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0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12篇
综合类   26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80篇
畜牧兽医   6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鲤鱼出血性腐败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病因学、病理学、流行病学、防治方法四方面进行了研究,证实了引发该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导致该病发生死亡的原因是由于各种因素刺激,引起鱼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下降,条件致病菌继发性感染,并在其体内释放毒素,最终引起鱼体死亡;揭示了造成该病发生死亡的机理为细菌在鱼体内大量繁殖并释放毒素,造成鱼的出血性败血症,而细菌与鱼体发生特异性反应,产生的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沉积,引发血管炎型变态反应加速其死亡;初步摸清了该病的传播途径和流行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加强养殖管理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综合防治方法,提出了对已发病池塘采取综合诊断,找出病因,去除病因并辅以合理药物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02.
用双效速溶敌百虫为试验药物 ,对泥鳅、鲤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 :泥鳅半致死浓度为 3 .4mg/L ,安全浓度为 0 .3 4mg/L ;鲤鱼半致死浓度为 1.5mg/L ,安全浓度为 0 .15mg/L。试验验证了敌百虫对泥鳅、鲤鱼的毒副作用较强 ,敌百虫对泥鳅的最低致死浓度为 2mg/L ,对鲤鱼的最低致死浓度为 1mg/L ,说明泥鳅比鲤鱼的抗药性强。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焦躁不安、上下窜动、呼吸减弱、鱼体弯曲、翻肚且倒挂于水中的神经中毒现象 ;检查可见 ,鳃丝淤血、鳍部充血、眼球突出、嘴大张。  相似文献   
803.
黄芩素对鲤鱼健康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黄芩素对鲤鱼的抗氧化能力、生理生化指标及生长的影响,选取体重(55.5±3.43)g,体长(13.0±0.55)cm的健康鲤鱼120尾于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6周的饲养试验并进行相关测定,以评估检验黄芩素对鲤鱼健康状况及生长的影响.黄芩素组投喂每1 kg基础饲料中添加0.5 g黄芩素的试验饲料,对照组只投喂基础饲料.结果表明,黄芩素组鲤鱼的肝胰脏抗氧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红细胞最大脆性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甘油三脂(TG)、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RBC)、生长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黄芩素以0.5 g·kg-1的浓度水平作为添加剂饲喂鲤鱼,对鲤鱼的健康状况产生了负面作用,且对生长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提示,在使用中草药添加剂时应注意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804.
4种重金属对松浦鲤生长及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汞、镉、铜、锌4种重金属对松浦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 carp)进行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中毒试验,分别测定其生长速度及组织的损伤程度。试验表明当汞在5μg/L、镉在20μg/L浓度作用10d以下时其组织未发生病变,且对松浦鲤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试验浓度增高、时间的延长,即汞在10μg/L以上,镉在20μg/L20d以上,生长受到抑制。同时随汞、镉试验浓度的不断增高,鳃、肾组织发生了不同阶段的病变:首先鳃组织分泌的粘液增多,继而出现鳃血管扩张、出血,呼吸上皮肿胀;上皮细胞增生,鳃丝呈棍棒状,相邻几条鳃丝发生融合,形成一片细胞板,一些鳃小片细胞脱离,病状严重时造成鳃小片坏死、解体。肾组织上的肾小球萎缩,肾拟淋巴组织坏死,而铜、锌重金属对各组织及各重金属对肝组织未造成病变。  相似文献   
805.
通过观察鲤鱼精子的泳动情况,研究了DNA大分子(约含1×105b)及其经超声波处理后的较小分子片段(约含6×103b)钠盐溶液对鲤鱼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同的盐浓度下,精子在片段化的较小分子DNA溶液中存活时间随DNA浓度升高而相应缩短,当DNA浓度为50μg/mL时,其存活时间最长,达20min;在50~150μg/mL的DNA大分子钠盐溶液内精子的存活时间相近;而当DNA浓度为200μg/mL时,精子的存活时间则明显缩短.此外,DNA分子大小对精子的存活时间没有明显影响.然而,DNA钠盐溶液内盐的浓度则与精子存活时间有密切关系,精子在0.4%NaCl溶液中存活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806.
