酵对鳙鱼肉气味的影响,为鳙的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实验以鳙鱼肉为对象,以酿酒酵母作为发酵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结合电子鼻(E-nose)分别研究了在发酵3和5 d时的气味变化。结果显示,经酿酒酵母发酵后,鱼肉中的酯类物质增加了12种,包括壬醛、癸醛、己酸乙酯、癸酸乙酯、油酸乙酯和甲酸甲酯等,赋予了鱼肉水果香气和杏仁香气,使风味物质更加丰富。此外,经酿酒酵母发酵后,鳙鱼肉中原本具有土腥味的物质1-辛烯-3-醇含量有所下降,在3和5 d后分别减少了16.04%和18.09%,极大地改善了鳙鱼肉的气味。电子鼻结合主成分分析,不同处理鱼肉可以明显区分,说明酵母发酵对鳙鱼肉气味影响较大。气味活性物质分析结果得出,经酵母发酵3 d后的鱼肉主体气味物质有8种,比未添加酵母发酵多3种,表明酵母菌的添加增加了鳙的主体气味物质。不同处理组中的酮类及烃类物质,如3-辛酮、2-庚酮、石竹烯、D-柠檬烯、萘、壬酸乙酯、己酸乙酯、2-辛烯醇等,对风味也有一定的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107.
108.
栉孔扇贝外套膜和鳃粘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AB PAS染色法显微观察和分析人工养殖 3龄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ri,壳长 4 0~ 5 0mm)外套膜和鳃粘液细胞类型与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粘液细胞分为 4种类型 ,Ⅰ型呈红色 ,Ⅱ型呈蓝色 ,Ⅲ型呈紫红色 ,Ⅳ型呈蓝紫色。不同部位 ,粘液细胞类型、密度及形态不同 ,这与其功能密切相关。外套膜边缘膜及生壳突起内、外表皮粘液细胞均以Ⅱ型为主 ,密度较小 ,形态主要为梨形、杯形、圆形 ,并多为大型细胞 ;中央膜内表皮以Ⅰ型和Ⅲ型较多 ,形态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 ,外表皮只有Ⅱ型细胞分布 ;鳃轴表皮粘液细胞以Ⅰ型和Ⅲ型为多 ,形态为圆形、杯形或不规则形 ;鳃丝表皮粘液细胞多为Ⅱ型和Ⅳ型 ,形态多为圆形 ,少量为杯形 ;外套膜感觉突起和缘膜突起的表皮中无明显着色的粘液细胞 ,而是被大量棕色颗粒充满  相似文献   
109.
以栉孔扇贝闭壳肌为例的几种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闭壳肌为试验材料,采用浓盐法、酚抽提法、LiCl法及改进的浓盐法和酚抽提法等提取其DNA,通过紫外吸收值测定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提取的DNA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这5种方法都能提到DNA,但改进的浓盐法和酚抽提法可将其中的蛋白质及RNA较为有效地除去,得到比较纯净的DNA。  相似文献   
110.
池养花鲢摄食的天然生物食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渊源 《水产学报》1988,12(1):43-50
本文研究池塘养殖的花鲢在各发育、生长时期摄食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规律。花鲢终生所摄食的浮游植物种类是基本相同的,摄食的浮游动物种类在不同发育生长期有所不同。养鱼池中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的数量,对花鲢摄食强度的影响有同样重要的作用。但是,浮游动物的热能高,在质量上显得比浮游植物重要。所谓“不能消化”的浮游植物种类,起着维持养鱼池生态平衡作用。影响花鲢产量的因素是水体中能提供营养的悬浮有机体和有机物的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