投喂添加2种剂量(20 mg/kg、40 mg/kg)甲基盐霉素饲料,对鲤前、中、后肠混合样菌群进行了研究。分别在投喂前(0 d)和投喂后的第14、28、42、56天取样。对鲤肠道好氧及兼性厌氧菌数量和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试验的第14天,两试验组鲤肠道细菌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下降,20 mg/kg组有所降低,差异不显著(P>0.05);40 mg/kg组显著降低(P<0.05),试验的28 d后,两试验组鲤肠道细菌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整个试验期间对照组与试验组鲤肠道主要菌群都未发生大的变化,但试验组各优势菌群所占比例发生了一定变化,其所占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对鲤肠道厌氧菌进行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整个试验期间,两试验组鲤肠道双歧杆菌数量占专性厌氧菌总数的百分比变化不显著;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拟杆菌数量变化不显著;但试验第14天40 mg/kg组专性厌氧菌总数显著降低(P<0.05)。因此饲料中添加甲基盐霉素40mg/kg对鲤肠道细菌数量有一定影响,但对菌群组成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07.
对五种体色的瓯江彩鲤进行稻田、网箱和水泥池生长对比试验,探讨体色与生长的遗传-环境互作。结果表明:瓯江彩鲤的体色与生长率存在一定程度的互作效应,在稻田中,“全红”和“麻花”彩鲤的生长率显著地高于其它三种体色(P<0.05);在网箱中,“大花”、“粉玉”和“粉花”彩鲤的生长率显著地高于“全红”和“麻花”彩鲤(P<0.05);在池塘中,“大花”彩鲤的生长率极显著高于其它四种体色彩鲤(P<0.01),而其它四种体色彩鲤的生长性能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认为,“全红”和“麻花”彩鲤比较适合稻田饲养,“大花”、“粉玉”和“粉花”彩鲤比较适合网箱或池塘饲养。“粉花”彩鲤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808.
抚过江段的黑龙江野鲤产卵时间为5月下旬水温上升到16-17℃后的2-3d,水温迅速上升是产卵的刺激信号。在低温(11-15℃)环境中进行人工催产,保持水温稳定或上升,催产率与18-20℃水温时相近。在16-20℃环境中进行人工催产,水温下降超过3℃,催产率接近0。捕获的亲鱼分别在10-11℃、14-15℃、17-18℃水温环境中雌雄分离蓄养7-30d后进行人工催产,蓄养时间越长,温度越高,雌鱼的催产率越低,雄鱼则无明显影响。黑龙江野鲤襄胚原肠期胚胎在10℃、孵出期胚胎在14℃时发育停滞。神经胚期胚胎在12℃死亡率超60%;仔鱼期幼鱼的9℃死亡率达80%。  相似文献   
80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甲砜霉素对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H10(Aeromonas hydrophila)体外药效学参数及口灌不同剂量的甲砜霉素在鲫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并制定甲砜霉素控制鲫细菌性败血症防耐药突变用药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甲砜霉素对AH10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为1.0μg/mL;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s,MBC)为2.0μg/mL;防细菌耐药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MPC)为8.0μg/mL;防耐药突变选择窗(mutant selection window,MSW)为1.0~8.0μg/mL。在试验水温(22±1)℃条件下,对鲫口灌20、30、40 mg/kg体重剂量的甲砜霉素,24 h内血药浓度大于MPC的维持时间分别为3、8、22 h;AUC24(area under the drug concentration-time curve)/MIC分别为89.539、174.560、251.682;Cmax(maximum concentration in the interval)/MIC分别为14.92、17.69、24.22;。综合血药浓度维持MPC以上的时间超过24 h、AUC24/MIC125或Cmax/MIC10等指标,建议甲砜霉素控制鲫细菌性败血症的防耐药用药方案为:剂量40 mg/kg,一日一次。根据肌肉内甲砜霉素的药动学方程,药残达到国家限量标准所需时间约为15 d,所以在本试验水温(22±1)℃下,建议休药期不低于15 d。  相似文献   
810.
本研究旨在探讨长时间连续投喂β-葡聚糖对鲤生长性能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的抵抗能力.试验采用初始体重为(61.53±0.34)g的健康鲤(Cyprinus carpio)为研究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0.15%和0.50%的β-葡聚塘,饲养60 d.结果显示:投喂β-葡聚糖对鲤增重率和饲料系数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肝胰脏中溶菌酶和酸性磷酸酶活力显著降低于对照组(P<0.05),髓过氧化物酶活力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攻毒试验结果显示:注射嗜水气单胞菌148 h后试验组鲤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知,长期投喂β-葡聚糖不影响鲤生长性能,但会降低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对嗜水气单胞菌攻毒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